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人国的我们,和小人国的孩子们愉快地相处吧
公园里,一位妈妈和两三岁的女儿玩着气球。母女俩把气球抛过来打过去,开心地说笑着。“啪”的一声,气球爆了。一秒钟停顿过后,小女孩的哭声不出意外地爆发出来。妈妈上前安慰了几句,小女孩仍然大哭不止。妈妈失去了耐心,话语里开始带着责备:“不就是一个气球嘛!哭一下得了呗,至于哭这么久吗?”小女孩的哭声没有变弱的趋势,妈妈开始生气地说:“哎呀,哭什么哭,再哭妈妈走了啊!你自己回家,我不管你了!”小女孩瞪大泪眼看了妈妈一眼,哭得更大声了。妈妈更不耐烦了,拽着女儿的胳膊就走:“叫你别哭了还哭!不玩了,回家了!不就一个气球,哭成这样!”
上面这个情景当妈妈的估计都很熟悉,也许今天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明天也会在某个场合看到身边的孩子发生类似的情况。
孩子诞生时的喜悦,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地被吃喝拉撒睡的鸡毛蒜皮、被眼花缭乱的早教班和教育法、被白天上班晚上陪娃的疲惫淹没。每天在我们眼前欢腾不止的孩子开始有了各种“缺点”:爱哭、无理取闹、小气、没礼貌……孩子每一天都问题百出,我们对生活的热情被消耗殆尽,对孩子的爱都产生了怀疑,就差那么一点就要开始怀疑人生了。
所幸,事情是有转机的。你只需要在某一天,孩子又开始“淘气胡闹”的时候,尝试改变一点。把镜头回放,让我们站在小女孩的角度,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妈妈陪我在公园里玩气球。气球好漂亮,它可以飘得高高的,也会轻轻落下来到我手里,我一打它,它又飘走了,真是太好玩了!我和妈妈都很开心。“啪”的一声,气球爆了。我吓了一跳,气球没有了!为什么会这样?!我伤心地哭了。我想要我的气球。妈妈让我不要哭,可是我真的很喜欢那只气球,也想跟妈妈一起玩下去。妈妈不开心了,说不管我了要我自己回家。啊!妈妈不要我了吗?我不会自己回家啊!妈妈要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里吗?好可怕,我哭得更大声了。妈妈生气了,扯着我的胳膊回家,不让我在公园玩了。我好伤心,呜呜呜……
孩子为什么会越哭越厉害?只因为妈妈没有真的“看见”孩子。这位妈妈估计要跳出来反驳:我怎么没看见?我一直陪着她呢!看见她玩得很开心,也看见她哭得很凶! 我很喜爱的杨杰老师在《让孩子心悦诚服》这本书里写到:“如果我们肯放下自己的身段,转换立场,变成孩子,沉浸在他的角色中,感觉会告诉我们,孩子心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就像镜头回放那样,让我们把自己缩小成孩子。对于在小人国里的孩子来说,气球是她当时快乐的全部来源。孩子是全身心投入的,这只气球对她很重要。忽然地失去,孩子也全身心地难过,于是哭了,这是孩子的情绪表达。如果妈妈这时能真正看见孩子的内心,蹲下来搂着孩子,帮孩子表达出情绪,允许孩子因为失去气球而哭泣,孩子会认为妈妈是理解、接纳并且肯定她的,她很快就能让自己从情绪里走出来。然而,妈妈站在大人国里,从心底里认为不值得为一只气球哭泣,所以急于阻止孩子。但孩子的哭声没有停止,妈妈从而产生了挫败感,于是生气恐吓,反而把问题弄得更复杂,孩子的情绪也进一步升级。
吃完晚饭,我站在卫生间门口,让孩子来洗洗油乎乎的小爪子。孩子溜下餐椅后顺手抄起餐桌上的牙签盒玩了起来。我说:“先放下盒子来洗手,一会再玩吧。”孩子没照做,漫不经心地拿着牙签盒一边玩一边往卫生间走。走到卫生间门口,牙签哗啦啦洒了一地。孩子也知道“闯祸”了,呆呆地看着我,眼神带着害怕和不知所措。
我当时有点生气,“不听话吧!让你不要玩了!这下好了,都洒了吧!整天给我添麻烦,又要我收拾!”这句话是多么容易就脱口而出。可想而知,孩子听到妈妈严厉的话语肯定“哇”地就哭出来。然后恶性循环两败俱伤。好在,我看见了“闯祸”的孩子内心已经备受煎熬,他已经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面对一地牙签不知道该怎么办,也害怕妈妈变成生气的怪兽来责骂他。
于是我转念深呼吸,平静地跟孩子说:“哦,牙签洒了一地。”(站在孩子的角度陈述眼前现状)
孩子说:“洒到地上了,不能要了,丢到垃圾桶里吧。”(孩子看到我情绪平和,他也淡定下来,开始的害怕和不知所措已经不见了。)
我说:“好的。”便转身拿了垃圾桶,蹲下来跟孩子一起捡牙签。(我肯定了孩子的办法,蹲下来陪着孩子一起执行。孩子可以感受到来自妈妈的支持。)
孩子很耐心地捡,最后开心地说:“都捡完了!”(孩子负责地愉快地处理完了。)
我问:“怎么能让牙签不再洒出来呢?”孩子想了想说:“嗯,不要打开盖子。”我说:“是呢,不打开盖子牙签就不会洒了。宝宝下次想玩牙签在桌上玩吧,这样洒了不能用了很浪费。”孩子愉快地答应了。(孩子想出了如何避免再出问题的办法。即使下次再发生类似情况,我想他也会自己处理了。)
我事后回想这件小事的整个过程。孩子从慌张不安到淡定愉快地处理后续,这仅仅因为我一句话的语气和态度,整个事件转入良性发展。我进入了小人国,看见了孩子的内心,于是生气的情绪离我而去,让我可以心平气和地跟孩子沟通。这小小的改变,很神奇!
我们每一天都跟孩子生活在一起,却似生活在两个国度里。我们按自己的标准和利益去审视孩子的一切,看不见孩子的真实需求和情绪。我们忘记了当初我们也是从小人国里走出来的,只要经常去小人国里转转,就很容易理解孩子。被理解的感觉有多好?你看孩子的小脸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