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句话和家庭教育并没什么关系,但其实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古至今家庭教育都有所体现,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岳飞—岳母刺字》《诸葛亮—诫子训》《寇准—寇母教子》等等一些经典传奇故事。
岳飞,出身于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一个世代“以犁田为业”的贫困农民家庭;他死时年仅39岁。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24岁从军后,即征战沙场,直至被诬陷致死。
他幼年时便知道以劳动顾家,一边还要读书。史传中称他“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在岳飞的成长过程中,母亲姚氏起了重要作用。姚氏是岳飞的生母,又是他的启蒙老师。他曾说:“臣孤贱之迹,幼失所怙,鞠育训导,皆自臣母。” 岳飞从军以后,仍“刻意于学,涉猎经史”,“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书生”。岳飞成长于下层社会环境,青年时期不可能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但由于他自幼勤勉好学,加上母亲的教导,使之对传统思想、文化感受颇深,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素质。
据史书记载,岳飞“天性至孝”,侍奉母亲姚氏的孝心达到极致,礼仪上尽量做到尽善尽美。从军后,仍坚持以孝为本。家乡沦陷后,曾连续十八次派人访寻母亲,终于将母亲接到南方。即使军务繁忙,岳飞也尽量做到早晚探视母亲,并亲自为她“尝药进饵”,检查衣服、器用的干湿冷热,“语咳行履未尝有声”。遇到出师,必定严饬家人,对母亲细心侍养。同时,他也把忠孝思想运用到军旅之中,其军队“将和士锐,人怀忠孝,皆非训养所致”,“岳家军”便由此而来。岳飞能够奉母命“精忠报国”,矢志不渝,也体现出他爱母之“所爱”,而“不违其志”也。
正是因为岳飞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之深,所以其正统观念根深蒂固。他强调要建立功业,流芳百世。在国家危难之际,他甚至把功名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为国尽忠,不惜献出生命。岳飞处处“以国家为念”,甚至秦脍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他时,仍然笑对苍穹,悲壮慨叹:“皇天后土,可表此心。”表现出岳飞为国尽忠而“君子不咎”的坦荡胸怀和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由此可看出,其母亲对他的影响何其深远,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一些行为方式会深深影响到孩子的未来发展。也许你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行为习惯,就会被孩子模仿和学习。古语中:“言传身教”就是指家长的言语与行为对孩子的影响。
再如诸葛亮,他的名句“志当存高远”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说过,一些爱玩游戏的小朋友应该更加清楚了,游戏中的英雄诸葛亮更是经常会说这句话。
“志当存高远”出自《诸葛亮集·诫外甥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还有一篇文章,名为《诫子书》,也称《诫子训》。这篇文章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全文短短八十六字,阐述了敬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诸葛亮写此书,以古代贤者所应具有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素质要求谆谆告诫他的儿子。他以政治家的胸襟和眼光,结合切身经验,要求子孙从修身养德做起,励志勤学,为将来报效国家、建功立业做好准备。诸葛亮在信中指出,“淡泊”、“宁静”是陶冶高尚情操、树立远大志向的前提。他还阐明了学习与成才的关系,肯定了才能和学业是通过后天学习得到的。诸葛亮还突出强调了“淫慢”与“险躁”是养性励志的大敌,从而更加肯定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最后,诸葛亮特别告诫子孙不要蹉跎岁月,虚度年华,要努力“接世”,经世致用,否则会老大徒伤悲,后悔莫及。诸葛亮在这封家信中的话,都是从人生经历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至今仍具有非常积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被许多人视为座右铭。
