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心情不是特别美好得时候,都会想到自己上了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别说是学弟学妹了,就连真正交心的朋友都没有几个。用那个网红的话来说,在人际关系交往方面那真真是“太失败了”
所以啊,一想到这,再看看手机里亲爱的大班长发的:
各位同学,最近我院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特此召开辩论会,然后就是“巴拉巴拉”的信息。
我今年其实特别主动参加学校还有院里的各种活动,其实我觉得很麻烦。因为不管学习成绩,也就是“硬件”上,还是人情方面的“软件上”我都较于其他选手差上一头。但是大学四年限制我毕业的不只有绩点学分还有一个叫做“第二课堂”的课外活动评定标准。
大二为了收心学习,社团能退的就全退了,但是我当时确实是忘了这茬。这下可好了,没多少机会参加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的来源就少了不少。像参加讲座,精品课这类之前不屑参加的小鱼干,小虾米也变得十足珍贵。就这样,“生活所迫”不得不抛头露面。
辩论会,大一上学期其实参加过一次,熟悉流程,外加队友给力,我这个带队大二学长没费多少力就拿下第一场的胜利。等到这一场胜利的时候,我的态度其实就变化不少。
怎么说呢,本来是以摸鱼的想法,混个学分就OK了。但是我感受到,我的队友,学弟们对于这件事充满了期盼,热情。不同于我大一的时候,张罗来张罗去,最后却惜败于队友的情况。
我的这支队伍,完全有实力拿冠军。
这是我最直观的想法,而我刚好不喜欢输的挫败感。
不同于第一场的“粗制滥造”,这一次我没有简单地指出方向,制定回答的基本模式。我反而先总结上一场的失误还有对手的信息,然后引导他们向不同的对手进攻点用概念反化。
我的引导加上原本学弟们的兴趣。我觉得,足够了,我们准备的很充分,这场半决赛没有问题。再看看对方赛场上,迟到,拿错稿,上衣扣子掉了,喝水,不停的喝水。我想:稳了。
果然,对方正方一辩申论时就是按照我们构想的一个方向,而且论点都是我们事先找出来的,完全能够反驳的。我作为反方二辩,也自然不能让人失望。
“请问对方辩友,您觉得公益广告的侧重点究竟是消费还是道德宣传?”
“戒烟戒酒难道不是公益广告吗?难道没有限制消费?”
“这两个例子实际上在我国广告法第二款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就严格规定,必须加以标注。那好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下一个问题…………”
就此在我的反驳以及我方一辩的打压下,基本上,对方一辩,二辩算是废了。
至于对方三辩的盘问时,我方基本上见招拆招,对手也没占到什么便宜。但是对方三辩总结的时候,我听得出来,完全避重就轻,而且故意盯着一个我们已经回答上的点不放。我明白,这么漂亮的话,绝对不是现场编的,肯定是事先准备好的,更让我诧异的是评委的表情。
自由辩论在我们两个大二学长的交锋下,基本上变成了我们的对决,因为对方三辩一直带着节奏咬住我不放。不过气机的交锋我输了,但是我的回答有好几次逼得他转移话题,就这方面我事先的预习让我的回答基本上挑不出什么毛病,最后我还反讽了对方一句。当然,很隐晦。大意就是,你的稿子出处,爷都瞧见过,但是小爷的你绝对没有。
可惜千算万算,还是差在对方四辩的人气上还有漂亮话。但我敢肯定,这漂亮话绝对是事先写好的。因为他说的,完完全全不符和我们这一方说的重点,而且我方已经明确的观点也让他们说错了。当然,我再一次诧异于评委的表情。
我们输了,4比1。
当我离开赛场看到评委拍着对方三辩的肩膀时,我就知道我输了。我输得不是能力,我输得也不是猫腻,而是人之常情。
那帮评委其实也是大三的学长学姐,试问我如果作为评委参加这次比赛会去仔细听吗?不管交锋多激烈,最后不还是看总结,看观众反应。大学里,年级差一级,或许就不同于一级。
其实也不是没有猫腻,投给我一票的是我认识的学姐,硬生生撒娇过来的。
书于十一月二十三日,周六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