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那年偶然读到一句话,现在看来仿佛一道魔咒,那句话说:从此以后,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老实说,即使人生的前二十年,几乎完全没有离开过这座城市,我对她的印象也只有凉爽的夏天和被冰雪覆盖的冬天。对于哈尔滨来说,春秋实在短的可怜。
冬之暖
哈尔滨的冬天虽然天气app上显示的数字吓人,但只要在南方呆过的孩子就知道北方的冬天还是比较舒服的。不同于南方的潮湿,在干燥的天气下寒风虽然凛冽,但好像不会那么深入骨髓,更何况北方给力的暖气,让人每每回到家中就能感受温暖。
说到哈尔滨的冬天,一定少不了雪这个元素。每当冬日临近,雪花就像身穿轻纱的仙子,优雅地从天空飞降。她有时候慢悠悠,一片一片轻轻飘下来;有时候又像是个急性子,召集了众多小伙伴,一同急切地伴随寒风呼啸而至,不一会儿白茫茫的雪花就覆盖了整个地面。
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下雪,哈尔滨雪量够足,只要下一晚上,第二天起来就可以堆雪人了。如果赶上下完雪第二天回暖,雪会融化,但到了晚上气温又会下降,本已融化的雪水就又会结成冰。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爸爸妈妈每人拉着我一只手,一路小跑,拖着蹲在冰面上的我。后来长大了,很少再出门堆雪人,在学校里要负责扫雪,下雪变成了一件麻烦事。
直到上了大学,那也是一个北方城市,没有哈尔滨冷,但偶尔也会下雪。南方同学第一次看到雪,兴奋的忘记穿外套就从宿舍里跑出去,她们捧起一小撮雪,看着它们在手掌中融化,像极了很多年前的我。
那时候我突然明白,很多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对于从来没有得到过它的人,是多么珍贵。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知道爸妈都希望我去哈工大,但当时的我,一心只想去外面的世界。我对这个生活了将近二十年的地方感到没有新意,我需要去看更广阔的世界,登上更大的舞台。
六年前,我提着行囊坐上离家的火车,从那一刻开始,哈尔滨于我而言,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我不知道是不是距离产生美,即使再独立的人,出门在外也都会想家。每年寒暑假,有些同学留在学校做实践调研,有些同学积极申请实习,也有些同学约上三五好友满中国的旅行,而我每一个假期都是乖乖留在家里。我没有拿过科研实践的奖,大四之前也没有像样的实习经验,但我并不后悔,也不觉得假期被我过的单调乏味,可以留在家人身边,多看这个城市一眼,都是值得的。
去年冬天,我得到了一个工作地点轮换的机会,毅然决然地答应 HR 调去亚布力工作半年。虽然我明知这将是一份苦差事,但只要离家近一点,即使再难也不是问题。
百转千回,男朋友和我一起轮换到亚布力的度假村工作。这个离哈尔滨几小时车程的北方小镇,带着北方的豪爽和淳朴。休息的时候,我们喜欢坐在床边,看着红色的缆车在飘雪中来回穿梭,度假村的客人们从山顶的雪道上飞驰而下。天气好的时候,阳光透过窗子射进来,照在餐桌上,好像食物都会被温暖一样。北方的冬天就是这样,室内室外两重天。
事事难料,因为工作上的调动,我们不得不离开亚布力。消息来得突然,第二天我们忐忑地坐上了开往哈尔滨的火车,然而心里还来不及盘算对未来的打算。
这是我第一次带男朋友回家,家里房子很小,提前也没有准备,我问男朋友说我家里很小,你会不会嫌弃我呀?他说小点好,住着温暖。
男朋友在我家住了一个礼拜,我带他去了中央大街,看了索菲亚教堂,在松花江上玩了汽艇,直到走在玻璃江桥上的时候,他终于鼓起勇气说还是不要出门了。这个从来没见过雪的广东人,遇到哈尔滨,真的是怕了。
我把手套摘下来,握着他的手,问他这样还冷不冷,他呼着哈气说,只要有你在再冷也是暖的。
夏之蓝
大二那年带着我妈去澳门旅行,有一晚吃饭的时候和旁桌的一个本地叔叔聊起来。他问我们是哪里来的,我说是哈尔滨。他异常惊奇,说那里真冷啊,他们在热的地方生活惯了,没有胆量去那么冷的地方。我说冬天怕冷,可以夏天去啊!那个叔叔问,夏天不冷吗?我解释说,夏天平均气温也有二十几度,可能是全国最舒服的地方了。
一般人对于哈尔滨最直观的印象,无非是冬日的冰雪带来的刺激,实际上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哈尔滨姑娘,我更偏爱夏日的她。冬天整个北方都要烧煤取暖,空气质量似乎差了许多,而夏天的哈尔滨仿佛要弥补回来,将最纯净的蓝注入天空。
上一次回家是六月中旬,上海已经到了在室内不开空调就呆不下去的境地,空气中夹杂着炙热。我打趣说回家避暑,果然傍晚一下飞机,微凉的空气扑面而来,我特意穿了牛仔外套,然而我妈看见我问的第一句依然是有没有穿秋裤。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对哈尔滨略微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她是一座充满着异域风情的城市。无论是白鸽萦绕的索菲亚教堂,还是浪漫又不失人情味的中央大街,无论是红肠还是大列巴,都是哈尔滨异国风情的完美诠释。不过除了植根于历史的建筑和美食之外,在她的现代化建设中也不断融入着优雅和异域的元素。
回家的第二天,万里晴空,我沿着音乐公园徒步。新建的音乐厅是一个多面体建筑,酷似一个巨大的八音盒,大音符雕塑随意躺在新绿的草地上,象征着音乐也是这座城市的灵魂之一。
不同于上海或是香港的双层旅游巴士,哈尔滨的旅游巴士只是普通的公交车。街边的站牌也没有电子化,看上去已经有些年月,但正是折损了站牌的这段岁月温柔了这座城市。
或许是因为工作日的关系,街上行人很少,完全不同于中心地段车水马龙的景象,道路显得空旷异常。绿灯的时候,我甚至站在路中央拍了照片。宽敞的马路,两旁绿树成荫,欧式的路灯不仅在夜晚会照亮人们回家的路,就连白天也装点着这座城市。
这次回家最大的感触就是哈尔滨真的一直在发展,她越来越变成我喜欢的样子。我希望我也可以像她一样,一直在改变的路上,成为更好的自己。我很想用相机记录下她的改变,她所有的美丽。然后我突然想到,在我将她的美丽展现在镜头下的时候,会不会我也出现在别人的镜头里呢?
人生的前二十年在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城市生活,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出门闯荡看更大的世界才不辜负青春年华。离开以后终于明白有一种滋味叫锅包肉,有一种文化叫中央大街,有一种优雅叫索菲亚教堂,有一种情怀叫老道外。一座城市之所以让人感到温暖,一定是因为那里的人温暖过你的心。
哈尔滨,这里藏着爸妈带我去松花江看冰灯的回忆,有和朋友一起在操场奔跑的自由,有无忧无虑的童年,也见证了我为梦想努力的日子。出门在外,故乡会成为每个人心底的念想,如果有缘,我想带你一起回到那个用冰雪温暖人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