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曾说,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就是要把自己吹出去的牛逼,都圆回来,那就牛逼了。所以今天第一讲,就是来给大家分享如何吹牛逼。
古人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内功修为到家了,落花飞叶皆是杀器。所以,吹得一口好牛逼的前提,便是要见过千千万万的牛逼,然后将别人的牛逼转化为自己的牛逼,正如吸星大法乃快速加强内力的不二法门。所以,今天皓大然为大家分享自己如何扯牛逼的习惯。
对于牛逼的沉淀和积累,皓大然将其归结为这四步,即“获取-过滤-组织-重构”。
世界你都没有观过,哪来的世界观。是的,你要想开口便成文章,首先就是,“获取”大量的知识。所以第一步为大家推荐的杀器是“ZAKER”。作为一个老牌的国内阅读聚合器,zaker可以订阅包括虎嗅、36kr、I黑马等等众多媒体平台的资讯,已经能满足大部分互联网人一天阅读和了解的需求了,同时配合知乎、果壳、各行业网站、兴趣网站、微信订阅号等等,获取知识,便不再是难事。不过当然,对于碎片化的知识,还是推荐大家多阅读书籍,书籍是作者一个完整思想的整体表达,相对碎片化阅读,深度是高了不止一个level的,当然,碎片化阅读有助于我们拓宽广度,两者相辅相成,不可缺一也。
知识“获取”之后,接下来便是“过滤”,“过滤”主要分为精读和泛读。这里为大家推荐的是“POCKET”,pocket作为一个离线阅读器,可以将zaker和网页转存至云端,然后移动端的pocket在有WIFI时,自动将文章离线同步到设备上。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篇新闻、群里看到一篇文章,但是手头工作正忙,便可将文章“PO”起来,在闲暇时利用移动端阅读,以后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错过好文了。
通过阅读“过滤”,好的文章就需要保存“组织”下来,形成自己的知识库。“evernote”和“网盘”便是必不可少的了,将文章分门别类的保存至evernote,干货文件存至“网盘”,加上evernote具有的很赞的“剪藏”功能,一键记录不再是梦。
最后,最关键的便是“重构”了,知识存储下来,终究是别人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养成人前吹牛逼,人后写文章的习惯很为重要。作为一个想学摄影的装逼党,现在写作开始选择使用的是“简书”,支持Markdown语言哎,超有哎,有木有。
当你习惯勤于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后,慢慢便可形成自己的方法论。没有绝对正确的观点理念,宇宙真理之大,是我们一辈子都探索不完的,没有谁可以预见未来,不是吗?但是作为一个优秀的人,其优秀不在于预言,而在与分析。拥有一套优秀的属于自己的方法论,是每个优秀的人才之所以优秀的原因。
韩寒说,基本上我吹出来的牛都实现了。共勉,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