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篇 阅读的层次
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阅读艺术: 真正的阅读是,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你什么都没有,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你的头脑会从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理解。
无知的阅读者: 总有一些书呆子读的太广,却读不通。
思考只是主动阅读的一部分一个人还必须运用他的感觉与想象力,一个人必须观察记忆,在看不到的地方运用想象力。
第二章 阅读的层次
第一层次的阅读称之为基础阅读。
第二层次的阅读称之为检视阅读。
第三层次的阅读称之为分析阅读。
第四层次的阅读称之为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是包含在检视阅读中的,而事实上,检视阅读又包含在分析阅读中,分析阅读则包含在主题阅读中。
第三章 层次一——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也可称之为初级阅读,基本阅读或初步阅读。
是指已经摆脱了文盲的状态。基础阅读通常是在小学时完成的。
层次二——检视阅读
阶段一. 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检视阅读,才算是真正进入阅读的层次。
目的:确定该书是否值得去读.
(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
注意副标题、角度、主题、类型。
(2)研究目录页;了解本书基本架构。
(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
评估书涵盖的议题范围、以及所提到的书籍种类与作者等等;作者意图与态度的新方法;
如果你发现列举出来的哪一条词汇很重要,至少要看一下引用的这个词 目的某几页内文,判别出一本书里你认为重要的词汇。
(4)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5)挑几个看来跟主题相关的篇章看一看;
(6)把书打开,随意翻动,念一两段或连续读几页,忌多。
不要忽略最后2~3页及后记
阶段二. 粗浅的阅读
阅读规则: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只注意你能理解的部分,不要为一些没法立即了解的东西而停顿。继续读下去,略过那些不懂的部分,很快你会读到你看得懂的地方。集中精神在这个部分。继续这样读下去。将全书读完、不要被一个看不懂的章节、注解、评论或参考资料阻挠或泄气。
在读第二遍的时候,你对那个地方的了解可能会多一些,但是在那之前,你必须至少将这本书先从头到尾读一遍才行。
阅读速度
依照读物的性质与复杂程度,而让你用不同的速度来读。
不只是要能读得快,还要能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要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速度是恰当的。
每一本书,不论是多么难读的书,在无关紧要的间隙部分就可以读快一点,而一本好书,总会包含一些比较困难,应该慢慢阅读的内容。
逗留与倒退
矫正许多人在阅读时会“逗留”,会“倒退”,因而使他们的速度慢下来的习惯,你可以利用双手训练自己的眼睛,跟着章节段落移动的越来越快,你可以自己做这样的训练:
将大拇指与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用这个“指针”顺着一行一行的字移动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觉的还要快一点。强迫自己的眼睛跟着手部的动作移动。
检视阅读的摘要
在第一次阅读一本难读的书时,不要企图了解每一个字句。
总结:
第一阶段的检视阅读——我们称作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一一帮助阅读者分析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回答的问题。换句话说,有系统略读,就是准备要了解本书的架构。
第二阶段的检视阅读——我们称之为粗浅的阅读一一帮助阅读者在分析阅读中进人第二个阶段。粗浅的阅读,是阅读者想要了解全书内容的第一个必要步骤。
要回答的问题——在检第一,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第二,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第三,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你应该做一下笔记,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