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能让心跳减慢,驱除负面能量,让身心感觉平静而安详。养成每天静坐的习惯对身心健康非常有益处。长久以来,人们都知道保持冷静的重要性,想想在说话或动怒之前,先让自己冷静几秒,可能就可以避免许多失礼或令人感到尴尬的场面发生。不仅如此,当面对压力高涨、忧虑、愤怒、恐惧等不愉快的情绪出现时,通过静坐,可帮助缓和紧张、控制情绪、掌控怒气、瞬间消除脑中的混乱与障碍。在静坐时,体内能量会由下往上在每个脉轮(指分布在人体中的七个能量中枢,分别为头顶、眉间、喉头、胸口中央、肚脐附近、下腹部和尾骨)流动,让全身脉轮对应的部位器官、脉轮能量恢复正常、重现活跃的生命力。
❤️专家们发现,处于静坐中的人,大脑皮质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同时,皮质功能同步化增强、皮质与皮质下神经功能协调统一,使整个机体的指挥系统——大脑的活动稳定而有节律。这种生理上变化的结果使人的精力旺盛,思维的敏捷性、清晰度大大提高,从而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学习能力和工作效率。
❤️静坐疗法的要旨是“静”,每天两次,每次20至30分钟。大致需要两个步骤,一是静坐前准备,二是静坐的方式。
❤️静坐前如有必要,可预先解大小便;宽衣松带,解领扣,松腰带;一定要稳定好情绪,排除一切杂念;尽可能选择空气新鲜、环境比较安静的地方,室内室外均可;在静坐当中如骤然发生巨响,切记不要紧张,尽量保持若无其事的态度。
❤️至于静坐的方式,它要求静坐须有合适的坐凳,坐位的高度与静坐者的小腿同高,大腿要平,小腿要直;端坐自然,头颈正直,下颏微收,腹部微收,胸部微含,背部挺直(但不可用力),两肩下垂,两手分别放置膝盖部,两脚距离与肩齐,平放地上;两眼微闭,意视鼻尖,口唇轻合,舌尖顶上腭(舌尖顶在两个门齿之间的后面牙龈处),以安坐舒适为度,切记要不僵不懈;呼吸采用自然呼吸法,呼吸用鼻,然后逐渐入静,使人由兴奋的思维活跃状态转为平静并逐步达到一种似醉非醉、若有似无的超觉状态。
❤️食物能影响我们的心情。这是因为,我们大脑中的神经传导物质将各种信息传递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目前已经确认的这种传导物质有一百种以上。其中,影响情绪的有肾上腺素、多巴胺、血清素和内啡呔。肾上腺素、内啡呔是传递“幸福”的化学元素;多巴胺也有改善情绪的作用;血清素影响人的满足感,如果血清素含量不足,人就会感到疲倦、情绪低落。因为食物能够提高这些支配愉悦感的神经传导物质的浓度。实验证明,高蛋白可以在人脑里制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高碳水化合物加低蛋白能产生血清素。
❤️德国的科学家观测到,人的喜怒哀乐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食物能够使人快乐、安定,有的食物则可使人焦虑、愤怒、悲伤、不满、恐惧、狂躁。因此可以说,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吃是一种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