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确实无愧于传世经典的名号、无愧于马克思关于它对社会真实揭露的称赞、无愧于评论家认为的“比五十部特罗洛普、五十部狄更斯和其他人的小说加起来还更有价值”(虽然我没看过特罗洛普和狄更斯)的结论。我的感觉与当时推荐本书的萨克雷(《名利场》的作者)一样:非常感动、非常喜爱。
长期以来,因受中学语文教科书上的外国文学选段影响,一直认为外国文学都是些没血肉、没营养、没趣味的垃圾,固执地不去接触外国文学。为了给孩子选书而硬着头皮看的这本《简·爱》,却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过去对外国文学过分偏见带来的重大损失、对中学教科书舍西瓜捡芝麻瞎编对学生带来的巨大毒害、对西方经典文学营养价值其实远大于中国四大名著的幡然醒悟。
从情节上讲,这是一个现实版的《灰姑娘》故事,但是比灰姑娘的结局更有尊严、更痛快、更有胜利感。
简·爱自幼父母双亡被舅舅收养。舅舅去世后,被舅妈和三个表姐弟所嫌弃虐待,十岁送到洛伍德慈善学校。在慈善学校的恶劣条件下学习6年、工作2年后,通过自己登广告联系,到桑菲尔德府当家庭教师。在神秘的桑菲尔德府工作一年多,与大20多岁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相爱。结婚当天发现罗切斯特另有妻室的隐情,痛苦中悄悄离开。经历了4天流浪乞讨后得到圣约翰牧师兄妹收留,并在他介绍下到乡村学校教书。在教书一年后,发现圣约翰牧师是自己的表哥并得到远方叔叔赠予的遗产,生活出现光明。在圣约翰要求她与之结婚并共赴印度传教时,她感应到罗切斯特的呼唤而回到桑菲尔德府。当她发现罗切斯特的妻子已烧毁桑菲尔德府并自杀,罗切斯特已失明和失去左手时,依然选择与其结婚并不离不弃,过上幸福生活。
故事的大结构是:自幼受虐待——在艰苦中成长——获得上流人士青睐——拒绝怜悯式的结合——获得堪比上流人士的财富地位——主动伸手低头救起上流人士——获得美好婚姻。
与《灰姑娘》不同,主人公没有在王子与她地位财富不平等,有可能被人认为高攀以获取怜悯施舍的情况下应允一切,而是用灰姑娘的拒绝、逃离、发达、回归和王子的变故变低,使灰姑娘和王子易位,让灰姑娘成为施舍者,以居高临下或平等结合的故事结局。在灰姑娘眼里,这样的结局岂不更加有尊严和地位感?
这种比《灰姑娘》更加吸引打动人的写法,其实反映的是彻头彻尾的穷人的思维和穷人性格,是穷人绝地反攻的美好幻想和自我满足。
穷人有什么特点?
