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了大班以后,很多家长就会疑惑。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到底应该怎么做?到底要不要给孩子上幼小衔接班?有没有什么一些好的方法策略?今天我们为家长朋友们带来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幼儿幼小衔接指导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家长朋友们答疑解惑。
一 、激发幼儿上小学的积极情感――做好心理适应准
幼儿上小学的积极情绪对于幼儿入学后的顺利过渡有着积极的作用,作为家长我们可以为孩子讲一些上学时候的一些开心的事情,给孩子讲一讲上学的故事,共读基本关于上小学的绘本,激发幼儿向往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

二 培养幼儿上小学所应具备的意识和能力――做好社会适应准备
1.培养幼儿自理、独立的能力
鼓励孩子适当参与劳动,鼓励和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幼儿生活的自理能力。如让幼儿独立完成穿脱衣服、鞋袜;折叠被子和整理床铺,养成独立盥洗和进餐等生活能力,自觉保持仪表的整洁和个人卫生的习惯,学习收拾和整理图书、玩具和学具,学习削铅笔、整理小书包等。
2.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围绕幼儿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孩子理解在集体生活、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及遵守规则的意义,让孩子知道遵守规则可以给大家带来方便与快乐。
3.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
较之幼儿园,小学生活更加独立和自主,交往能力强的幼儿能较快适应新的环境,融入新集体;而交往能力较差的孩子,往往会产生孤独感或与同伴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倘若处理不当,则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培养孩子学会关心、照顾同伴,说服年幼同伴信任自己,增强幼儿的交往能力。提供给孩子交流、交往的平台,使孩子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关心和相互帮助,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4.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和孩子一起体验挑战游戏,培养幼儿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体验成功,培养上进心。让幼儿学会挑战困难,感受经过努力取得胜利的喜悦,并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三 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做好学习适应准备
1.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小学生的作息时间对孩子在时间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运用上提出了要求。因此,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建立时间观念,促使其合理性地运用时间。
2.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要让幼儿明确任务的概念,激发完成任务的信心,多种途径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如当需要幼儿带物品来园或需要家长协助时,麻烦家长积极的配合。
3.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倾听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是幼儿学习的基础。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对于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应提醒幼儿在平常的倾听中注意做到: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集中注意力,看着对方的眼睛,注意口型、表情和姿势,做出相应的反应。
4.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俗话说:“爱阅读的孩子,身心愉悦;会阅读的孩子,知识丰富,语言感悟能力强,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高,学习能力强。”可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十分重要。
从听开始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引导幼儿阅读绘本,大胆想象,大声编讲故事;引导孩子静心阅读,或编撰故事讲给他人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选择固定的时间,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逐渐养成喜爱阅读的好习惯。

总言而知,幼小衔接工作需要从幼儿的心理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衔接和准备,需要我们家园携手一同为幼儿创设有利的条件,从而让孩子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生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