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一个班里家长和孩子听起来就害怕的名字,一个天天让我闲不下来的孩子,刚接手班级的时候,他一个人坐在教室讲桌旁边,第一次认识他,缘于一张转学通知书,前一天下午,我收到了教务处发的两张转学通知书,其中一张就是轩的。没想到第二天,一早,他告诉我,他妈妈说换老师了,就不转学了。当时的我有些疑惑,据之前了解,转到启阳校区的孩子,一般是因为家离得近,方便接送。毕竟是刚上二年级的孩子,有可能不会表达。这样想着,我拨通了家长的电话,没想到妈妈的说法和他一样,也就是从这通电话中,我似乎明白了,孩子转学的真正原因。
他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讲桌的旁边,哦,默默的,只是初次印象,后来才发现,他就像扔进水里的石头,漾起圈圈涟漪,波及周围同学。
就这样他成了我眼中最受关注的孩子,为了去除他的“特殊化”,我把他的位子调到了同学们中间。“老师,实在不好意思,打扰你了,轩,上课做小动作,打扰我家孩子学习,下课还总是打他,如果情况不严重,就不会给您添乱了,麻烦您给调开吧。”
这样的电话,每隔几天就能收到,而从孩子的口中,听到他名字的次数,就数不胜数了,就是这样的轩,让家长头疼不已,也让我筋疲力尽。经过和家长的多次沟通,他爸爸说:“老师,你用什么办法教育孩子都可以,我们全力配合。”
天知道,我已经尽我所能,试过了所有的办法,收到的效果也只是暂时消停几天。
又到了我的语文课,通常我会让孩子们自己提前做识字卡片,然后,到讲台做小老师,领孩子们认识生字。不经意的一瞥,我发现他竟然做了识字卡片,于是,我不动声色地找了几个踊跃的孩子到讲台做小老师。最后一次机会,我喊起了轩的名字,刚开始,他很错愕,进而,却变得害羞了,站在位子上不敢挪动脚步,反应过来的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地鼓励他,“轩,加油啊!”“轩,你可以的!”“轩,不要害怕。”然后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
他在同学们的热情掌声中,走上了讲台,或许他的发音没有那么标准,他的表情没有那么自然,孩子们却学得很卖力。当他走下讲台,教室里又一次响起掌声。
站在一旁的我,眼睛有些湿润了,我有些语无伦次地和孩子们说,也对轩说,“同学们,你们的友善、宽容感动到我了,轩,你被感动到了吗?”轩,带着羞涩的笑容,努力地点点头。是的,为轩鼓掌的孩子中,有多少是被他的拳头亲吻过的孩子,估计轩已经记不清了,在我的统计里,一个不落。
正是这充满爱的举动,在繁忙的复习中,我很少再听到轩的名字,可爱的孩子们,用善良播种奇迹。这堂课,孩子们带给我更多的思考和人生启迪,或许,改变从未停止,只要掌声为你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