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喝绿茶的一些感悟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现在各地的绿茶都陆陆续续开始上市了,各位爱喝绿茶的茶友或者是想要尝鲜的茶友,相信现在也都收到今年的新绿茶了。

前两天我对于冲泡绿茶又有了一些新的心得体会,打算分享给大家,各位有耐心的话建议看完。

懵懂印象: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山东人,我们那边平常喝的更多的是茉莉花茶和日照绿茶,我对于茉莉花茶的茶叶记忆,是用一个印着牡丹花的白色大瓷壶,浓浓酽酽的闷上一壶,一开盖,茉莉花的香气直冲鼻腔,苦涩中夹杂着茉莉花的味道。

对于绿茶的记忆呢,是那种富光的塑料杯,茶叶放的多多的,恨不能一杯有半杯全是茶叶。

那种塑料杯原来是透明的,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茶垢很深,甚至看不出来塑料杯原来的颜色,至于滋味,小时候没尝过,并不知道。

但总觉得,应该不好喝,杯子黑乎乎的,茶汤也不是绿色的,有点偏褐色。

入行后:

后来毕业了,莫名其妙的就一直从事茶行业了。

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非常流行用盖碗泡茶,冲泡水温80度到90度左右,冲泡出来的绿茶喝起来淡淡的,没有很浓的苦涩味,但也不会有很浓的滋味,淡淡的甜,淡淡的鲜爽,淡淡的汤色,清新且愉悦,像春日里萌发的新芽。

也少不了常用的玻璃杯冲泡。玻璃杯冲泡的时候,分上投法、下投法和中投法。

注水的水温,各位可以酌情斟酌,个人建议90度左右即可。

上投法:

先加水,后放茶叶,适合芽头细嫩毫多的绿茶类,如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等,这样冲泡出来的汤色清澈,不因毫多而浑浊。

下投法:

先放茶叶,后加水,适合茶形较松、嫩度较低的绿茶,如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

中投法:

先注水约占玻璃杯1/3的体积后投放干茶,在加水至七分满左右,适合香气高、茶形紧结的绿茶,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

茶叶在玻璃杯内,缓缓舒展,待杯内水面静止,缓缓飘落像一朵花,整个人喧嚣的心情好像也得到了平复。


也有用碗泡的绿茶,甚至用冰水浸润绿茶等各种冲泡方式,只为喝到一口鲜甜的绿茶。

现在绿茶正好上市,很多茶视频博主都有发,我就不一一在此列举了。

后来,我觉得绿茶至少要用96度的水温,因为水温太低了,香气、滋味是有,但绝对比不上高温沸水冲泡来的直接浓烈。

总的来说,绿茶还是要好喝好看有内涵。

现在:

我最近这段时间,都在茶园里,对绿茶的冲泡又回到了大杯冲泡,沸水,闷上两分钟左右,喝一口,香醇浓烈,绿茶是好是坏,格外直接,方便简洁,于我而言,茶终于从文化、口感的代表又转变成了解渴之物。

当我在茶园头顶太阳,身处30度左右的高温时,采茶也好,种茶也好,时间一久,我渴得厉害。我还考虑什么文化,还规避什么绿茶由于原料不佳,制作工艺欠缺或者后期储存有问题,导致的滋味欠佳,我只愿它的滋味浓烈,给予我鲜明的刺激,让我不要困,够解渴。

因着切身体会,我才理解,茶为什么既可以充当风花雪月的媒介,又可以成为贩夫走卒的饮品。

南风碎碎念:

读完我上述文字的茶友,可能会觉得有些茫然,绿茶到底怎么冲泡。

我想同诸位茶友表达的是,与其烦忧,不如自己亲自感受绿茶每种冲泡方式下的不同,寻找符合自己口味的冲泡方式。

不必去管别人说的以怎样方式冲泡更好喝,只要符合当下自己的需求就好。

喝茶的本质是自己,无论是讲究的品茶还是随意的大杯冲泡,对茶友们来说,找到自己喜爱的“茶口感”才是终极奥义。


随缘更  关注我  了解更多茶知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级理论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培养职业道德的主要途径。 A、努力提高自身技能 ...
    e71c9a8ecc40阅读 4,308评论 0 6
  • 芳华的日记||人在旅途[https://www.jianshu.com/p/47ae31c02363] 那一日,我...
    稚凤清鸣阅读 4,026评论 62 137
  • 工作之余,兴趣使然,爱上喝茶。 犹记得在杭州时,清明时节,沿着九溪烟树踏步上行,不久便来到西湖边山上的龙井村。一个...
    jrglinux阅读 497评论 0 0
  • 文/星辰微光 记得小时候,家里喝的茶是奶奶和妈妈自己手作的绿茶。每年清明,谷雨两个时节,我们便上山采茶,然后奶奶和...
    星辰微光阅读 404评论 3 4
  • 茶艺演示是一门高雅的艺术, 茶艺的美学是: 艺术的美学; 技术的美学; 民族文化的美学; 也是生活的美学; 它体现...
    夏日睡莲阅读 80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