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工作看似特别辛苦,但是回想一下好像又什么都没做,自己也不知道这一天在忙啥。然后就这样365天就过去了,开始后悔,自责,又虚度了一年。这件事也一直困扰着我。

现在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和方法多到让人眼花缭乱,真正能用到生活中的没有几个。
之前我尝试过一个方法就是自己做了一个计划表,把每天要做的事情都列出来,然后把每件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前几天还是挺管用的,但是时间长了我就坚持不了每天记录,后来就放弃了。
但是有的人就可以把时间安排的很好,即完成了每天的工作,还能做一些提升自我的事,我也是读了《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这本书才找到了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是乔西.戴维斯,他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博士,主要研究神经学领域。
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不像其他书一样教你一些没有实用性的方法,而是告诉你当你面对一件事时,怎样才能把身体调整到一种最佳状态,实现对“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的高效利用。
1.找到停顿点
作者提到我们的生活每天都是按照一定程序启动的,像是开启了自动模式,所以起床穿衣,洗脸刷牙,上班,然后开启一天的工作,好像没有停止键。
这就导致了下班回家后特别累,往往这时候回想,这一天除了忙碌,一件重要的事都没完成。
那该怎么办呢,按下停止键,找到重要的事再开始。
比如说刚做完一项工作,停下来看看哪里做的不够好,没有思路就休息一下,然后再完成。再比如前段时间我从公司辞职后并没有着急找下一份工作。
因为我知道这样就算找到下一份,也是一样的工资,一样的事,过不了多久可能我又想离职了。所以我就停下来开始专攻我想学习的领域,为了下一次找到更好的工作。
在别人看来觉得我现在就是在浪费时间,但其实是比又找了一份相同的工作几个月后辞职节省了很多时间。
所以说一旦完成了一个新任务,不要立马进入下一个任务,停下来调整一下,退一步好好思考,有意识的选择下一件事情,这就是实现高效管理的第一点。
2.合理分配时间
开头我就提到这本书最大不同点在于如何让你在需要的时候及时调动自己的身体能力,迅速进入一种高效的工作状态,这个时间可以是一小时,俩小时,或者更多。
具体方法也就是说在早上精力充沛的时候先把困难的费脑力的事情先做完,之后就可以做一些简单的重复性工作了。
中午感觉累了休息一会,这样精力又会恢复,再把今天必须完成的事情先完成。
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把今天重要的事情完成还有空余的时间想想那些不是很紧急但却很重要的事。比如说阅读一本书,学习一个新技能或者锻炼身体。
在博多舍费尔的书中提到一个十分钟法则:
【人们必须每天不间断地做对他们未来意义重大的事情,为此花费的时间可能不会超过十分钟,但就是这10分钟会让一切变得不同】引用《小狗钱钱》
不管几分钟它只是一个数字,这里想告诉大家的是学会分配自己的时间去做当下的工作和对未来有重大意义的事。
3.引导注意力
这一点比较意思,一句话形容就是别和自己过不去,哈哈,因为我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这是大脑本身的特点,是进化结果导致的,所以当你没有集中注意力的时候不要太怪罪自己。
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工作中总不能用这个当借口吧,所以作者就提供了两个应对走神的方法:
让自己主动走神
就是大概20分钟的时候,就有意识的干一会其他事情换换脑子,做一些不需要思考的事。
比如看看窗外的风景,听听歌,但是不要做一些工作记忆的事情,那样就没有意义了,所以说挑一些简单的事,在工作中穿插做,会让你的工作更有动力。
觉察注意力
当在工作中走私了,不要试图拉回来,任由思绪乱飞,因为有可能你的无数个想法中会给你的工作带来灵感,它是带给我创造力的基本机制。
4.善用运动和饮食
现在大多数人上班都无精打采,在这种状态下想要提高效率有点困难,所以说运动和饮食对人的状态有着直接的影响。
作者指出:无论你现在有没有坚持有规律的锻炼,你都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利用运动来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而合理饮食也可以提高效率。
那该怎么做呢?
少吃多餐,一次少吃一点,每天多吃几次
不要吃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比如面包,甜食,这些只能维持十几分钟。
5.利用环境提高效率
有时候我们可能改变不了环境,比如说你在认真工作,旁边同事在聊天,或者出现很嘈杂的声音,这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完。
也就是说为自己尽量创造一个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地方。
作者研究发现:在蓝白光线下,有助于提高人的思维敏捷度和工作效率。在昏暗的灯光下对创造力有很好的帮助,会让人放松。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尽量为自己创造安静,舒适,不容易分心的工作环境。
最后
这本书的五个小建议我认为是比较有用的,其实对于时间管理我们更多时候缺的不是方法而是没有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
当然如果你找到了适合自己方法,或者有什么推荐的书籍欢迎写在评论区呀,让我们一起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