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在我们这个时代,“原生家庭”是一个被用烂了的词汇,自己但凡有哪些行为不当,或者说心理上有什么问题,我们就会不自觉地让“原生家庭”来背锅。我们会为自己找各种理由,是我爸妈对待我的方式让我极度自卑、有着极低的自我评价,是我的爸爸脾气暴躁爱发怒,导致我动不动就爱发火等等。
然而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读到这里时,我是有一点排斥的,因为这与我之前认可的观点产生了冲击,本身我是个相信“创伤”的人,自身也有比较严重的心理创伤。但接着往下看,阿德勒也强调: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生的影响会很大。
你无法选择出生的国家、时代,无法选择你的父母,而这些都对你影响巨大。你或许会心生不满,会羡慕别人的出身,但是事情不能仅止于此,你不能停留在这里,你要有所行动,做出改变,而不是安于现状裹足不前。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要有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决心。
诚然,我们不否认过去对我们的影响,但我们也不能将现在的不幸归结于过去的影响,我们是一个有力量和巨大能量的个体,我们可以选择并努力过成我们想要的生活。不要考虑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这正是阿德勒心理学所倡导的。
二、要有恰如其分的自卑
生活中,没有人不自卑,差别在于有没有把自卑当回事,怎么去看待它。自卑,也要恰如其分才好。自卑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如果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成为努力与成长的催化剂。
我们时常感到自卑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追求优越性,都希望自己是进步的。当你树立了某种理想或者目标,为之努力奋斗之后却没有达成,这个时候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如果没有达成理想,你收到的是鞭策,那么会促使你继续努力,这时候自卑可以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相反,如果一味给自己找各种借口: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便已经超出了自卑感的范畴,他就演变成了一种自卑情节。
要避免陷入自卑情节,拥有恰如其分的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