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蒋勋老师的《孤独六讲》,讲到孤独,深有体会。身愈处喧嚣,心愈觉隔离。孤独并不包含贬义,在我看来。很多时候它已成为自已身心依托的一种方式。有着淡淡的欢愉。
日子变得越来越清淡,淡到自己都觉得寡然无味。丢失了许多小喜好,例如唱歌,自说自语,思念都不知何处,对任何事不再执着沉迷。
与世事人群疏离隔阂的习性愈加明显。小时候记得长辈教导要多与人交谈,见面问好寒暄,是起码的礼貌,努力这么多年,逐渐由小辈开始升至长辈行列,这个恶习依旧没有改变,不善言谈,不主动交流,自我来去匆匆,私底下肯定没少挨别人的舌头。前段时间看到网上有介绍脸盲症,心下恍然,不愿打招呼的原因是自已总记不住对面是谁而无从交流,原来是患有脸盲症,怪不得,真真是给自已找了个台阶下,也就原谅了自己,别人原不原谅也没什么必要了。
减少聚会,并非刻意,而是渐渐少了兴致。除非不得已亦不上街购物,抽离喧嚣繁华的热闹,置身其中会感觉心累。没有任何可以自娱自乐的技能,比如书法绘画乐器和运动,这些年月竟然混然不觉荒废至此,想想自己真是一个无趣的人。
爱与被爱逐渐隐退,不是不再爱不再需索,而是减了份量,做为生的一部分而非从前信注的全部。对未来的一切不含奢望,平淡而来便平淡接受,拥有什么已经感觉并确信不重要。成长,是一段没有固定距离的路,长短不一,我的路有些长,长至今日才觉抵达。
身边,已是风清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