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主要参考于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
正在元老院为派往西班牙的人选焦头烂额时,一个年轻人推开了元老院的大门。
公元前218年,当年的执政官科尔涅利乌斯未能阻止汉尼拔横渡罗纳河,于是把军队交给弟弟前往西班牙,而自己返回意大利,等候从阿尔卑斯山下来的汉尼拔。在汉尼拔与罗马的第一次交锋,即提契诺战役中,科尔涅利乌斯身负重伤,被一位年轻的士兵救出。在《读罗马人的故事(7)》中曾介绍到,提契诺战役中,汉尼拔遗憾的不该是执政官科尔涅利乌斯的逃脱,而更应是救他的那位年轻士兵。
因为这位年轻的士兵正是执政官科尔涅利乌斯的儿子,普布利乌斯·科尔涅利乌斯·西庇阿,一位注定与汉尼拔绑定在历史长卷中的重要角色。
此时,站在门外的这位仅24岁的年轻人,在年已64岁的费边和59岁的马尔凯鲁斯眼里,与未成年无异,而当他主动请缨西班牙战线,接替死在西班牙的父亲之时,元老院几乎无人当真。
迄今为止,前线指挥官的职位都是由执政官或法务官担任,这两个官职的资格年龄都在40岁以上。来看看此时西庇阿的履历,职务只担任过按察官,战役也只参加过提契诺战役和坎尼会战。然而各项条件都不占优的西庇阿,优势却在于其有着良好的群众支持,实际上,当年担任按察官一职时,他离要求的年龄也相差7岁。
公元前210年,跨越了15岁的年龄之差,西庇阿获得了按理必须40岁以上才能担任的指挥官一职。当时的罗马已很难再挑到其他指挥官,元老院无奈之下,终于还是给了西庇阿这次机会,而这个决定也直接左右了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走向。
卡塔赫纳沦陷
西庇阿下船来到了塔拉戈纳,这里是罗马在西班牙的营地,前来迎接的是八年艰苦战斗中幸存的士兵,他们曾经的指挥官正是西庇阿的父亲和叔叔。西庇阿将大家召集,用温情的演说很快消除了士兵心中失败的阴影,年轻的西庇阿相貌堂堂,更是拥有着出色的公众魅力,纵使后来他变成秃头后,也依然如此。
这年冬天,西庇阿全心致力于情报收集。此时在西班牙境内,迦太基军队主要分为三支,一支是由汉尼拔二弟哈斯德鲁鲍尔率领,一支由汉尼拔小弟马可尼率领,剩下一支由吉斯戈率领。每支军队2.5万人上下,合计超过7万人。西庇阿这边,除了自己带过来的军队,加上前一年克劳狄乌斯·尼禄留下的士兵,共计2.8万人。若一对一,尚势均力敌,若迦太基方面合三为一,罗马自然寡不敌众。不过,西庇阿注意到了一点,那就是迦太基的三只军队并非驻扎在一起,而是各居一方,分别在维克拉、伊利帕和加的斯,相互距离均达10天行程,西庇阿以此制定了西班牙第一战的计划。
从塔拉戈纳到卡塔赫纳通常需要20天时间,但经过一番急行军,西庇阿7天便到达了卡塔赫纳的城墙前,也直到此时,士兵们才恍然知道总指挥官的计划内容。因为卡塔赫纳并不是一般的城市,没有人,包括迦太基将领们,会意识到刚来西班牙的西庇阿竟会选择这里。
这个卡塔赫纳就是当年的“新迦太基城”,汉尼拔的父亲在西班牙创建基业后建造,汉尼拔从19岁开始直到进攻意大利,曾在这度过了10年的时光,卡塔赫纳可算作汉尼拔家族的老家所在地,同时,它也是迦太基在西班牙的总根据地,这源于其独特的地理优势。
卡塔赫纳三面临海,易守难攻,西庇阿在计划里将北面作为突破口,因为北面是非常广阔的海湾,迦太基人认为此处他们无法逃生,同时敌人也不可能进入,所以防御工事自然最为薄弱。
通常情况下确实如迦太基人所说,但此时的西庇阿占尽天时,当天风向的原因使得海湾内海水深度变得极浅。在东部陆战正酣时,西庇阿带领挑选的2000士兵,从北海湾突袭,这让防守的迦太基士兵始料不及,彻底败下阵。仅一天时间,卡塔赫纳闪击战,圆满结束,迦太基的三只军队甚至还来不及反应。
