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俗语:“烧饼挂在你脖子上都能给你饿死”。这句俗语来源于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宝宝,完全没有自理能力。有一次他家里人要出门,怕他饿着于是给他脖子上挂了一个烧饼,但是他还是饿死了,因为他只会咬面前这一口。
这个故事可能大家只会当成笑话,可是在职场里我们也会碰到很多这样的宝宝。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你们碰到过哪些:
宝宝一号:【怎么都教不会型】
这类宝宝往往在职场新人里面出现,他们遇到事情经常会茫然无措。所有人和他交接事情,他的回复都是:这件事我要问我领导。日常呼叫领导和老员工求救十万次,每天都会在群里看到他@各种人:这个怎么办啊?原本以为教一次就好了,没想到过了六个月的试用期,他还是这样。
宝宝二号:【机器人型】
这类宝宝往往在工作了有一段时间的员工身上出现。他们每天呢,都坐在电脑面前,表现非常兢兢业业。但是如果领导不在,或者领导没有对他们下达指令,他们就会陷入一种茫然之中,对自己发出灵魂的拷问: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
宝宝三号:【圣旨型】
这类宝宝往往会在一些比较有资历的老员工身上出现,是机器人型的进化版。这类宝宝往往就是把领导的指令当成圣旨去执行。他们的口头禅都是: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总而言之领导说什么是什么就对了,万一出了事,还有领导担着呢。
我们会发现,这些宝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烧饼只咬面前的这第一口。我们假设每一项工作它都是一个烧饼,在烧饼最中间的地方,是why,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烧饼的第二层,是How,我们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做这个工作;而烧饼的最外面那一层,是what,才是我们具体要去做的一个一个的工作步骤。这个烧饼就是著名的黄金圈。而我们的宝宝,他们非常习惯于只咬最外面那第一口烧饼,而把思考WHY的工作丢给了别人。其实这是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那么,我们怎么样让这些宝宝们背负起真正思考的责任,去咬最中间的那块烧饼呢?关键在于引导:
面对【怎么都教不会型】的宝宝,我们比起教她具体一二三四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告诉她,我们是因为什么什么的原因,所以我们需要怎么怎么去做,也许这类新人宝宝反而能给你不一样的创意和惊喜;
面对【机器人型】的宝宝,我们可以尝试去反问他:你觉得我们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呢?也许我们把这个问题植入机器人宝宝的脑内之后,他就能进化成AI智能机器人;
面对【圣旨型】宝宝,也许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推心置腹的交流:我想要达成一种什么样的目的,你觉得我们这样做怎么样?让圣旨型的宝宝进化成为民主型的宝宝,让他对决策更有参与感。
我们都说,在其位,谋其事。关键就是“谋”。我担任这个职位,就要站在这个职位的角度,对经过我手里的每一件事情,有着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也许我们现在能力不足,但是没关系,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我们的能力总有一天会慢慢的提升上去。但是如果没有自己去思考判断的意识,那么不管工作多少年,宝宝永远都只会是那个“宝宝”。这不仅是对当前的这项工作不负责任,更加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希望大家不管是自己,还是我们周围的同事,下属,都可以摆脱宝宝,成长为真正为自己的工作负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