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几乎是所有的孩子,从学会说话开始,就会在爸爸妈妈的教领上,学会背诵这句诗。却没有几个孩子能真正明白粮食的来之不易,更加不会懂得幸福生活的珍贵。
班里有个可爱的孩子,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唯独一点令人头疼,不爱吃饭吃菜。早在开学之初,其家长便向我说明孩子不习惯外面的饭菜。不习惯不能作为不吃饭的理由。面对难以接受的环境,学会慢慢适应好过直接逃避。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陪伴他吃午饭成了我每天中午的必修课。
转眼一学期快结束了,孩子吃午饭时,已经不再需要我的陪伴,可以独立自主地尽量多吃。甚至有时候,他能将米饭全部吃完,开心地向我展示空空的饭盒。我自然很欣慰,当众表扬了他。接下来的几天,他都努力地将米饭吃完。
2018年12月29日中午,这一年的最后一个上学日,新年的气氛已经笼罩在教室的上空。孩子们在教室里照旧安静地吃着午饭,有序地将饭盒分类放好。
这时,一个孩子走到我身边,大声说道:“老师,他把米饭藏在自己的小毛巾里。”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我的天!竟然就是这位不爱吃饭而最近吃饭很干净的娃。“而且他前几次都是这样藏饭的,其实他一口饭都没有吃。”
教室里安静极了,大家似乎都在等着一场暴风雨。而那个藏米饭的孩子,坐在位置上,战战兢兢地机械般地吃着剩余的饭菜。
我脑子里出现了很多小声音,“原来前几天他把饭吃完是用的这样方法!”“他实在是太聪明了,竟然想到这个办法。”“难道我一学期下来都没能让他自觉吃饭吗?我真是失败。”“是不是我逼得太紧了,才会让他铤而走险,用小聪明来欺骗大家。”“可不管怎么样,都不能浪费粮食呀,他怎么能这么浪费?”……我脑子嗡嗡的,仿佛有无数只小蜜蜂在我脑子里飞舞。怎么办?大骂一顿?放任不管?
我沉默了一分钟,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屏气凝神,有人害怕,有人窃喜。我扫视了全班,每一个的眼神中都是那么的复杂和恐惧。他们似乎在等我的一个结果,也等着在看那个孩子的倒霉样儿。我猜想,那个孩子此时的心情一定是掉落到了冰窟窿里了。
我走到他身边,检查了他的饭盒,确定情况属实后,默默地又盛满了米饭,带好他的餐具,说:“不吃饭会饿,但是,现在教室里要上课了,你不能在教室里继续吃饭,会影响其他小朋友。所以,拿好你的餐具,跟我去办公室吃。”我极小心地注意着我的言辞,观察着他的情绪变化,小心呵护着他脆弱的自尊。
他端起重新打满饭的餐盒,跟着我离开了教室。说是去办公室,其实我就带着他来到了隔壁的教室。我也端着一份饭,坐在他身边,静静地陪着他吃完午饭。
无话,静谧……
他吃着生平最乏味的午饭,等待着我的训骂。我吃完后,静静地看着他,许久,我对他说:“老师确实有点生气,你知道是因为什么吗?”我一开口,他的眼泪就滚落了下来。我想他也一定是紧绷了很久,终于释放了出来吧。他边哭边说:“对不起,我不该欺骗大家。”“欺骗确实是不应该,但老师更生气的是你浪费了粮食。”仿佛是一语点醒了梦中人,他瞪圆了眼睛,又好像是明白了我的话,又大哭了起来。“孩子,你浪费的每一粒米,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他抢答了后半句,擦干眼泪,似懂非懂地看着我。
孩子啊,希望你真能明白珍惜,明白珍惜眼前的一切,粒粒皆辛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