在这篇《诫子书》中,有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有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有超脱的力量:“非澹泊无以明志”;有好学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有励志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有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治性”;有惜时的力量:“年与时驰,意与岁去”;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人。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些话语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诸葛裔孙们宁静务实,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明清两代,诸葛村出进士5人,举人11人,官吏50多人。其中,仅正七品以上的官员就有知县13人,京官及州府道官员10人,《兰溪县志》上列传的有16人,列入人物传略的23人。他们继承先祖遗风,公而明察,廉而生威,勤于职守,廉于自律,不受不污,甘守清贫,留下难得的官声和政绩,赢得了后人的景仰和赞颂。从历史资料中得到考证,诸葛后裔中没有出现过一名贪官;近30多年来,村中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
这篇诸葛亮晚年写给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不光是诸葛氏家训,也是中国传统家规中的瑰宝。更是给后人以深刻的教育启迪,同样的也侧面说明了教育的先行者是父母,父母的启蒙教育会改变孩子对后期学习的态度。很多孩子在学校不听话,不认真听讲,学习成绩也不好,这不是因为他们学习能力差。而是在孩子心里,没有学习的概念,他们觉得学习可有可无,加上没有家长正确的引导,导致孩子一学习就抗拒,久而久之就就不想学习了。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致基础没有打好,跟不上学习进度,逐渐的学习成绩就越来越差了。家长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兴趣,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循循善诱,用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去诱导孩子养成学习的习惯。比如孩子喜欢的玩具,再给他买之前,需要告诉他,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就要付出别人所需要的。等价交换,才能带动孩子学习的欲望。
这最后一位——寇准,我相信,我只说名字,不说他的事迹,大多数人可能已经想不起来他是谁了。因为现阶段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维的改变,七十到九十年代的人在学习阶段主要学习的内容是还是以数理化为主,老话说的好:“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00后的孩子主要以科学实践和近代史为主,没有正儿八经的学习历史学的可能,不太记得住这位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也是情理之中。
从古至今,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是最为深刻的。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都侧面反映了我国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传承下来的美德,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多迂腐的封建迷信思想需要摒弃。其中就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三从四德的教育理念,这些是历史教育路上的歧路,是不推荐,不推广的。人人生而平等,不能因为其存在的价值而定论其是否重要。
近期,我看到一个抖音短视频,大概内容是说彩礼的,很多网友评论:彩礼是旧思想的毒瘤,不应该留存下来。我相信,这是作为男同胞们统一的心声,谁也不想结个婚还得背三代的债,特别是那种几十上百万的彩礼钱,真心是高的离谱。但是转念一想,作为女方家的父母,当然是希望自己的女儿嫁过去能过得更好,不用受夫家人欺负。那么问题来了,彩礼跟家庭教育有关系嘛?答案是肯定的。
