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的天空,总是难免呜呜咽咽、淅淅沥沥的,仿佛诉说着与时节相应的惆怅心情。
一抬头,发现天已经黑了,恍然如梦,想到逝去的亲人,泪如雨下。
最怕不经意间瞥到某张老照片,熟悉的场景、街道,然后翻江倒海的记忆涌现出来。
想念是会呼吸的痛。多年以后,想起离开的人,依然心有戚戚焉,不敢揣测永远有多远。
尤其是与自己曾经过从甚密的亲友,停留在时光记忆的某个节点,戛然而止,如今或许在另一个平行时空,仍与我们温柔地心心相印。
生命会陨落、会逝去,是一件沉重却又无法改变的事情。生离死别是人生最难以承受的悲伤。人类用各种精神、意志和信念来克服死亡的恐惧,同时也用各种习俗、仪式来表达对死亡的敬畏。
每年清明时节,家人都会去坟头给逝去的亲人祭奠,大人们会用一种极为坦然且诚恳的语言,跟逝去的亲人倾心交谈,闲话家常,好像他们能够听见似的;每当健康欠佳,仕途不顺,时运不济,或者梦境荒凉,也会向逝去的亲人寻求慰藉,好像他们有着某种庇佑的能力似的。
电影《寻梦环游记》从积极的视角打开了亡灵世界的大门,生命在另一个世界延续,同时也道出了纪念的意义,“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旅途的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死亡是从忘记开始的。”
希望真的是这样,如此一来,我们便能更加平静地接纳死亡的发生以及逝者的离去。
逝者已矣,生活还要继续。时间会抚平所有遗憾和伤痛。只是在呼吸之间,偶尔也会轻叹岁月。
感恩有清明这样特殊的节日,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里按下暂停键,在统一的日子里,各自缅怀着曾经重要的人,追忆往昔,重温岁月中的温柔与疼痛。同时,忆古思今,学会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