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儛街选绣年度中国实验诗歌(辛丑年下)

01

在桥头

文/  华东民



晚风清扫河中光斑,我回到我中静坐打禅

弧线架在人的嘴边,词是逃狱的重犯

在交谈中我习惯提前打烊

紧关阀门,锁住涛涛江水

不该说的话放置回收箱,美化和高级修饰后

唱给他们听。我活成该有的人样

两岸灯火投河为火。薛笑笑,你过得如何

多年来,我拔出体内锈钉作篱笆桩圈住自己

薛笑笑,你回云南记得来九曲汶河桥头

往后这些年我会继续活在这儿还债

河中影与众生撞衫

我们走得太快,来不及打捞

形内的小我。薛笑笑,天已黑透

再见面那是后话

我们都在各自疆域不将就的活吧



入围说明:诗人收放自如的情绪,把今生与往生的情色,用哲学的判断,摹写出现实场景对人的情绪的异化,将已经变淡的撕心裂肺的回忆,转换成了情色不灭的执着。



02

上半夜发生的事情

文/  格风



裹着大雾世界发生了什么

如蒙娜丽莎路过我窗口

我在阳台上看书


一本书

一个字也没看


一壶水

喝到天亮

天其实没亮


上半夜发生的事情

已被屏蔽


朋友圈还在找人



入围说明:一直在现代人的气质里团团转转,没有边界的意象总是停顿在碎片的观察中,对超然的世界的界面有一股独到的感悟,惊鸿一瞥似的对意象的投标,把现代人的迷惑与困顿写了优质的独白。


03

过期作废

文/  双鱼



方牧遥从幼儿园回家

闹着要换名字

她说她的名字过期了


我怔在当场


难怪再也没人叫我石头儿了

母亲中风失语时

我的乳名儿就已经过期了



入围说明:农耕时代朴素的亲情,放在有些少儿游戏的喜感场景,故旧的亲情瞬间失语,过期这个近现代使用频率很高的商业用词,期待的美好倏忽便破碎在眼前,伤人心脾。



04

在群租房,我需要一张桌子

文/  砚小鱼


至少要有凳子那么大

有时吃饭,有时写字,更多的时候

它空着

我也空着


我们拨开浑浊的空气,交谈

一些空洞的话题

比如寸草未生的青春,荒草丛生的梦

比如一条不甚鲜活的命

偶尔提起它时,我们都视若草芥


几块不会发芽的木头

几根比木头更酥脆的骨头

被随意拼凑

丢弃在

不足五平方米的人间


它四脚朝地

我四脚朝天



入围说明:现代人异化是现代诗不变的话题,凳子等于桌子,很冷的幽默,诗人把空间的促狭写的见情见色,把现代人不知不觉的躺倒的情绪跃然纸上,我们读到了被遗弃的滋味。


05

雁丘记

文/  禾秀



我第一次见到把妻子遗像放在炕上的人

照片里微笑的女人紧挨着叠好的被褥

仿佛随时会坐起来下地干活

妻子离开后,他戒烟戒酒戒一切应酬

戒掉了笑容

偶尔的嘴角上扬也会瞬间拧出苦水

我劝他快乐起来,他说没人分享的快乐

比悲伤更令人悲伤

我劝他把照片放在墙上

他摇摇头——

放在墙上,她就真的走了



入围说明:爱情而不是情色大致是诗人平铺直叙的过程,不舍弃是感情中无法读者原谅的一种美好的特质,悲剧在时光进行中,悄悄披上一层暖意,文字的感情直抵诗经散发出的墨香。



06

盛夏的香樟

文/  贾薇



它的树枝尖上长出嫩黄色的叶子

它们长得很高

嫩黄色差不多一星期变颜色

这片变了那一片又长

那一片长出来又轮到另外一片

这些香樟树的新叶子

在盛夏还不会有味道

它们只是在风中轻摆

没有风就静静地等太阳晒

等太阳晒得看上去不行了

又轮到雨水下来

刷刷刷劈头盖脸使劲浇

浇得叶子弯腰下来

每一片都找不到躲处

只能孤零零站在地上

等盛夏的雨水一直浇

然后又是一阵骄阳晒

然后又是一阵风儿摆

然后树梢顶上嫩黄色的叶子就变了颜色

跟整棵香樟树的颜色一样

深绿油绿暗绿青绿墨绿

在它们的深处

香樟的味道已经悄悄聚集

它们还必须熬过盛夏的暴晒或者暴雨

熬过盛夏那些没有经验的虫子的叮咬

有经验的虫子一般不咬香樟

但没有经验的虫子还是很多

它们饥饿难耐不免四处乱咬

它们看见香樟的叶子好绿啊

一嘴咬下去却苦得不得了

它们还要熬过小鸟在树梢上乱叫

当然相比盛夏无处安放的蝉

它们要好得多

它们叫一下会换一个地方

飞到另外一棵香樟或者榕树上

蝉就不会停

它们会一直叫

一直在香樟树旁边的苦楝树上叫

一开始好像只有几只声音洪亮点

又好像是有几百只

后来就像有千军万马都张大嘴巴

叫啊叫啊叫啊叫啊

有时候一只突然闭住嘴巴

其它瞬间也闭住嘴巴

一只闭不住又开始叫

它们又全部都叫起来

它们在离香樟不远的苦楝上叫

野心勃勃想把每片叶子塞满

它们没完没了从天亮叫到天黑

它们不紧不慢从中午叫到傍晚

它们快叫不动了


是香樟树没有耳朵吗?



入围说明:诗人擅长写空泛的场景,在场景转场的时候夹杂着小心思的情绪,我们自觉的被这些文字感染,相信诗人看到的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份自信来自文字的情绪是现代人的情绪。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444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2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036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63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6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0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11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8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6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14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90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48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31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67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 盛夏四首 文/ 贾薇 |盛夏的台阶 台阶两边长满牛筋草 韧性十足的野草 把两边的土铺满 通往另一个出口的台阶...
    李奢人阅读 331评论 0 6
  • 它的树枝尖上长出嫩黄色的叶子它们长得很高嫩黄色差不多一星期变颜色这片变了那一片又长那一片长出来又轮到另外一片这些香...
    侧身的贾薇阅读 556评论 4 39
  • 天终于晴了,太阳露出兴奋的脸庞,大地因此鲜亮明朗。整个天空碧空如洗,没有一粒尘埃,明亮的光线照在任何一个角落,都是...
    秀坤宜阅读 784评论 18 28
  • 中兴街我太熟,孩子周末学钢琴的琴行就在这条街,但每次都是驾车穿过,匆匆来去。那次接下课去的太早,于是,在时间的偶遇...
    南飞雨燕阅读 898评论 12 15
  • 1.出走,莫愁前路无知己 凌晨五点半,我将行李装车,准备去火车站坐高铁,爸妈坚持送我到车站。在幽黑的天色中,东方远...
    山月鹄阅读 1,029评论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