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相信此刻我们要说拜拜,明天我们会再见......”
无意间,听见了小虎队的《再见》,接着,一发不可收拾,从《爱》一直听到《一路顺风》,听得眼泪都快下来了。
小虎队的歌儿,是专属于那个年代的,属于青春的歌儿,那时候我们都还年轻,懵懂的没有半点瑕疵,那是一个穿着格子衬衫的年代,骑着自行车,徜徉在黄昏的108国道上,不知道走了多远,一群人,被音乐所感动着。
2.
那也是个用磁带和广播听歌的年代,小伙伴们还不知道MP3长什么样,每个人都拥有一部简易的随身听或者小广播,美其名曰为了学英语,实际呢,多数听了歌儿,没办法,那个年代的精神生活太匮乏了,网络还没来得及普及,青春的柯尔蒙却已然在身体内肆虐着,音乐成了一种情感的寄托,我们狂舞着那个时候,肆无忌惮的呐喊,那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那时候大家都很穷,但很开心,每个人都舍不得吃,将剩下来的钱去买盗版磁带(那个年代的农村人鲜有版权意识),我记得最便宜的盗版磁带1块钱一盘,大家反复的听,听完以后就借给其他小伙伴,甚至听到一首好听的歌儿,因为在市面上还买不到,就自己在广播上录,那时候对音乐的热情有点如饥似渴,甚至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紧张的初三阶段,大家每天晚上都会专门抽出时间听一下本地的音乐台,直至深夜广播里已经发出呲呲的停播声才开始学习。
3.
即使是每天为音乐所着迷,小伙伴们还是集体考上了本市的一所省重点高中,从那时起,我便坚信快乐学习才是一条光明大道,因为我们就是这种方法的践行者。
高一,水木年华的歌很流行,因为水木年华是清华的,正好我们学校的校训又与清华相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听着就很有气魄感,那首《一生有你》在我们内心的小世界里迪荡了很长时间,尤其是在那个炎热的八月,每天军训的小伙伴们在一整天的烈日炙晒后,尽管身体是疲惫的,一碗冰镇桂花醪糟下肚,走在回家的路上,听着这首歌儿,有一种强烈的共鸣感 。
那时候,我常常骑自行车往返于家和学校,一个小时车程,路上无聊,一边听歌,一边唱,那种拥抱自然的感觉是一种酣畅淋漓,从周杰伦的《借口》唱到李圣杰的《痴心绝对》,甚至,还会吼几句秦腔,那种情怀的释放,是无与伦比的,那是属于青春的歌。
4.
“在这冷漠的城市里,感动与被感动,已经是鲜少的极品。人们冷漠的交往,冷漠的衣食住行。冷漠的封闭自我。终于有一天,在街凉如水的夜空下走失了情感最为动人的天空......”
每一个人在听到这句诵读的时候,就会想起张楠老师熟悉并动听的声音。
还记得FM90.9兆赫吗,还记得《心情驿站》吗? 整整四年,多少个感人的青春故事,多少首美丽动听的音乐,把我们的青春带出了蛮荒,走进了一种新的天地。
后来的后来,时过境迁,大家伴随着大学,以及后来的毕业,我们都已经步入了社会,有时候经常会有一种恍惚感,仿佛青春微笑着向着我们招手,可我们却不能触手可及,仿佛就在昨天,仿佛就在一刻钟之前,可当梦醒的时候,却发现已经很遥远了 ......!
青春是不朽的,如果无处安放,那就在心里挖个坑,把它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