在《论语》的《侍坐章》有这样一段文字一直为人们称颂。曾皙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在诗意盎然的描绘中,曾皙把快乐生活描绘成自己的人生理想,在从容不迫、逍遥自在的游春之中,将为人之道春风化雨般融入弟子的心田。我想,这应该是古人诗意生活、诗意教学最好的例子吧。
诗意的教学,理应成为教育工作者追求。
诗意是一种优美的意境。教学的诗意,就是指教学中教与学的和谐,在和谐中师生心灵自由放飞,思想和谐碰撞,生命濡染滋润,人格节节攀升,智慧不断提升。教者教得惬意,学生学得轻松,在轻松愉悦中获得成长的快乐。
诗意源于教师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一份对学生的爱。教师带着这份爱,带着这份情,带着诗意的心态,独具一双慧眼,去寻找生活的诗意,发现生活的美。教师带有诗意的心态,就可以把我们所亲近的自然中青山碧水、蓝天白云、和风细雨、红花绿草,江海河湖等引入学生学习的生活中;教师带有诗意的心态,就可以把我们所生活的人类社会里感悟到的美好的情愫,如亲情的美好,友情的纯真,爱情的圣洁,孝顺的感人,诚信的动人通过诗意的生活画面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在诗意的生活中,获得人生的的享受,生活的体验,人格的提升,思想的碰撞,获得生命的感悟。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真正的教育,其实就是心灵的对话。要追求诗意的教学,教师就得使这种对话富有诗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只有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教育的对话才才会深刻,才会闪耀生命的精彩。要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就得读书。用书籍来丰富自己的情感,丰富自己的心灵,让情感细腻真诚美好,让心灵澄澈透明纯洁。教师只有自身的文化内涵丰富了才会自己富有诗意,那么才会给学生诗意的世界。
在教师诗意的引领下,在润物细无声中,学生感受到学习生活不是枯燥的,而是生动的,不是呆板的,而是灵动的,不是痛苦的,而是愉悦的,不是苍白的,而是厚重的。
为了这份追求,教师应该充满燃烧的激情,用心灵去感动心灵,用灵魂去塑造灵魂,用生命去润泽生命,在诗意的追求中,绽放生命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