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上还在睡梦中,母亲的电话呼啸而来。接通电话,母亲在那头哽咽地对我说:“我梦见你外婆了!她穿得破破烂烂的坐在我们家门口的水泥墩上,眼泪汪汪的对我说,她在那边很可怜,没有衣服穿,没有房子住,现在怎么办啊?”
听后心里一阵难受,我连忙对母亲说:“妈,您别着急啊,赶紧打电话和舅舅小姨商量一下,看看她们的意见?要不你上街多买点纸钱烧给外婆吧!”
母亲答应着,许久轻轻地说了句:“我好想你外婆,梦到她在那边那么可怜,心里特别难受!”
挂断电话,再也没有丝毫睡意。记忆的阀门瞬间打开,脑海中浮现出外婆的身影,还有那身永远干净整洁的蓝色斜襟衣服。
外婆祖籍广东梅州,小时候跟着家人逃难到江西的一个僻静的山沟里。在那里嫁给了同样从梅州来到江西的外公。
外公家是中医世家,擅长接骨,不论是在老家梅州还是当地都是小有名气。外公也继承了家族衣钵,成为了一个乡村医生。记忆中大多数时间去外婆家见不到外公,他不是在山里挖草药,就是被人接去出诊接骨正骨。
家里的重担全部压在外婆瘦弱的肩膀上。她一个人照顾五个孩子,把家里安排得妥妥当当的,还要忙田里的活。记忆中的外婆,走路一阵风,嗓门大如钟,永远是忙不完的,也永远在灶台与田间打转。
小时候,对外婆家总是又爱又恨。因为外婆的勤劳,不管何时去外婆家,总是有很多可口的小零食在等着我们。外婆睡的床底下总是会埋红薯,地里种着玉米,自己炒的炒米,客家的擂茶,无一不在吸引着我们。还有菜园里永远也吃不完的蔬菜,每一次回家,妈妈总会挑上一担子吃的用的。
印象中最深刻的永远是瘦小的外婆,小小的身体却有着惊人的力量,终年挑着一担与她的身体极不般配的大水桶,往返穿梭于井边与家中。那时候,我总是觉得外婆真厉害,竟然能挑那么大的一担水。
直到有一回带着八岁的儿子去看外婆,当儿子和外婆站在一起时突然对我说:“妈妈,老外婆怎么这么矮啊?”扭头一看,外婆居然没有八岁的儿子高,只及他耳朵。那一刻,我才知道外婆开始在慢慢变老。
五一带着儿子回家看望她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天,我带着儿子跟着母亲进了外婆的房间。进门看见躺在床上的外婆皮包骨头,我和母亲失声痛哭,儿子在一边不知所措。
看见这情景,外婆也哭了,但还是虚弱地对我们说:“我没事的,你们不要哭了,快快停下来,看把孩子吓得。你们放心,我会好好活下去,我还要看你儿子结婚呢!”
外婆一边说,一边要我们打开一旁的箱子,要母亲把里面的一包饼干拿出来给儿子吃。打开包装袋,一股霉味扑鼻而来,原来里面的饼干早已回潮发霉粘在一起了。外婆不知道,还当宝贝一样藏起来留着给我们吃。
那一刻,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再次痛哭起来。我们都知道,外婆的病不会好起来了。她的肠子多处穿孔,动了手术依旧没有好转,就连中医世家的外公都束手无策。只能看着外婆慢慢消瘦,慢慢地走向死神的怀抱。
那一年的平安夜,从来不信基督教耶稣的我,鬼使神差地在朋友的带领下,来到教堂,因为外婆信天主教。就在我跟着朋友虔诚地祈祷着,希望外婆能好一点,等我过年回去看她时,舅舅的电话打过来了,告诉我外婆刚刚走。刹那间,我泪流满面……
外婆走了,没有等到我儿子结婚,也没有等到我回家去看她最后一眼。她永远留在我们心中,留下了她的大嗓门,还有那个忙碌的瘦弱的身体。
她老人家对母亲说过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母亲又从小把这句话告诉了我。为此,我从来不敢拿自己的身体动刀,哪怕是去纹眉都不敢!
而母亲是我们村里最孝顺的媳妇,妯娌四个,深得奶奶喜欢的是母亲。因为母亲说她一直记得外婆告诉她的话。做人家儿媳妇一定要孝顺,不管公婆有多大的过错,始终是自己长辈,自己要尊重。
母亲也是个和蔼可亲的人,邻里之间的纠纷在母亲这里不存在。菜园里的蔬菜,只要自己看中都可以去摘。遇到有困难的人,母亲更是不遗余力地去帮助别人,哪怕自己过的并不富裕。母亲常说,这都是外婆教她的,而她,也把这些教给了我,让我也做个善良的人。
爱情可能会过期,但是,亲情永远不会!哪怕是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她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依旧在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就像外婆,就像母亲,深深地影响着我,让我时刻不忘初心,做个勤劳又善良的人。不管生活有多艰难,永远都要笑着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