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篇文章本打算上周末就写出来的,结果临时有事耽误,写了一半只好停笔。今天是个好日子,六一儿童节,就当送给所有大小朋友们的礼物吧~~
01 跨学科思维模型
前段时间一直在看混沌大学李善友教授的演讲,他讲的第一性原理,虽然听了十几节课依然不懂,但并不妨碍打开我新世界的大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混沌大学app,当然,好知识是要付费的,资金紧张的,可以先到blibili解解渴。
这里面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跨学科思维模型的应用。以前在读《穷查理宝典》时,查理▪芒格在书中强调了很多次思维模型的重要性,但当时只是感觉很牛很厉害然后就结束了,这回再次听李教授的演讲,加上不同的举例说明,确实觉得难得生而为人,把自己局限在熟悉的,有限的空间里实在是太亏了。
我上学的时候,作为一个理科生,却超级讨厌数理化,学理也是因为据说理科生好找工作,就稀里糊涂的读了,但自己并不明白学来何用,只知道不学这些就上不了大学,看着那些乱七八糟的符号,我真是恨死了。
后来上了大学,就再也没碰过物理、化学、生物……,有一段时间,还和小伙伴们跟风自嘲,说自己人生中掌握知识的巅峰期在高三,文能诗词歌赋谈古论今,武能800米冲刺接力如鱼得水。左手物化生,牛顿、门捷列夫、达尔文都是梦中好友,右手语数外,孔子、欧几里得、李雷&韩梅梅俱为红粉佳人。
兴趣和知识本来不应该有所局限,人为的画地为牢只能让自己认识世界的途径变的不完整,现在想来,真的很可惜,当初没有人告诉我这些道理,而那时的我也没有发现这些硬科学的美和奇妙之处。
02 君子不器
最近发觉自己精力分散的太厉害,漫画、抖音、微博、知乎、公众号、小视频……手机里所有的软件都在抢占我的注意力,这感觉并不太爽,而我已经好久没翻书了,所以从图书馆借了一本《论语》打算垂死挣扎一下。当读到第二章『为政篇』时,“君子不器”四个字一下子撞进了我的心里。
子曰:“君子不器”。
意思是,君子应该博学多才,而不能像那些有专门用途的器皿一样,仅仅局限于某一知识或技能。
2000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他的育人的理念重在“成人”,成人,是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人格高尚、博学多能、全面发展的君子,而不是局限于掌握某一技能的专才。
周朝开始,当时的贵族阶级就强调君子要有六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
礼:不学礼,无以立。在古代,上到国家之大事,下到民间的婚嫁、丧娶、入学、拜师、祭祀等等都是需要礼官和乐官的。
乐:有礼必有乐,礼之用,在于从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方面约束人的嗜欲好恶,而乐,则更加柔和,负责调和人的性情。孔子除了是一名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论语▪述而》篇中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而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听到了美妙的乐曲,三个月都不觉肉味,原来音乐这样美妙啊~音乐确实有这样的魔力,推荐大家看看法国的一部音乐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看完,相信你会真正理解为什么总有人说音乐能净化心灵。
射:中国古代的“射艺”包含两个主要运动:射箭和弹弓,春秋时期还发明了弩。其中射箭由于在军事和狩猎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历史上更受人们的重视。除了保家卫国的作用,更多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体育活动。
御:有两种解释,驾车或者驾驭。前者可以理解为驾驶技能,后者则属于政治、领导相关方向的管理哲学范畴。
书:不单单只读书,还有绘画,书画,一直是古代中国文人修身养性的法宝。
数:即数学,古人是非常重视数学的,中国古代的数学体系成于汉代的《九章算术》,古人把数学的源头归于“河图”“洛书”。
除了中国,欧洲中世纪后期骑士自学徒起便学习的六种技艺:剑术、骑术、游泳、狩猎(还有矛术的说法)、棋艺、吟诗。剑术、矛术、骑术锻炼战斗力;游泳锻炼生存能力;狩猎、棋艺锻炼战术与思维;吟诗则陶冶情操。
03 不要成为那头拴在木桩上的大象
有个故事,讲人们怎样训练大象,在它小的时候,用绳子把它绑在木桩上,因为力气小,无论怎样挣扎,都没办法挣脱枷锁,慢慢的,小象放弃了挣扎,乖乖的趴在木桩旁,后来,小象长大成为了大象,它完全有能力挣脱小小的木桩,但是,它没有,依然乖巧的趴在木桩旁,绑住它的不是现实中的绳索,而是它心中的绳索啊……
经常能听到这种声音:“哎呀,我是学文的,数学不会很正常的啦”或者:“我是理科生,不会英语和语文也没什么啊……”我自己也经常以此为借口进行开脱。相信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吧,但是,仔细想想,文理科也是人为划分的啊,学文的不会理科很正常;学理科的一定脑子聪明;学音乐、美术、体育的一定学习不太好……这些刻板的认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深入人心,最可怕的是连你自己都这么认为……永远不要做那头拴在木桩上的大象!
也许你会说“术业有专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样样精样样通!这么说也没毛病,对于职场人士,首先在某一个领域精通是混口饭吃最基本的素养,但是你发现没有,工作的头两年是自己提升最快的阶段,之后速度减缓,慢慢的自己在本职岗位上的进步越来越慢,直到工作成为惯性,把自己锁在这个小圈子里,早晚有一天是要被困死的。
确实,每个人的精力有限,但跨学科的学习,最终目的并不是要让大家成为全能的天才,它的作用在于开放自己,重新塑造一个平衡、宽域、多模型、多维度的思维模式。学习那些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进行深度思考,尝试应用于自身,并且在工作中改进。这,是我今天想对大家说的,也是自己努力尝试的。
深度思考是件奢侈的事情,从进化的角度,我么的大脑会尽一切可能避免消耗能量。所以,你会看到,有那么多看似努力的人,其实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在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所以,你会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会常常沉迷于抖音、漫画、爽文中无法自拔,因为这些无需动脑,只要看就可以的,非常符合我们大脑的胃口……
这篇文章的思路有些乱,李教授的演讲我还没有看完,推荐大家读一读沃伦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的书和演讲。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保持接纳新事物的能力,永远有像孩子的求知欲和对世界好奇的眼睛,是我对你最大的祝福,六一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