历史性,成就现在的必然性。什么意思呢,老一代人的思想,女人就应该三从四德,相夫教子,不应该抛头露面,认为这样的女人是对家庭的不忠。所以,对于女儿外嫁才有了三书四聘,也就是现在的彩礼。其中有一个钱是娘家给的,压箱底的钱,也就是嫁妆钱。老一辈的应该都知道,既然要相夫教子,丈夫都出去奋斗事业了。我们女人总不能在家饿死吧,旧社会交通又不发达,丈夫外出赚的钱再带回来就极其不方便,就会导致家里的女人没钱养家糊口的情况发生,而这个时候嫁妆钱和压箱底的钱就派上用场了。这就是彩礼钱的作用,是娘家就给女儿的一部分生活钱,让她在婆家过得不那么辛苦。现在的父母会将这个钱交给子女买房使用。这个时候就会有人站出来说了,我丈母娘收了我彩礼就没给一分钱出来,全给拿走了。这种情况因人而异,不排除有重男轻女,就是为了卖女儿把钱留给儿子的情况。
所以说,一个家庭的原生态是怎样,就会导致事情发展的走向会怎样。常攀比的家庭,你们会发现,往往他们的子女同样爱攀比,越是这样家里越没钱。反而是节俭的家庭,教育的子女同样节俭,他们的重心反而是怎样改变家庭的现状,脱离贫苦节俭的家庭。
下面说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吧,我问下,如果,你是个亿万富翁,你是将钱给你子女还是外人呢?我想在子女孝顺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肯定是给子女吧。这就对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有钱人会越来越有钱,他们会正面积极地去培养他们的子女,哪怕他们自己不懂,他们会请人,请老师,去教,去培养;他们会把重心放在子女的发展上面,同时他们往往会团结起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潮汕商会、潮汕帮,他们会团结自己的亲朋好友,慢慢的也就变成了家族。而家族的培养方式往往是因人而异,他们是从各种领域出发,培养自己的接班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房地产大亨的儿子居然不是子承父业继续做房地产,而是做起了新兴产业。因为他们会培养子女的眼界,接触的人群不同,眼睛观察事物的方向就不同。比如:我们普通人面对一个苹果考虑的是好不好吃,而介于普通人之上的有钱人他们会考虑这苹果要怎么吃,在更高层次的他们会考虑这苹果对于我能产生什么利益,我能用它换取什么,这是格局,也是概念。
所以,家庭教育不是闭门造车。我知道很多家长对于教育孩子都很迷茫,没有方向,每天要早八晚五的上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想躺着,刷刷手机,看看电视放松下一整天的疲惫。再花时间在孩子上就会很烦躁,没耐心。特别是对于一些你觉得很简单的题目,你的孩子不会做的时候,你就会控制不住情绪,对孩子喊打喊骂,这是不对的。孩子的情绪是根据你来的,如果你在家对孩子没耐心,被忽视,甚至打骂他,那你的孩子就彻底完了。
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被忽略、被冷落、被暴力对待,他们的性格会有两个极端。第一种是会变得极度孤僻,他会不跟你交流,甚至,在学习过程中躲避家长。比如撒谎说在学校写完了作业,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离家出走,比如整天待在房间玩手机,比如说话做事唯唯诺诺,甚至在学校被霸凌……这不是你的孩子内向,我希望各位家长要清楚,这不是你孩子性格老实、内向,这是孤僻,是自闭,这样的孩子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死亡,甚至步入社会也不清楚怎么跟别人交流。你可能会觉得是孩子自己不争气,我已经很努力的地在教育他了,殊不知这是无效教育。
第二种就是性格乖张,甚至是心理疾病。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一个大学生,他的名字叫“马加爵”,是不是勾起了某些小伙伴的回忆。没错,就是他,大学宿舍连续杀人案的一名大学生。
马加爵生活在广西宾阳县宾州镇的马二村,这是个贫穷的村子,1981年5月马加爵就出生在这里。马加爵的家庭,在穷乡僻壤的村子里比起来也算穷。加上父母长期工作,对马加爵的生活教育都比较忽视,认为他生来性格就内向,家庭贫困更让他难以合群,农村小孩有的玩具,马加爵都没有,这让他和小伙伴越来越疏离。从上小学开始,马加爵上学放学基本都是独来独往,回到家他就一个人闷头看书,很少出去和其他小孩玩耍。马加爵父母看到这种情况倒觉得放心,认为只要儿子爱学习,成长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上中学后,马加爵在学校食堂吃饭,他每顿都吃最便宜的菜,一套衣服他至少要穿三年。这种境遇进一步加重了他的自卑心理。穷人家有家庭的温馨,也能很大程度化解贫穷带来的精神压力。可是往往贫穷会成为家庭温馨的天敌,“贫贱夫妻百事哀”,贫贱最能榨干温馨的源泉,马加爵的父母总是在贫穷的困扰中争吵不休。这种家庭环境对马加爵造成的心理伤害,他的父母浑然不觉,还把他异于同龄人的沉默,当成是少年老成的优点。
马加爵父母的看法有根有据。马加爵不合群让他更专注于学习,高中他考进了广西的16所重点高中之一的宾阳中学。马加爵的父母对他更放心了,全然不了解他在高中面临剧增的心理压力。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虽然小学和初中马加爵也有家境不如人的对比,可是上高中后,城里的孩子一多,这种对比就加倍强烈,已经到了让马加爵感到绝望的程度。考上重点高中,本来给马加爵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动力,他的努力让他拿到过“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二等奖”,还被评上过“省三好学生”。可是在家庭条件的对比中,马加爵渐渐断绝了和同学的往来,不如别人的感觉让他心灰意冷,丧失了学习的动力,成绩开始出现断崖式下滑。
