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至少有一次无知无畏的机会。
当一个人懂得越多,那么顾虑就越多,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吧。例如,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孩子可以在大家都在安静地看电影的时候大声的对妈妈讲,我要撒尿。这时你作为他的妈妈先是一愣,然后起身向旁边的朋友说声不好意思。小孩并不会想到自己要小声一点,不能影响到别人。这就是人的天性,要做什么就把自己的需求马上讲出来,然后达要想要的结果。我称这种行为就叫作无知无畏。是啊,自从我们从学校踏入社会以来,怎个的思维模式就发生了改变,之前的壮志雄心都不见了。朋友经常见面聊天就说,哎呀,我这些年的雄心都给时间慢慢地磨掉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出路在何方等等这一类的话。是啊,有时候我也有这种感觉。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子的情况了,我有时候经常思考这个问题。发现了其中的本质原因,那就是缺少无知无畏的这种精神,这种人缺少的就是这种敢想敢做的精神。从学校走入社会,要找工作吧,人家一看你的简历,不行啊,你没有工作经验啊,那么你得赶紧的去实习两年。好吧,你就去某公司实习两年,两年之后自己发现与这个行业里面的精英有很大的差别,因为自己懂得更多了嘛。那怎么办了?如果是觉得目前的薪水低了,那就用这两年的工作经验再换一份工作,然后继续学呗。直到有一天,你觉得你在一家公司里面,有一些人不如你,但是人家的薪水比你拿得多,职位比你高。这时你心里就有一点不平衡,你说你要辞职,不干了。可是你的老板会用各种方法来把你留下来,你也想到你毕竟不是行业里面最牛的那种人,你最后还是没有走成,又留下了,然后又在这种不平衡中过日子。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我觉得核心答案应该是: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我们的一切顾虑都是建立在安全感的基础之上,之所以顾虑,就是害怕失去。固定的生活方式能给我们一种舒适感,在舒适区呆久了,人会变得麻木,甚至会忘了初心。有时你内心的不安全感和无经验,会引领你去迎合别人的期望,标准或价值。但是你要知道,你也可以利用这种无经验去开拓你自己的路,一条摆脱了“事情本该如此”的路,一条独特的路。起航吧,我的朋友,让我们无知无畏一回!
你至少有一次找到生命意义的机会。
干一件事情,我们通常赋予这件事情一个意义,那么这样做起来就特别起劲。那么人活着也是一样,要找到活着的意义。只有找到活着的意义,那么整个人生不会漫无目的,不会感到焦虑。上周听吴伯凡老师的演讲,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是关于二战期间地狱集中营的故事。主角是一名医生,是极少数的幸存者之一,600万人犹大人死于集中营。他被带到集中营时,刚下火车有就有提醒他:“进门的时候你要尽自己最大可能的表现出精神抖擞。”他听进去了。到了营房,里面的纳粹军官就座在他们的前面,用一根手指把他们进去的人分成两个队。晚上他就安顿下来了,可是他想了解另外一个队的情况,就向这里面呆得久的人打听了一下,那个人把他带到一个地方指着那个冒着黑烟的烟囱,说那就是。只要进去这个里面的人,你只能表现得精神抖擞,纳粹军官才不会把你烧死,因为你还能给他们干活。
当然,我们今天的生活比战争年代要好得多,至少不用受那样的苦。但是我想说的是支撑我们整个人,生活下去的就是精神意志。在这个世界上让你活不下去的理由有很多,让你活下去的理由永远只有一个。找到自己想干的事情,刻意练习,反复打磨,哪怕途中有再多的困难和挑战,只要心中有一个信仰,就一定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