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蜗牛睡眠对2019年超6000万用户自动生成的6.7亿份报告作了提取,数据覆盖535个城市,我今天把这些数据整理了一下,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大数据对你有没有什么启示和帮助。
用户特征
性别占比:男与女比例是3:7
年龄分布:18-25岁最多,占比46.86%
地域分布:北京最多,其次是杭州、广州、济南、成都、南京、上海、武汉、郑州
职业分布:在校学生最多,其次是市场/公关/广告/销售、政府机关/老师、创业者…
睡眠质量与失眠情况
特别说明:晚上10点后入睡为不健康作息
入睡最晚城市排行榜:
TOP 1:深圳
后面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重庆、南京、青岛
长江后浪推前浪:熬夜最狠的是95后和00后
早起城市排行榜:
前三名:长春、沈阳、哈尔滨
看来东北老铁们最勤劳
晚起城市排行榜:
前三名:澳门、南宁、香港
南方城市节奏慢一点
失眠城市排行榜:
TOP 1:广州(数据标准:超过半小时未入睡为标准)
后面依次为:杭州、南宁、福州、长沙、深圳、北京、上海
熬夜职业排行榜:
TOP 1:创业者
后面依次为:设计师、餐饮/酒店/旅游从业者、程序员、市场/公关/广告/销售、医护人员
每晚平均清醒时长为31分钟,最长达6小时(清醒时长:用户每天醒来到起床的时间)
黄金睡眠城市排行榜
黄金睡眠比例:深睡时长占总睡眠时长15%-20%为黄金比例
前三名:南昌、昆明、成都
数据表明,越到节日狂欢、盛夏午夜、体育赛事较密集的时候晚睡比例会大幅提高
睡眠时长分布
40%用户存在睡眠不足问题
7-9小时(正常)45%
7小时以下(不足)40%
9小时以上(过量)15%
2020年疫情期间(1.20-2.26)睡眠时长比同期多了48分钟,身边好多人都感叹长肉了,哈哈。
梦话与鼾声
人们平均“梦话次数” 6次
最爱说梦话年龄:31-45岁
人们打鼾平均次数:14次
打鼾最严重分贝可达:94分贝 你敢想象吗?比电动锯锯木头的声音还要大
呼噜之省排行榜:新疆、贵州、黑龙江、河北、河南
睡眠问题与用户行为
心思重、精神压力大、生理原因
睡前活动多导致精神亢奋(刷视频、追剧、聊天、淘宝、打游戏等等)
陌生环境和时差影响
助眠产品
1.助眠饮品(牛奶等)
2.天然精油/香薰
3.熬夜修复类美妆护肤品
4.按摩仪器
5.床上用品(天然乳胶等)
6.天然保健品(助眠片等)
7.降噪耳机
当然还有美妙的音乐伴我们入睡,我个人上面几种貌似都没用过,主要是听音乐入眠,这里也提到了自然音是人们的最爱。
自然音TOP3
《大提琴曲》《小柴冉冉》《时间不停》
助眠曲TOP3
《星空》《夏夜》《雨空》
冥想TOP3
《放飞心灵》《月亮小船》《清晨鸟语》
专家建议
绝大多数的失眠都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综合性的至少与3大方面有关:内在心理,行为习惯和睡眠环境。
因此在解决失眠时也要充分考虑到背后的原因:心理上放松减压,改变认知。比如使用SMART压力管理,CBT-i,音乐疗法,芳香疗法中的技术。
行为上改变干扰睡眠,加重失眠的习惯。比如睡前进行高强度脑力活动,在床上玩手机,不困时过早上床等;
环境方面进行睡眠优化,比如光线要暗,声音要静,卧室温度要凉爽。
另外饮食和运动对睡眠和失眠也有很大的影响。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2019年全民睡眠的不完全数据,就我个人而言,目前睡眠还是不错的,之前也用其他睡眠软件记录,但是遇到一个Bug就是会把我家先生的打鼾声会录进去,有点哭笑不得,所以用了一段时间就没用了,不知道这个问题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
不过我家女儿最近到是坚持的不错,在我的影响下用了一款睡眠软件坚持记录,早上她还给我听她的打鼾声,自己听了都不好意思,她主要集中在入睡后的一个小时和凌晨4点左右,今天刚好把这些数据整理了以后,我也可以和女儿一起分析一下她的睡眠质量问题。
话说人的一生在床上的时间是最多的,坚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好好做的功课。目前我个人早起的习惯基本已养成,只是早睡还不太稳定,晚上睡眠不好会直接导致第二天的状态,这点我有深刻体会。
最后,祝愿大家天天都能睡得香香的、饱饱的,精力满满的迎接美好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