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加缪的散文才恍然发现,原来《局外人》里默尔索的虚无主义困境,加缪在自己的其他作品里悄悄给出了答案:大胆地爱,勇敢地恨,去经历痛苦,去感受悲伤,去过热烈而精彩的一生,别怕千疮百孔、遍体鳞伤,因为那正是生命的意义之所在,那正是幸福之所在。
如今有个感觉在我的脑子里越发强烈:人成年以后,生命的激情便如潮水般,一点点往后退,直到归于零,这个过程就是麻木的过程,以前有位导师跟他的学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成长的唯一趋势就是腐烂,意思大抵如此。
提到麻木,这个词我最早是在鲁迅的文章里看见的,那时候我记得是初一,我始终不太理解什么是麻木,现在,许多年过去了,我上了大学,也满了十八岁,我终于对麻木二字有了一点点理解,所谓麻木,无非是痛苦的神经不再敏感,对微小的快乐也无法提起兴趣……我总觉得,人的死亡不只一次,肉体的死亡是人的最终死亡,精神的死亡才是人的第一次死亡,在许多人那里,后者往往来得更早,那么,精神死亡的标志是什么呢?就是麻木。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那句“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真是对一个人最美好的祝福,因为它精准地表达出了一个几乎所有人都无法不认同的价值观: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年纪,生命的激情,永远都会让人热泪盈眶。
---网友书评分享,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