马加爵也在寻找精神出路。他1999年11月突然从学校消失,直到警察打电话到学校,学校才知道他一个人徒步去了五十公里以外的贵港市。马加爵一到贵港市,就因深夜流落街头被巡警带到派出所。回到学校后,老师轻言细语和马加爵交流,生怕刺激到他。学校老师都以为马加爵独自出走是要去自杀,因为他高二过后就一直给人很压抑的感觉。哪知马加爵这次出走,却给他的老师带来了一个惊喜。“我去贵港只是想看看海,我长这么大还没有看过海。”马加爵这样解释他离校出走的原因。
或许大海让马加爵开阔了心胸,回校后他的学习热情又燃烧起来。虽然这时离高考只有半年的时间,马加爵却后来居上,用剩下不多的时间发奋学习,在高考中考出了全班第四的好成绩。当时大学扩招还远远没有到本科生滥市的程度,而且马加爵的成绩还达到了985的录取线,这让他成了村子里用来教育学生的别人家孩子。他的父母都感到脸上有光,更不会注意到他心理存在的问题。
在选校的问题上,马加爵的父亲主张他上军校,军校不用交学费还有生活费,而且毕业就能安排工作,这对贫困家庭是最好的选择。但最终,马加爵没有去军校,他体谅家庭条件,选了离家近的云南大学,以硬核的成绩被云南大学最好的生物技术专业录取。马加爵的人生迎来了充满希望的转折点,可是家庭贫穷的困境还是煎熬了他将近四年。入学时父亲送他到学校,交给他六千元钱。他知道这几乎是他家所有的家底,从此他再也没有找家里要过钱,以后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靠他勤工俭学赚取。勤工俭学的收入十分微薄,马加爵的大学生活毫无青春浪漫可言。同学的聚会他参加不起,一些同学也会因他的境况,明里暗里排斥他。他也尝试过融入集体,可是长期积压的自卑,让他变得敏感、执拗,这些成了他融入集体难以逾越的障碍。
马加爵杀人过后,他的同学回忆,大学四年他不要说谈恋爱,和女生都没什么接触。大二他用打工积蓄和借来的1600元钱,才买来一台二手电脑。买了电脑后马加爵一贫如洗,为还债他时常连饭都吃不饱。上完课,他饥肠辘辘,完全没有力气,只能一个人躺在床上睡觉。马加爵大学四年,只有一个同学被他当成朋友。这个同学叫邵瑞杰,和他一样来自广西农村,家庭状况也比较贫寒,又是他的室友。马加爵唯有和邵瑞杰相处,感觉能找到共同语言,且没什么压力。谁曾想,就是这个马加爵认为的唯一朋友,却成了他走上不归路的诱因。
这两种性格都是因为家长不注重家庭教育导致的,家境贫寒不是孩子教育的绊脚石。在难的家庭也是能出状元的,只是我们要怎么去教育的问题,不要在固有的思想中去猜测孩子的心理,哪怕是在忙也要抽出时间来与孩子交流,和孩子分享,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孩子的成就,不是家长去逼迫的,哪怕就是房地产大亨的孩子,也不一定就非要继承房地产事业,开阔思维很重要。
近期出了一部名叫《抓娃娃》的电影,我相信大部分小伙伴都看了,那来简单的分析下,为什么剧中的沈腾明明给他孩子规划了一条康庄大道,但是孩子反而恐惧呢?因为孩子也是有感情的,他不是小猫小狗,虽然开放了二胎,但千万不能因为一胎号练废了,就着重把压力放在二胎上。孩子的道路我们只能作为引导,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的原因是什么,培养孩子的正确观,而不是压迫孩子按照家长规划好的路线去走。人就这一辈子,一定要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有时候,家长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做得一些决定一些选择,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玫瑰的故事》里有一段刘亦菲与她女儿交流片段,说的特别好。当小初看到玫瑰在创作艺术作品时,就羡慕地说:“妈,你说我咋就没遗传到你的艺术细胞呢?”玫瑰回答说:“每个人的天赋不一样啊,你不随你爸吗?你看你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多强,你看你做的模型,多棒啊!”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需要父母去发掘,去因材施教,做孩子成长路上的伯乐。一句简单的对话,既增加了女儿的信心,也指出了女儿的优点。
还有小说里的一句经典台词:“过你自己想要的生活,别多想,也别太懂事。人这一辈子说白了也就几十年,只要开心的时候比难受的时候多,那你这辈子,值了。”
一个正确的引导,可能比你对孩子说一百句道理都有用,作为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给孩子一个欢乐祥和的生活环境,这比给孩子再多的物质都要来的实在。
今天的简书就更到这里啦,字太多看得眼睛疼的话,大家不妨去看看文中提到的电影和电视剧,值得一看*^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