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4

关于价值总量的问题

2018年高考全国一卷政治部分的第一题,考察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相关变量的关系

本题非常基础,可以说是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必掌握的点,但是在后期又很容易被忽略,关键在于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各个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③和④排除,主要就是最后一个“商品价值总量”,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因为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数量增加,因此二者相乘,商品价值总量不变。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关于价值总量与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参考下图:

例题1:下列示意图反映的是通常情况下价格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其中①②④分别反映的是价格随社会劳动生产率、通货膨胀率、居民收入水平变化的曲线,③反映的是需求量随价格变化的曲线。这些示意图中正确反映价格与相关因素关系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二者成正比。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因此①符合题意,价格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②不符合题意,价格和通货膨胀率成正比。③符合题意,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比。④不符合题意,价格和居民收入水平没有必然的关系。本题选择C。

例题2: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表述与其对应图标信息相符的是

①B 商品需求弹性大,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小

②曲线反映了个别劳动生产率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

③从 A 到 B 点的变化反映了商品价格对商品供给的影响

④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该商品需求量会由 A 点向 B 点移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在①中,B 商品的需求弹性小,需求对价格变动并不敏感;在②中,曲线反应了社会劳动生产率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的价值量不断降低;③④正确,故选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货币产生的原因(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 货币价值形式 结论 货...
    fhhhfssfhh阅读 3,788评论 0 0
  • 你站在这繁华的街上,找不到你该去的方向。 许巍《那一年》 林突然觉得很迷茫。 高中三年就这样过去了,...
    你best的father阅读 799评论 0 0
  • thinkphp5 里没有内置验证码的类库,因此官方给出了一个类库,地址如下:https://github.com...
    一匡阅读 10,177评论 1 1
  • 2017年已经过去88天。看见就是改变的开始,行动才是改变的抵达。 ····黄昏是我一天中视力最差的时候,一眼望去...
    夏欧阅读 3,873评论 0 50
  • 偶遇之随感 早起,穿过小巷吃早餐的路上,偶遇一对母女,妈妈走在前面骂骂咧咧,衣着也蓬头垢面,看上去大约有四岁...
    四季叶阅读 1,67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