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心自在爱分享892

孩子的错误行为要得到及时制止和纠正

现在的家长最害怕的就是孩子太顽皮捣蛋,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外面都被人说是“熊孩子”经常闯祸,不服管教。

很多家长经常会抱怨孩子太难管教,不知道长大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自己不管就怕孩子走上歪路,管太严又怕孩子出现叛逆,不得不说做家长太难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是有很多行为规范以及准则需要遵守的,所以从小培养孩子养成遵守规矩的习惯是很重要的,现在的社会不仅注重一个人的能力还会注重情商发展以及各方面素质的养成,孩子只发展文化水平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了。

如果家长任由孩子发展,那么孩子就会越来越难管,很容易出现几种恶习。

1

总是会习惯性的使唤长辈

孩子被家里娇惯,宠溺,再加上家里人都把孩子的一切事情包办了,不让孩子做家务,这样长时间孩子就会形成习惯,觉得家长和长辈为自己付出是理所应当的,是自愿的。

所以在生活中,孩子会习惯性地让长辈为自己做事情,根本不懂得体谅和感恩。

2

没经过别人允许就随便拿东西

这就是很多人害怕熊孩子的一点,尤其是过年期间家里有珍贵的手办或玩具的时候,熊孩子就是他们的噩梦,因为孩子内心没有别人财产意识,只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样的行为无疑是自私的,这样行为长期下去导致的结果也只能是孩子越来越自私,越来越招人嫌弃。孩子在自私中迷失自己,形成习惯。

3

做事情之前和长辈谈条件

有的家长会经常和孩子谈条件,比如想让孩子完成作业,家长就会说只要你完成作业我就奖励你最新版的玩具,这样虽然能让孩子乖乖去完成作业,但是也导致了很严重的弊端。

孩子会认为自己要做什么事情之前一定会得到家长的好处,得到奖励之后才会去做,做事情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那些奖励,所以在家长要求孩子做事情的时候孩子总是会谈条件,以谈条件的方式抗拒做事情。

孩子的很多陋习是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导致,毁掉一个孩子的最好方法就是纵容他们,娇惯他们。

这样孩子就成功地被家长毁掉了,他们会不思进取,依赖性太强,自私自利。

所以说教育孩子要赶早不赶晚,养成坏习惯后,再改就难了。

4

孩子有攻击性行为

在我家院里,有这样一个孩子,十九个月了,每次看到和他同龄的或者稍小一点的孩子,他都会攻击,或者抢走人家玩具,或者把人家推倒在地上,妈妈很头疼,一脸尴尬。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父母要反思一下,你和孩子的交流方式是怎样的,孩子通过这种方式和小伙伴交往,那很可能因为这是他所学到和别人打招呼的方式。

孩子是否有情绪压抑,所以忍不住用这种方法去发泄,如果是这样,妈妈要帮助他发泄情绪,否则他会通过攻击别人找到平衡。

当然,不可否认,也可能是孩子的性格原因,但无论什么原因,孩子一旦出现攻击性行为,我们都要坐下来和孩子深度交流,弄清楚他为什么这样去做。

让孩子的这种错误行为得到及时制止和纠正。

孩子在六岁之前形成的行为习惯非常重要,对孩子及时的处罚和更正是必要的。

要让他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一味溺爱和顺从只会害了他,到时再去悬崖勒马已为时晚矣。

所以,作为家长要明白对孩子的管教是对孩子的爱。

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我们不止是看到孩子的错误行为,而是要帮助他认识到这件事为什么是错误的。

我们要询问孩子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什么,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思想和需求,充满关切地倾听,然后严厉地纠正。

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却不能永久性地解决问题,在孩子错误背后,我们也要及时审视自己的家庭行为。

毕竟,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一味地抱怨打骂孩子是于事无补的,和孩子共同面对问题,而不是和问题共同面对孩子。

尚和道~瑜伽+冥想+心理学+深度分享读书会身心成长家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10种行为,容易惯坏孩子! 1、给孩子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地位高人一等,处处受到特殊照顾,如吃“独食”等,长此以往...
    32fcd8e97fd0阅读 75评论 0 0
  • 让孩子学会“实事求是”,才是教育的王道 家长办事说话都要讲究实事求是 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对待孩子的教育 更是...
    32fcd8e97fd0阅读 90评论 0 0
  • 你是情绪成熟的人吗? 【情绪不成熟的人 会让身边的人 每天的心情犹如过山车】 我们渴望另一半是个情绪成熟的人; 我...
    32fcd8e97fd0阅读 118评论 0 0
  • 青春期,叛逆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没有叛逆的孩子,只有不懂孩子的父母。 孩子在青春期种种的不听话、叛逆,其实都是对...
    16b243081175阅读 97评论 0 0
  • 情商高的妈妈有情绪,是怎样和孩子表达的? 好的教育是合理地表达情绪,而不是情绪化地去表达。 几个高情商的父母情绪表...
    32fcd8e97fd0阅读 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