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本书,书名叫《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说实话,这本书是我当时在网上凑满减买的,因为对这些政治上的人物不太感兴趣,对他的了解,也只是关于他的家书。可当我最近无聊打开第一页看时,就停不下来了。
曾国藩在数次科举考试失败后,伴随着他人的嘲笑,终于发愤图强,考中了,从此走上了政治仕途。然而刚入政场的他,说话太冲,性格太直,虽怀有赤诚的为国为民的决心,可在阿谀奉承,利益牵扯根深蒂固的官场里,都显得格格不入。曾国藩却没有被迂腐的官场风气打倒,太平天国动乱时期,他临危受命,组建湘军。在曾国藩的苦心经营下,湘军势力不断壮大,太平军节节败退,各中艰辛恐怕只有曾国藩自己知道。正当他对当下时局,政府,人情世故没有信心,想通过自己隐退来换取皇帝的重视,突然接到父亲病逝的噩耗,于是他正好借此机会回乡守孝。然而曾国藩太高估了自己,事情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发展。
因为此时的太平军动乱几乎平复了,皇帝对锋芒毕露的曾国藩也早有不满,正好趁此机会剥夺了他的政治权利。
曾国藩看着与他一同共事的胡林翼等人都受到了重用,自己组建的湘军,自己建立的战功,却成就了他人。空有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无法为百姓谋福利,无法改变这个国家的变数。
于是,他开始学习老子,学习为人处世,找出自己存在的不足。整日将自己关在房间里,潜心研读。这一学习,就是整整3年。
终于,又一次机会来了。
太平军又一次发动暴乱,皇帝方寸大乱,危机时刻还是想到了曾国藩。这一次他抓住机会,一改往常的桀骜不驯,对待以前自己看不惯的人,也是谦卑有礼,对待官场里的一些潜规则,他也是每到一个地方,会派人送去钱财打点关系。
回想曾国藩之前的为人处世,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自以为居心正大,人浊我清,因此高己卑人,锋芒毕露,说话太冲,办事太直,当然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
曾国藩早年是一个典型的愤青,单线思维,唯我独革,愤世嫉俗,矫激傲岸,做起事来手段单一,风格强硬,纯刚至猛,一往无前,因此处处碰壁,动辄得咎,曾国藩终于在与世界的战斗中变得圆融了。然而这种圆融不是他本性中所有,是靠不屈不挠的精神从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中悟出来的,是从质朴刚正中升发出来的。这是曾国藩和别人的不同之处,所以他的圆融是以质朴刚正为基础的,和世俗的油滑机智比,其境界力量不可同日而语。历经千折百磨之后,曾国藩的初心并没有任何变化。他的志向任然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不再认为通过雷霆手段能迅速达到目的,然而他相信,通过侵润之功,日将月就,还是会实现这个理想的。
其实很多刚毕业初出茅庐的学生,尤其是在校园里有所成就的学生,刚入社会时,不懂得收敛锋芒和棱角,对不公平的事情会立马跳出来。一般在社会上磨砺几年后,有所成就的人,往往是那些懂得收起锋芒,磨平棱角,处事圆滑的人。这并不是说向社会低头,而是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因为这就是生存法则。懂得变通,方显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