西庇阿在城内施行了怀柔政策,安抚了当地的居民,并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军事筹备工作,因为这位年轻的将领深知,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马尔凯鲁斯的牛皮糖战术
随着西庇阿的西班牙告捷,直到公元前210年的八年以来,第二次布匿战争的主导权开始移交到罗马这边。
坎尼会战后倒向汉尼拔的南部三大城市中,罗马已经收复了加普亚和锡拉库萨,所以这一年的意大利本土战线中,首要任务就是夺回第三个城市——塔兰托。老将费边承担起对塔兰托的直接进攻,马尔凯鲁斯(曾经收复锡拉库萨,被称为“意大利之剑”)负责缠住汉尼拔,为费边攻取塔兰托争取时间。
公元前209年,进入了塔兰托争夺的关键一年,汉尼拔自然不会放弃塔兰托,春天一到便率军北上,然而汉尼拔没有料到的是,前往塔兰托的这条路,是一条不折不扣的荆棘之路。
马尔凯鲁斯对汉尼拔的游击战其实从前一年就已经开始,这位61岁的“意大利之剑”执著地纠缠着38岁的迦太基对手,他的营帐外飘扬着从不落下的红色短衣,时刻代表着战斗的开始。为配合费边对塔兰托的进攻,马尔凯鲁斯加大了对汉尼拔北上之路的纠缠,通过不断的游击战,汉尼拔只能走一步停一步。
双方交战的结果大部分都是汉尼拔获胜,然而不管胜败与否,第二天一早,汉尼拔都会发现,这位罗马老将的营帐外定将又飘起红色短衣,无奈的汉尼拔仰天长叹。
马尔凯鲁斯的牛皮糖战术,为费边争取了充裕的时间,在汉尼拔终于不耐烦展开了一次大规模会战后,马尔凯鲁斯的脚步终于得到了停歇,然而匆匆赶到塔兰托的汉尼拔,已经无缘这场争夺战,望着城墙里的费边,汉尼拔只能折身离开。现在唯一还在汉尼拔手里的地方,就是长筒靴前端的卡拉布里亚地区,他回到了那里,同时在那里等候他的,是刚到来的卡塔赫纳沦陷的消息。
收复塔兰托和攻陷卡塔赫纳这两大战果,对罗马联盟的巩固起到了很大作用,同时,也意味着汉尼拔的解体罗马联盟战略宣告失败。
不幸的是,在第二年马尔凯鲁斯与汉尼拔的正面会战中,马尔凯鲁斯死于作战前的侦察中。
第五战:维克拉战役 - 正面战
(前四次战役参考《读罗马人的故事(7)》)
再回到西班牙战场,公元前208年,也就是马尔凯鲁斯和汉尼拔正准备进行正面会战的这一年,西庇阿在西班牙也展开了他新一年的行动。
前一年在卡塔赫纳沦陷后,迦太基一直没有任何举动,因为在迦太基,将领在战败后会被处以极刑,这让将领们都变得格外谨慎,所以到第二年春季之时,汉尼拔二弟哈斯德鲁鲍尔仍然在营地等待着小弟马可尼的到来,为确保万无一失,他们决定等到两军会合之时,再向西庇阿进攻。
然而这无疑是给了西庇阿足够的时间反客为主,西庇阿派出海军前往伊比利亚半岛南侧,在这里牵制住马可尼,同时他自己率领全军深入内陆,开始挑战哈斯德鲁鲍尔。
哈斯德鲁鲍尔就在距离卡塔赫纳10日行程的维克拉,一心等待小弟到来的他,迎来的却是西庇阿。哈斯德鲁鲍尔从未怀疑过马可尼的到来,所以他希望尽可能的拖延会战时间,但这样以来,西庇阿便得到了战役的主动权。
在充分做好战略部署后,西庇阿派出了轻装步兵发起佯攻,企图引诱对方主力部队的迎战,哈斯德鲁鲍尔果真上钩,战斗正式打响。正在河这边待命的全体重装步兵和骑兵,即刻如潮涌般渡河,西庇阿指挥右翼,副将雷利乌斯负责左翼,当两支军队到达敌军主力两侧时,乱作一团的迦太基士兵布阵尚未完成,慌乱之中迎来整装进攻的罗马士兵,顿时崩溃,迦太基的最大优势——象群和骑兵团尚未发挥作用就已被击垮,整场战斗非常惨烈,哈斯德鲁鲍尔不得不放弃营地,匆匆逃亡。