在精神上,是对天降美好的犹豫疑虑与美好明天刻苦奋斗的矛盾结合体。穷人对从天而降的美好事物往往不敢相信、不敢接受,但是对美好的明天却能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去打拼争取。罗切斯特带着富人的财富和自信,给心上人简·爱大肆买珠宝、买衣服、给现金,办宴会、搞大场面,还要去旅游度假等等,恰恰让穷旮旯出来的美人紧张害怕,不敢信任也不敢接受这种来得太快太容易的幸福,怕被人看不起。简·爱冷漠意外地提出来,依然按原来的主仆关系,继续干家庭教师的活、领家庭教师的工资、穿家庭教师的衣服,无非就是要维护自己精神上的尊严,用自己的双手劳动挣来享受,不受哪怕是最爱的人的无偿帮助或嗟来之食,因为她们曾经对这些物质渴望太多、受骗太多、被奚落太多、失望太多,不敢轻易相信。对待穷人,不能直接给与物资,而是要给与机会、给与工作,让他们体面的为自己挣来一切。
在物质上,是对苦难贫穷极大的承受力与对财富地位无法置信的大度的矛盾结合体。穷人,最熟悉最擅长的就是贫穷、劳作和苦难,最不熟悉最没认识的是钱财、奢侈、享受(当然也有例外)。简·爱在得到主人青睐,地位改变后,依然像下人一样的做饭、打扫卫生、收拾花园、做针线活,像穷人一样吃的简单、穿的朴素、住的随意;在继承大笔遗产、可以享受一切时,却像分普通面包一样,将大笔财富毫不吝惜分给刚认识的表兄妹。她宁可在罗切斯特拥有傲人的财富地位和青春活力时分文不取、弃若敝屣,毫不犹豫离开他;却在其残废贫穷、孤苦无助时带着财产和身体、名誉和青春,毫不犹豫回到他身旁。穷人的面子最大。物质上的贫乏与地位上的贫贱,促使穷人在精神上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战胜和超越富人。那些看似矛盾的表象,其实都来自于穷人那种宁吃苦舍财也要展示精神优越的死要面子。
在感情上,是对来自上面目光的自卑躲避与来自下面目光的快乐付出的矛盾结合体。穷人的自卑是深入骨髓的。对于地位、财富、容貌、才华高于自身的人,穷人往往抱有仰视的目光,要么主动躲避、要么刻意鄙视。富有时的罗切斯特向简·爱表白,带来的是犹豫疑虑和考验挑剔,而残废孤苦时的罗切斯特却无需任何表示任何作为,意外等来美人归。穷人被人施舍惯了,最喜欢的就是施舍,像富人曾经施舍给自己一样去施舍别人。在情感上,长期的自卑,肯定会带来不可思议的猜忌、无缘由的强势、超越常理的炫耀、断然决然的冷漠、固若金汤的封闭、阴暗忧郁的多虑……等等心理上的扭曲变态,甚至精神上的轻微分裂症状。童年和少年时期的贫穷,确实可能铸就一个人的忧郁多虑、孤独避世或狂傲无稽、挥霍无度等极端人格,如成年后不能改正自律,后果不可预料。与穷人交往,不得不慎。
在性格上,是经常性唯唯诺诺的逆来顺受与猛然爆发的惊天逆转的矛盾结合体。狗急了跳墙,不管高墙矮墙。穷人的地位决定了不敢不愿不能得罪人,能忍则忍、能退则退;但是忍让沉默的背后并不是一潭死水、平静无波,往往是能量积聚、应力汇合、怨恨渐增的量变过程,最终的结果是突然的质变——死亡或者反抗。小简·爱逆来顺受多年,可十岁时突然对舅妈的发怒却把舅妈吓个半死;长大的简·爱对罗切斯特一切言听计从,但是却能半夜出走突然遗弃他,让他直落情感深渊;成熟的简·爱面对表哥圣约翰的表白追击,始终退让服从、温顺听话,但一声幻听就能决绝冷静、飘然而去,让他失望之极、客死他乡。与穷人打交道,始终要做好跳跃的、甚至完全相反的心理准备和应对计划,防止造成不可意料的被动。
用分析穷人思维的方式来分析简·爱的命运,其转折点是继承遗产环节。换句话说,财富——而非精神——是其命运转换的关键。财富给了她施舍的实力,与别人比肩的地位,彻底改变了她的思维和行为。她可以安然放弃精神上的高傲与自卑,用平等的心态看自己看别人,毫无顾虑地站到心理上方去施舍别人,与过去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对话、相爱和结合。反过来思考,如果没有这笔遗产,她会得到三个表兄妹对她那么热情那么无间的亲情么?她会有回到罗切斯特身边的勇气么?她会有拒绝表哥的求婚和赴印度传教的力量么?一切都难以肯定。
艺术,就是要满足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梦想。简·爱的命运,是逆袭和反转的最好榜样,但是在穷孩子中应该是特例,千万之中能有一例。阅读带来艺术感动的同时,一定不要误会:世界上工作那么好找、愿意找灰姑娘的好人那么多、财富的继承得到那么容易、残废与年龄差都不是爱情阻碍等等。消除这些误会后,本书值得中学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