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和笑语去附近的公园玩飞天火箭,我们不远处有一个小男孩对笑语的火箭很感兴趣,他奶奶鼓励他过来和笑语一起玩,小男孩始终在离我们七八米的地方徘徊。
于是,我提醒笑语有个小朋友也想和他一起玩,让他过去邀请男孩一起玩,笑语跟我说他害羞。两个小朋友就这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直到小男孩离开,谁也没迈出那一步。
昨天我们去上美育课,他的作品中的毛毛虫头掉了,他想问老师要一块新的陶泥,当老师过来的时候,我跟他说你可以问老师了,他又不好意思的挤进我的怀里说“我害羞”。
这是笑语第三次参加这个课程,从他的作品我就能感觉到他完全没有放开,还在试探这个环境。昨天回家的路上,我感觉我在默默的给笑语贴上“慢热”的标签。
今天非常警觉地要写文章梳理一下,是因为这不是我第一次给孩子贴上这个标签。
我记得在笑语上幼儿园前,我就曾经跟别人说过我儿子有点慢热。这两年,我看着笑语上幼儿园后更加敞开,生活中也没有什么慢热的迹象,就又自己把标签撕下来了。最近因为笑语多说了几次“我害羞”,我又给贴回去了。
这么反复无常所谓何事?
静下来剖析,其实是对这件事很在意,为什么在意?因为我就是个慢热的人,从小就是,在任何环境中,都要适应好一阵才能完全放开自己。甚至有时候还没等别人了解我,环境已经散了,我却依然在预热过程中。
其实是有点可惜,失去了不少在新环境中吸收营养,结交朋友,享受氛围的机会。
现在有点蛛丝马迹我就给孩子也贴上慢热的标签,有时候还安慰自己,这是遗传没办法。
这两天我开始警觉起来,觉察到这些念头,突然发现要阻止给孩子贴标签的心理活动,有点像我们在冥想的过程。
冥想的时候我们通过把意识集中在呼吸上,来让头脑平静,但依然会有很多念头出现,如果有念头冒出来,只是安静地,不加评判地看着它,念头就会慢慢消失。
如果套用到养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不可以把意识集中在爱上面,感受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当孩子的一些行为引发我们的情绪动荡的时候,只是安静地、不加评判地观察它,观察孩子的行为,观察自己的情绪,直到这个动荡消失,爱重新回来。
当我发现这个相似性的时候,再次感概育儿真的是一场修行。从知道到做到真到没那么容易,所以我们才会不断地寻找方法去知行合一。
1
“觉察”给贴标签的动作按下暂停键
学龄前的孩子,他们的自我认知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的反馈。
笑语小的时候怕高,有一次去儿童乐园玩一个绳索隧道,隧道在的半空中,他在隧道的入口犹豫了很久,最后说我害怕。
当时有比他小的小朋友毫不犹豫就爬过去了。我庆幸当时没说你看人家比你小都敢爬,也没有跟任何人说起过笑语不敢爬隧道,不敢滑高一点的滑梯,不敢走有保护网的独木桥。我要说了“胆小”这个标签就被贴上了。
看着他因为害怕而不能尽情玩耍,我有时候也着急,在就要脱口而出的时候,是觉察帮我按下了暂停键。我觉察到我正在把自己的期望强加到孩子身上,也觉察到我没有接纳那个怕高的笑语。
对于怕高这件事,我什么也没做,他现在爬高上低游刃有余。
但对于社交这件事,不贴标签是第一步,引导这步也不能少。
我看到你不好意思问杉杉老师要软陶泥,是因为你才见过她三次,还不熟悉。你刚去幼儿园跟老师不熟悉的时候也会不好意思。现在在幼儿园是不是已经不会害羞了?
描述你看到的,接纳孩子感受到的,在熟悉的事件中让他知道这没什么大不了,是一个过程。除此之外,在生活中多创造社交的氛围,在孩子觉得舒服安全的情况下,利用道具(一个多人能玩的玩具,一张小孩都喜欢的贴画)教他“破冰”的技巧,慢慢积累社交自信。
2
不贴标签的底层逻辑是全然的接纳
要想真的不给孩子贴标签,追根溯源是要接纳孩子的全部。
在你的孩子跑得慢追不上别人的时候;在其他孩子都积极发言,你的孩子坐着不动的时候;在比他小的孩子都会玩滑板车,而你的孩子根本不敢尝试的时候,你是不是开始了情绪波动,太正常。
接纳孩子的全部,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我在书里看了成百上千遍,到现在也不能拍着胸脯说我能做到。四十年了我连接纳我的大脑门儿这事都还没做到,接纳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要不怎么说育儿就是修行。
练习接纳孩子的全部,我在使用的方法是换位思考。当我不敢爬高空隧道的时候,我希望我的父母如何回应,当我害羞不敢邀请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我希望被如何对待。一换位思考这接纳的过程就会清晰很多。
如果我们能练习好了接纳孩子的全部,当孩子的行为不符合我们期待的时候,也能平静的接受,用爱去引导,贴标签的念头也自然不会出现。
幼年时期孩子对自己的认知大部分来自最亲近的人,我们给予的肯定和支持越多,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水平也会越高。而那些负面标签一旦贴上了,孩子可能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摆脱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