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这本书,被我买来放了很久,没想到一旦拿起,就放不下。要强烈推荐这本书,这本书的文体很特别,全书以吴军老师写给两个女儿的信件而展开。我很喜欢吴军老师的文风,人生哲学都是蕴含于小事之间,没有说教,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种大道至简的感觉。
这本书刚刚读了三分之一,我就强烈推荐给老公,让他接着读;推荐给同事,可以和即将出国留学的孩子一起读;我还和儿子共读其中的一些篇章。很久没有读书这么爽的感觉了!
我和儿子共读的这一段是关于“命运”,我不确定儿子是否能懂,其实“命运”这个事情,对于我们大人,虽然常常放在嘴边,却也是个似懂非懂的事情。
看过很多职场成功人士的采访,往往第一句开场白就是:“只是我的运气好一点”。
但也有很多人婚姻不幸,或者遇人不淑时,也往往有这样的感叹“只怪我的命不好。”
当好与不好,都归结于命运时,仿佛我们能心安一些,也能更坦然接受一些。
那真的是冥冥之中的宿命,在左右着我们的一切吗?
书中有一段很经典的段落,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除了生物的基因外,还有另一种基因,它可能在早期形成,最后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英国著名的女首相撒切尔夫人对这种“基因”做了很精辟的分析,她说:
我和儿子反复读了这一段,那按照这样的推理,到底是什么决定了命运?
除了时代的背景,可能是天生注定的,它会影响我们的命运,但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更多的决定因素其实就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
我们所说的宿命,看似在冥冥之中,但实际上正是儿时开始,从一件件事情的态度上、处理中、决定中、习惯中,慢慢潜移默化成为了自己的一部分,最终归结于“命运”。
书中有很多小的例子,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比如:一个孩子从小在学数学时,开始的时候觉得简单,喜欢跳步骤,有时字迹潦草,刚开始可能只是孤立的行为,但慢慢时间一长,就形成习惯了。等到内容很深入的时候,往往就会出错,可是你一问,他又是会的,这时我们往往把这个归于“粗心”。
我也常常听到家长这么描述自己的孩子,“粗心”成了出错的理由,只怕是随着学问的更加深入,就再也学不好了。可能我们往往忽视了,命运一开始就是被不好的做事方法和习惯决定了。
我把这个例子讲给儿子,并且明确地告知他“妈妈从来都不会把粗心当成你出错的理由,粗心可能是你的步骤不完整,粗心可能是你缺乏检查的步骤,粗心可能是因为你的时间没有分配好,等等,一定要找到真正深层的原因,而不仅仅是归结为粗心了事,下次细心一点就会好了。”
这个例子很容易懂,儿子也仿佛明白了“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道理。
儿子最近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所谓的不可能,不过是我们需要多花点时间罢了”。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会冒出来这句话,甚至有时候会拿这句话鼓励我们。
我也刚好籍此,由衷地表扬他一下:“你的观念很正呀!所以你的命运会很好”。
儿子问我:“妈妈,你的命好吗?”
我笃信地说:“我的命很好呀!”
儿子又问一旁的爸爸:“爸爸,你的命好吗?”
爸爸说:“爸爸的命也好呀,有妈妈,有你,当然这是因为爸爸本来也很好。”
关于命运,是个太大的话题,在这场关于“命运”的探讨中,我们可能只是浅层地触及了。但也确实给了我们一种思考的思路,在一个好的时代,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养成好习惯,培养好性格,结交好人,命运女神一定会垂青于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