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真实的乡村文学是与历史紧密相连的

文:美芽

编:粒粒

贾导的电影,爱拍小人物。小武、梁子、韩三明,我们总惊呼:怎么那么像身边那个笨拙的大伯、爱出风头的表哥?而十几年前,贾导看侯孝贤导演的电影,他也在惊呼:这电影在台湾拍的,怎么里面的人这么像汾阳的人?“咔嚓”一声,这就连接上了,台湾电影和汾阳生活,其中的相似性把观众电得全身酥麻。

《小武》电影海报

贾导的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也具备着这样的野心,它试图借助四位作家的回忆,去捕捉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的某种连结、某种相似,让我们在共情的汪洋里畅游一番。当然,效果有些差强人意。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电影海报

篇章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原名《一个村庄的文学》,片名取自余华访谈中的一句话,呈现出某种坚韧和诗意,小镇青年们向往理想之地的海域,未来宽广而迷茫。

只可惜,影片结束,浪花不大,翻不起响。本片作为“艺术家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2006年的《东》,2007年的《无用》,前两部分别由画家刘小东、设计师马可的角度表达,本部则由马烽的女儿、贾平凹、余华、梁鸿作为最主要的叙述者,借由作家对社会的敏感性,沿着四个作家早年的生活轨迹、空间去拍摄。

从左到右分别为作家马烽、贾平凹、余华、梁鸿

全片分为十八个章节,四位作家的讲述分布其间,访谈与访谈的间隔用乡土民众的日常镜头来装饰。四位作家回到自己的家乡接受访谈,马烽的时代谈论饥饿,贾平凹的时代谈论政治影响,余华讲述青春,梁鸿回忆童年。四位作家,他们的作品,大多都围绕着村庄的主题。中国城市化的进程,绕不过去村庄,回避不了故乡。

影片中集体劳动的场景

过去的人都有一些时代共性的记忆,比如:战争苦难、政治高压、集体劳动、集体饥饿等,贾导想引导我们关注的,是植根于村庄中的粗粝现实与蓬勃诗意,是流动在历史与未来的情感纽带。

句点

吃饭。吃饭是最基础的生存问题,所以电影从上世纪50年代的生存谈起。

开场的镜头是一群老人在打饭,特写镜头给到他们,他们却对摄影机似看非看,观众可以任意观察每个人的神情。

贾家庄的老人先谈起饥饿年代的野菜三宝,不久后镜头转到贾平凹,他谈起小时候看《红楼梦》,书里大家族吃饭的描写和自己一大家子抢饭吃的情景很相似。

饥饿发慌,感觉上和焦虑很相似。今天的年轻人大多没有饿过肚子,匮乏一词早被重新定义,由此及彼,富足一词也被刷新,过去的人吃饱穿暖就满足,今天不行。二维码刷起,买买买喧嚣,广告牌告诉年轻人:你得买了才幸福。我们像过去村里的人一样,都渴望一种吃饱饭后的闲适感,却发现求而不得。

恋爱。马烽的婚姻是熟人介绍,贾家村的书记也提起马烽过去也总给年轻人拉郎配。老书记访谈时,是一大家子在吃饭,儿孙满堂,高寿有德,是国人理想中的幸福。旧社会的包办婚姻到熟人介绍,再到现在的自由恋爱,这都是要吃饱饭后才能考虑的精神问题。

过去人信息不通,结婚大多靠介绍。劳作多精神出口少,到了年纪就结婚,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贾平凹小时候得偷姑妈家的《红楼梦》看,余华小时候只能看些没头没尾的小说,其实也是精神匮乏的问题。

马烽女儿谈及父亲的婚姻

现代人拥有了太多短暂的精神出口,婚姻率反而下降,又是新的生存问题。游戏、短视频、偶像剧等,男孩的梦,女孩的梦,无尽的遐想,刷着手机,地铁呼啸去,人们在速度里,就被许许多多的梦麻痹了时间,是不太愿意一个人去接近另一个人的孤独。

家庭。梁鸿谈起童年、伤害,想要传递一种真实的情感。她提及母亲过世后父亲再婚,被村民以一种围观看戏的态度嘲弄,隐隐窥见被道德束缚下不堪的舆论氛围。家庭是生存中的避风港,但即使有了家庭,拿起道德这把尺,家里的情感也会被搅得地动山摇,因为谁都可以对别人的家庭任意评论一番。

而梁鸿14岁的儿子,他离村庄太远,使劲想也想不起的方言,对饥饿时代的好奇,他是新的一代,他的故乡在城市,他的家庭当然也被重新诠释。

重量

四位作家用举重若轻的语言勾勒了乡村的痕迹。贾平凹访谈的环境里有书法、古董、戏曲、茶具等,带文人气息,书桌上挂大大的“文门”二字,只有把镜头拉远,才能把完整的对联横批都拍了进去,克制的镜头也在默默地拷问:真文人是否需要如此多身外物来证明?

余华的访谈在路边摊、海边,最为痛快。他的故事里有低谷、高潮、圆满后的平静。如黑天里扑腾的大海浪,呈现出一种对困境的天真和达观的态度,令人欢欣鼓舞。

余华在路边摊接受访问的场景

最后访谈的是梁鸿,她的部分才真正有身处村庄、新旧承接之感,而她的言语和眼泪最能令人感受到负重与挣扎的印记。

这就是我们真实的乡村文学,绝不是单一的浪漫与美感,是与历史、政治紧密相连的厚重,充斥笑声哭声、纯真荒诞的百态,如《蛙》、《阿Q正传》、《河岸》等。

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作为天然的困境,冲破或冲不破的这个过程,都更加复杂,更加动人。动人在于连接某种记忆的相似,无论这份记忆是在哪听到、看到、想到,是否真实,都借由这份相似打开情感。

可惜的是,作家访谈之外的镜头情感浮于表面,缺乏沉浸的诗意。虽然许多美丽的镜头是精心选取了角度、等待了一个个巧妙的时间拍摄出来的。

例如一个场景截取了许多年轻人在车厢里刷手机,配上交响乐,很有一种“贾式”的浪漫感。而在火车站前的场景,是导演蹲守了一夜等来的“各式精壮男子展”,有留杀马特发型,有在认真掏耳朵,他们各有隐秘,似有进一步解读空间,但影像却浅尝辄止。这些漂浮于芸芸众生脸上的镜头只是浮光掠影,并不能与作家访谈形成有效的互动与勾连。

影片中村民读诗的片段

至于片中选取的村民念诗片段,刻意为之的尴尬更是破坏了本该沉淀的情绪。毕竟在一个久无人居的破败房子前挂一件洁白无暇的衬衫,这和生活不太相似,真实的生活在那根晾衣绳上,还该挂着花裙子、大裤衩和几双臭袜子,这才是乡村文学的该有的重量。

END

更多精彩,尽在迷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761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953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998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48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130评论 4 35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4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50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36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510评论 1 29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601评论 2 31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76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47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613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911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91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32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39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