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家,中国人的信仰
孩子你知道吗?能顺利地回家,是多么难得。
前段时间,春运车票开售时,妈妈的朋友圈里立马被抢票动态刷屏了,大家到处转达求“助力”,只为了能赶快抢到一张回家的车票。抢不到卧铺抢硬座,十几个小时,熬着回去。只抢到站票的,就到处找角落,找空隙,歪着、躺着。
回家的路好难,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气,大包小包。
带着娃,带着一年的思念。
10多年前,南方大雪,广州火车站广场十万人滞留,人浪起伏,如风暴前的怒海。局势几度失控,武警拿着喇叭喊话“你们回家重要,还是生命重要?”万人怒吼回应:“死也要回家”。
早前有个国外的纪录片,介绍春运,那时外国主持人很难理解:你们中国人到底为了什么?遥远的路途、恶劣的天气......既然回家那么难,为什么就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回家?我很难用一句话、一个词准确地形容,但如果非要说,家是每个中国人的根,我们被家滋养,也需要落叶归根。
回家,中国人的信仰!
2.爱,浸在一个个的年俗里
有人说,过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仪式感”,而这份“仪式感”只有在老家感受才最为强烈。
最近在社交平台上,第一波回乡的人们已经开始准备杀年猪、灌香肠、办年货了,“年味儿”越来越浓,也催促更多的游子,踏上归家的旅途。
过年的“仪式感”不仅在于过节本身,更在于让一年来的忙碌、辛苦,在这段时间里得到沉淀和慰藉。
吃几顿家乡饭、感受家庭温情,给自己充充电、打打气,鼓起信心,迎接充满希望的下一年。
对每一个小家庭来说,过年是一次重新出发;对于国家这个大家庭来说,亦是如此。
妈妈小时候更是年味十足。家里条件不好,期待了一年,就等着这几天能吃上肉、换一身新衣服。最开心的时候,当属大年三十的晚上了。穿上漂亮衣服,拜年了就能拿红包,这一天妈妈的妈妈,就是姥姥,也会大气一回,舍不得拿出来的花生、瓜子、糖,都能随便吃。后来物质丰富了,年味淡了不少,但也会热热闹闹准备吃食。一大家子,热腾腾的杀猪菜、蒸包子、糯米糍,炸肉丸子、酥肉、香肠、火锅,喜气洋洋。而年夜饭,总要忙一整天,盘子叠盘子地放上一整桌,要有鸡、有鱼,要凑够8个菜或者6个菜,饺子里要放硬币,恭祝新年年年有余,顺顺发发。
那时大年的前一天就开始熬米糊,等到没风的时候,把春联贴上,还要挂上大灯笼,寓意红红火火。
要守岁到12点,饺子下锅了,春晚敲钟的时候,外面鞭炮齐鸣,好不热闹。
现在,很多年轻人忙起来了,过年也回不来了,没人看春晚了,都在玩手机。可是,亲情是不变的,回到家里安心的感觉是不变的。
妈妈也是女儿,吃到姥姥做的饭,还是觉得好幸福。
3.团圆,刻在骨子里的期盼
春运,是“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根据预估,今年的春运客流量,更是会达到接近21亿人,是去年的2倍。
很多人已经三年没回家过年,对于他们来说,这将是他们最为期待、最温馨、离家最近的一次春运。
疫情这三年,在外的游子辗转思念,在家的老人、儿童望眼欲穿。但今年不一样了,所有的相思、盼望、等待,都将化为欢聚一堂的兴奋和快乐。
中国人为什么如此执着回家过年?因为回家过年,是思念与亲情最直白的表达。
爸爸妈妈是你的父母,也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小孩,回家就是迎接亲人最诚恳的思念。
妈妈最近看到好多人偷偷回家,记录家人看到自己那一刻惊喜的表情,常常泪目。一位温州妈妈已经三年没看到女儿了,当孩子出现在家门口,她的眼中,是满满的欣喜。还有一位父亲,甚至都来不及开口,已经本能地伸出双手将女儿拥抱,痛哭出声。
看到他们,妈妈就想起自己的父母。他们肯定也正翘首期盼着,等待我们返家团圆。
从小在城市长大的你,总是嫌弃农村的各种不方便,可是亲爱的宝贝,你嘴里最讨厌的土路,旱厕,承载的是妈妈的记忆,是妈妈的童年,老家的那片土地,能回去何其幸运。
家、孝、团圆、亲情......这是属于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好像已成为了一种潜意识行为,永远也割舍不掉。
可能你现在听不懂,但是你长大后一定会感谢妈妈,每年都带你回老家。
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傅雷曾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里说到:“不管走多远,只要家中那盏灯亮着,心就觉得踏实。”
家,永远是孩子的港湾。很多人已经回到家,也还有很多人正在回家的路上。
今天就是除夕了,值此佳节,祝大家新春快乐,阖家幸福,万事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