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会性动物,习惯于借助他人来定义自身,这是必要的社会化。然而,这种定义是无法真正客观的,总会产生种种变形。例如,我们有时候会神化他人,或觉得不过如此。还有一些时候,我们的比较会非常狭隘,以己之短比人之长,或以己之长比人之短。骄傲、自卑、嫉妒、逃避,都常常是各种比较的结果。这原本是人之常情,谁不是经常在暗中经常与别人比较呢?或沾沾自喜,或顾影自怜。这件事谈不上好坏,有时候它是动力的源泉,我们因此调集起生命能量,投入一场又一场想要赢取胜利证明自己的战斗,有时候它又让我们行动迟缓,丧失斗志。
然而,凡事都有一个限度,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就成了一种不良习惯,例如攀比。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历来用在攀比上的投入是惊人的,例如婚丧嫁娶时的所谓「排场」。中国人的焦虑,也经常与此相关,例如唯恐孩子输给别人,以成功而不是幸福作为教育的尺度,或者直接地粗暴地将幸福等同于成功。
有点跑题。本文要讲的,是让部分家长焦虑的孩子们之间的攀比问题。
首先想说明的是,攀比乃是人性,无处不在。因此,只要在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内,不必在意。只有当攀比对孩子或家长造成了困扰,它才是一个问题。
1
孩子总会追求优越感,这是天性,也是动力,无可厚非。攀比则是指以错误的方式追求优越感。而要解决攀比问题,不是简单地阻止攀比,而是鼓励孩子以正确的方式追求优越感,乃至于超越优越感。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先跟大家澄清两组经常会用到的概念。
第一组是「需要」与「欲望」。
饥则食,渴则饮,这是需要;暴饮暴食,铺张浪费,则是欲望。希望穿干净暖和的衣服,这是需要;衣必名牌,华服满柜,这是欲望。需要应该尽量满足,这是父母的义务,欲望则应进行控制,这是父母的责任。需要与欲望当然没有绝对的界限,家庭条件好了,自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衣服也就上档次了。但这仍然不是欲望,而是品味或格调。因为欲望乃是心理贫穷的表征,一个人少年时代饿惯了,成年后再有钱,也摆脱不了大吃大喝的习惯,这就是一种情结。
第二组是「尊敬」与「羡慕/嫉妒」。
我们尊敬一个人,往往是因为他所是的那个东西,例如我们会因一个人的才华、学识、教养、情怀、责任感、能力等而尊敬他,并油然而生向往之心。但我们「羡慕/嫉妒」一个人,往往是因为他所拥有的东西,例如权力、财富、美貌、出众的爱人、有出息的孩子,等等。「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这显然是「羡慕/嫉妒」,而不是尊敬。其结果,或是渴望同样拥有,或是成为争夺对象取而代之,得不到的话,也往往「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中国人「仇恨/谄媚」权力者、富人,往往就是因为他们并不是值得尊敬的对象,而只是一个「羡慕/嫉妒」的对象,这可不像美国人对待华盛顿或比尔·盖茨。
2
当孩子开始频繁地注意装扮,索要更好的衣服,更好的手机,更贵的文具,并频繁与同学聚餐,或大办生日宴会时,他就可能是在以错误的方式追求优越感。有些时候,父母也在助长这种行为,例如在生日宴会的问题上对孩子的过度迁就。
一旦父母觉得孩子过火了,尤其是成绩因此开始下降时,就会变得焦虑,并采取行动(批评、财务限制),结果导致亲子关系不断恶化。但是,在焦虑或采取这些常规行动之前,为什么不问一下自己:孩子为什么会以错误的方式追求优越感?
一定要牢牢地记住:人类无法忍受被忽视,总会以不同的方式寻求关注,包括各种结盟。学习成绩好,能够获得关注。万一成绩不好呢?我可以是打游戏的高手,在「游戏界」获得极大的认可。万一打游戏也不行呢?我长得好看呀,我可以靠外貌吸引别人。我长得也一般怎么办呢?我家里有钱呀,我可以请大家吃饭,让别人知道我家多有钱,开的什么车,住多大的房子。我家要是也没钱呢?没钱也不能丢人,跟父母要。追求优越感可以出现在课堂上,操场上,舞台上,当然也可以出现在餐桌上,服装上,脸上。甚至,我可以以说脏话,穿奇装异服来展示我的个性。
为什么许多孩子不是选择努力学习,而是选择以炫耀等方式来追求优越感?
因为这是最短的路。
而要通过成绩展示优越感,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且不一定成功。万一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仍然无法凭借成绩获得优越感,那么,这比不努力更为羞耻,更让孩子感觉不好。
孩子可能也知道,这是饮鸩止渴,但是,眼前的对优越感的需求,是压倒一切的。
这会令父母生气,然而,孩子需要帮助,而不是指责或简单的限制,那会将他们越推越远,甚至孤注一掷。
3
父母常犯的错误主要有两个,一是倾向于指责孩子,指责无法令一个人改变,二是希望一下子解决问题,而意识不到转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人都喜欢捷径,却不知道那是最长的路,并且经常永远无法抵达)。
有的父母会说,为什么跟别人比吃穿?要比就比成绩呀?
