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曾经也算是一个典型的老好人,看起来憨厚老实,其实有着典型的回避型人格,攻击性被严重的压抑。这也许可以用反向形成来解读。
反向形成是一种心理机制,这是人自我防御的方式之一。反向形成经常被用在转化敌意情绪和攻击冲动,尤其是当这些情绪失控变成恐惧的时候。这些情绪当中往往是矛盾的,比如爱恨交织,偏执的人通常只能感受到仇恨和猜疑,其实内心具有渴望和依赖。反向形成就是把这部分渴望和依赖隐藏起来。
在金庸的先生的小说《神雕侠侣》中,李莫愁就是典型的因爱生恨的人,他的心理也是反向形成,把内心的渴望隐藏起来,用恨去对待世界。
当下过于封闭的人,其实都是对关系有绝望太多的人。这样的绝望背后,都隐藏着对于关系的强烈渴望。这个过程可以这样来拆解,首先发出渴望;后来被忽视,或被拒绝,于是失望;失望累积多了,就会变成绝望;对关系绝望的同时,那些没有得到回应,就变成了恨;恨累积多了,就演变成各种心魔。
知晓了这个过程,就可以尝试去逆转:首先,觉察到自己的心魔;看到恨,其实是都是自己发出的动力没有得到回应转化的死能量;和恨相伴随的,还有对关系的渴望。当我们看到渴望的时候,就可以试试继续发出它们,不过这一次要向对的人发出。当我们的渴望,能不断被人接住后,我们就会逐渐从封闭中走出来。
【下一步行动】
无论如何,别忘记张开双臂,张开后,有可能会再次失望,但也有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