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问题的先期描述请移步我前面检索机制与平均机制的讨论文章。那么想想看,会不会有第三种分配方式能够同时避免检索机制和平均机制的弊端呢?
首先我们必须声明,我们并不是想找出一个一个人不死的所谓完美的分配方案,因为很明显,那样是违背物理和社会规律的,口粮就那么些,总会有人死去。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让死去的人数量尽量少,同时活下来的人对于分配最满意的方案。
请再看一次那个问题。如果把一个人分得的口粮从高到低排列出来的话,那么很明显,总会有一个数值的人是一定要死的。但是从反方面看,这些人获得资源的愿望反而会比其他人强烈的多。可是请注意,他们想获得的可未必是那八十份口粮里的资源。
第二个制衡点来自于人数和资源的比例。检索机制有个很有趣的地方就是所谓的强者虽然个人获得的高,但是越高的人数越少,在总体资源里面占得比例就越低。反之,获得越少的人数越多,在总资源里占得比例越大。因此,如果按照收入总量所占的比例来作为权重比的话,所谓的强者和弱者实际上会达成一种巧妙地平衡。
第三个制衡点来自于权力。检索机制和平均机制最大的问题就是能够实行和改变方案的人往往完全来自于某一方阶级,例如农民起义军要么完全来自农民,最后往往失败,要么成功之后当家做主,变成另一个统治者(李自成),最终依旧变成了检索机制。同样,所谓的平均机制虽然看似平均,但是有能力实行这种平均机制的人依然是某种意义上的强者,虽然看上去是平均的,然而实际上在权力的分配上依然没能实现平均。这种平均是不正常的,然而由于很多人固有的思维弊端,他们并不能意识到这一点。
还有一个问题便是口粮归属的稳定度问题。检索机制和平均机制另外一个大问题就是口粮在收获的时候往往已经注定了它的归属。不管是检索还是平均,一份资源从获得开始到最后归谁,实际上谁都知道了。这便是这个问题看起来是死局的原因:明白了归属,就没有了动力,就一定会死亡。这方面不妨设想一下极端场景:如果这些资源被放在一个可望不可即的地方,所有人都拿不到,死是一定的了,但是相对的,没人会对分配提出质疑,不是吗?
因此,让我们归结一下已经有的条件,第三种分配方式已经逐渐浮出水面了:
首先,在一百人中随机选出若干人作为监督组。
第二步,一次检索分配,将资源的代表物全部放出,所有人进行自由抢夺。
第三步,二次期望分配,包括监督组在内的所有人写出自己希望获得的口粮数量,交给监督组。
第四步,根据每个人代表物的比重进行统计,乘以他们的期望数量,计算出每一类比重的人最终分配的数量,并由监督组进行分配。监督组分配的多少同样以此计算。
先讲一下这种分配方案会达成的预期结果:首先,根据检索机制,在第一轮分配中一定会有获得的多少产生。之后,在第二轮里,所有人都希望独吞全部资源。那么最终计算时,计算的结果的结果会是什么呢?每人0.8。
看上去跟平均机制没有什么区别,对能力强的人还是不公平对不对?别急,好玩的在后面。第一次80份口粮的分配是这样没错了,但是当第二次80份分配时,跟之前不一样的地方就出现了。强者会不满于这样的投票结果,因此他们会想方设法去通过他们的长处威胁和影响投票结果(你们不投低票,我就让咱们都xxxx),甚至包括贿赂。(是的,你没有看错,我要的就是他们贿赂)造成的后果就是在第二次分配结束后,分配再次出现了不均,强弱再次显现。但是请注意,这个金字塔会比第一次检索分配的金字塔矮许多,更加贴近每个人的能力与收入的黄金比。
然后第三次分配就好玩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干什么的都有,最终的投票也是各有不同。但是计算出来的结果是什么呢?黄金比例上下浮动。这就是最好玩的地方。我们并不拒绝人性中的任何的恶,相反,任何的恶都会成为最终黄金平衡的铺路石。
那么,为什么我敢说这是第三条路呢?这条路又有什么好的地方呢?
首先,资源在没最后分配之前不算你的。这就导致了结果的不确定性,从而消除某些人的抵触情绪。其次,它在宏观上的分配近乎黄金比例,导致所有人实现了巧妙的劳得平衡。第三,它并不是盲目的分出个多少之后一成不变,而是所有人都有能力也有动力改变自己的收入情况,因此会让参与的每一个人都具备主人公的责任感。第四,它会强烈的刺激所有人开拓新资源的动力。既然总体分配的比例浮动不大了,那么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的方法是什么呢?当然是去寻找新资源。所以,这个机制对新资源的欲望是惊人的,生产力的发展也是惊人的。
最后,就是所有的外部势力干涉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但是长久看来,任何形势的干涉最终都会变成这个机制的发展食粮和垫脚石,无论你杀人也好,给钱也罢只要你没有办法一次性灭绝这个机制内的所有人,那么存留下来的人一定会达成一个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