我是反对「比成绩」的,别人的优秀或落后,只是你的参照,不应该成为你骄傲或自卑的源泉。我们要激励孩子尽最大努力去学习,去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而不要把孩子频繁地引向比较。对一个热爱知识的孩子来说,考第几名并不是那么重要。他的欣喜或回报,应该来源于领会知识那一刹那的豁然。
因此,陷入攀比的孩子,他的注意力的焦点可能已经转移到了学习之外,父母要做的,是将他的注意力重新拉回来。接回来的办法,不是跟他讲,你应该认真学习,不应该攀比,毕竟讲道理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的作用,而是应该实实在在地帮助孩子获得进步。例如,鼓励或陪伴孩子,促使他去消灭知识之旅上的一个个拦路虎,通过一系列小小的成就逐步恢复自信,直到学习成为主要焦点。
只要父母不扮演指责者、评判者,而是扮演支持者、帮助者,孩子总会一点一点地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至于衣食住行之类,如前所述,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要,但是不要助长孩子的欲望。完全没有必要抽象地跟孩子讲,你不要与别人攀比,这等于在给孩子下定义,说你就是一个「攀比者」(不好的人)。父母要做的,是在一件一件具体的事情上守住阵地,一点一点地澄清。例如,孩子要钱,父母要弄明白用途,孩子要买奢侈品,要跟孩子讨论是否有必要。这个讨论的过程,就是一个遏制虚荣和培养品味的过程。
比较严重的情形,也没有必要跟孩子对立。一是守着底线不妥协,二是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例如,父母希望你未来是一个令别人尊敬的人,而不是让别人觉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在无法沟通的时候,可以用写信的方式留言,这样能避免当成可能发生的冲突。
4
当班级出现攀比现象,自己又是工薪阶层,孩子因此产生自卑感呢?
有的父母,希望班级不要有攀比现象,这当然好,但问题在于,孩子一生都不会面临一个纯洁无暇的环境,攀比是一种无法根除的文化现象,与其奢望一个好的环境,不如借此锻炼孩子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如果增强孩子对攀比的免疫力?
我这个人很奇怪,从小就无嫉妒心(但自卑是有的),至今如此。可能跟我从小成绩好有关系,无须嫉妒别人,但我总觉得这不是主要原因,因为我从小也是争强好胜之人。我觉得可能跟我母亲的教养方式有关。我母亲出身地主之家,又是书香门第,嫁给了「贫下中农」,我小时候,家里在村里是最穷的。但我母亲跟我讲得最多的,就是「人穷志不穷」。而且她持家的方式,是高自尊的。穷,但不邋遢,相反十分整洁,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我从小就穿别人穿过的衣服,但被重新收拾得很是个样子。家里吃得很朴素,但味道很好,有一种精致在里面。所以,虽然家里穷,但是心里是不穷的。而现在的许多孩子,家里有钱,但心里空虚,心理贫穷。
这取决于父母与孩子交流时一贯的解释系统,当然也取决于父母本人的生活态度。
父母心里穷了,这才可怕,会陷入「羡慕/嫉妒」的循环。实际上,要过上幸福生活,当然要有物质基础,但物质达到一定的限度后,幸福与物质就不再正相关了。而我们几乎所有的孩子,未来都注定是衣食无忧的,幸福将越来地越与高自尊,与创造相关联,不能用过去年代的思维,去理解未来的世界。
所以,父母会跟孩子经常讨论:
那些攀比的孩子,他们为什么会这样?
如果我们家十分有钱,你会那样做吗?
你觉得做一个令人尊敬的人好,还是做一个令人羡慕的人好?
如果总有人在你面前炫耀,或嘲笑你,你有几种回应方式?你觉得哪种回应方式最好?
5
一些父母习惯指责老师。
几乎所有的事情,无论是学习成绩,宿舍生活,或者同学之间的小摩擦,动辄归咎老师,觉得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孩子,我只能呵呵了。
老师需要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承担责任,这并没有错误。但什么是「老师所犯的错误」,什么是正常出现的问题?这边界要搞清楚。老师在高压力下工作,现代社会尤其如此,实在不应该再承受太多的指责,尤其是新闻导致的妖魔化,而忘记了,大家都是善良的普通人。太多的指责会让老师转入防御,让教育生态变得更糟糕。
守着彼此的底线,在底线之上,成为老师的合作者,支持者,这是特别重要的。我经常讲,彼此要释放善意,就是如此。
孩子的成长,并不存在一个无菌的环境,真正无菌的环境,也培养不出健康的孩子来。孩子总是通过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才得到成长的,不要只看到问题的消极面,同样要看到问题的积极面。孩子有一段时间因为各种原因迷失或痛苦,只要在一定的界限内,这些经历就能够成为他生命丰富的营养,成为他未来理解自我及他人的基础。现在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过度关注,已经培养了太多缺乏问题解决能力的傻白甜,而不是自由的有个性的成熟的负责任的人。
所以,遇到攀比问题,也不妨与老师沟通。不必指责,而要充分谅解,同时表达自己的观察与感受,评估问题的程度,并与老师达成一致且联手解决。
6
最后,我想说,问题总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
总有一些孩子,虚荣与嫉妒,会成为他一生的肤色或标签,成为他的阿喀琉斯之踵,就像童话《白雪公主》所喻示的那样。
为什么会如此?
部分地来自基因(而且十分强大),部分地来自于童年经验,是在与环境的无数次互动中逐渐形成的。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都必须做必要的矫正或调整,但不要试图根除它,也不可能。
只要我们不心存一个社会标准,无论怎样的生命,都是好的,这样的生命也不例外。而我们之所以通过施加影响希望孩子有必要的调整,是因为如果不调整到一定的范围内,孩子的人生之路会平添一些荆棘。
人类总是这样,如此千姿百态,如此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