这天的维克拉之战中,迦太基方战死8000人,被俘1.2万人,西庇阿方则牺牲甚少。
维拉克之战的失败给迦太基带来了比上一年更大的打击,马可尼和吉斯戈急忙找到哈斯德鲁鲍尔进行了战略讨论。此时,汉尼拔在意大利的被动局势已不容乐观。三个人的讨论结果是,哈斯德鲁鲍尔率领3万精兵前往意大利增援汉尼拔,马可尼和吉斯戈合二为一,对付西庇阿。
哈斯德鲁鲍尔能够成功离开西班牙进入意大利,当然归咎于西庇阿,但当时西庇阿此举的真实意图,现在也只能靠历史学家的推测了,不管怎样,哈斯德鲁鲍尔一路翻越阿尔卑斯山,到达了意大利,得知这个消息的费边,一直到死也不再信任西庇阿。
第六战:梅陶罗战役 - 阻截
再回到意大利本土战线。克劳狄乌斯·尼禄,一直被认为是马尔凯鲁斯手下最优秀的指挥官,当选了公元前207年的执政官,这年,尼禄负责对战汉尼拔的前线战场,另一位执政官李维前往北方里米尼阻止哈斯德鲁鲍尔的南下。
哈斯德鲁鲍尔的阿尔卑斯山之行比当年汉尼拔顺利的多,鉴于汉尼拔的声望,他的二弟不仅一路通行,还收编了不少当地高卢人。不过这一切是汉尼拔没有料到的。为了尽快与二弟会合,也防止罗马会全力阻止他的南下,汉尼拔从意大利南端的卡拉布里亚开始北上。
汉尼拔的北上之行非常缓慢,尼禄好像完美继承了马尔凯鲁斯的牛皮糖战术,对汉尼拔军队一路袭扰。在靠近亚得里亚海的普利亚地区,汉尼拔停下了行军步伐,建了一个坚固营地,准备以静制动,同时,尼禄的营地也建在了附近。这时,尼禄收到了一封信。
这封信出自于哈斯德鲁鲍尔,他在下山后给哥哥写了一封信,告知了自己的行军路线和会合地点,不料信被罗马士兵截获,并送至了尼禄手中。
尼禄当即做了一个违反规定的决定,他准备即刻前往北方的里米尼营地,与那里的执政官李维一同对哈斯德鲁鲍尔进行一次突击。当时按照罗马的规定,没有元老院的同意,执政官是不能擅自离开自己的战区的。尼禄做出这个决定,自然是因为这封至关重要的信件。不过细想一下,尼禄和哈斯德鲁鲍尔并非第一次见面了,当年西庇阿的父亲和叔叔战死西班牙后,元老院紧接着派往西班牙的就是尼禄,结果尼禄刚抵达就被哈斯德鲁鲍尔戏耍了一番。因此,对这个敌人,尼禄有着一点特殊的情感,当然,这决不是尼禄擅离职守的主要原因。
尼禄挑选了体格健壮的6000名步兵和1000名骑兵,开始准备北上,同时,为了不引起汉尼拔的注意,他安排留守的将领不断对汉尼拔进行小规模骚扰。
尼禄以超快的急行军速度抵达了里米尼地区的梅陶罗河,执政官李维的营地就在梅陶罗河南岸,在北岸,是早已驻扎的哈斯德鲁鲍尔营地。哈斯德鲁鲍尔本来想沿亚得里亚海南下,而汉尼拔虽并未得知此消息,但已经在亚得里亚海附近,显然,不管汉尼拔是否收到信,他们兄弟二人必定会很快会合,所以当看到这封信,以勇敢果断著称的尼禄,当即做下了一个极为正确的选择。
哈斯德鲁鲍尔得知尼禄的到来后,改变了预定的行军路线,他准备先进入意大利中部,然后到达意大利南部与汉尼拔会合。罗马军队随即展开了追击,在梅陶罗河口开阔的平原尽头,两军相遇。
尼禄率领他的急行军作为右翼,李维负责左翼,全军4.4万人。迦太基方面,象群作为先锋,全军5.5万人。战斗刚打响,象群便失控乱撞,迦太基士兵不得不亲自解决了大象,接下来战斗主要在中部和左翼展开。
右翼的地形对双方都很不利,被小山阻隔的两军很难交战,如此以来人数较少的罗马军劣势就被逐渐拉大。尼禄当机立断,率领右翼离开战场,绕了一大圈来到了敌方的右翼,这一决策直接决定了战局,迦太基军队被完全包围。绝望的哈斯德鲁鲍尔策马冲入战场,英勇的结束了生命。
战后,尼禄又带着自己的部队迅速回到了自己的营地,从离开到归来,期间14天的时间,汉尼拔毫无察觉,他也没有担心为何弟弟一直杳无音信,因为他认为,这个时候,弟弟应该刚从阿尔卑斯山往下走了。
直到哈斯德鲁鲍尔的头颅被扔进了汉尼拔的营地。
这就是相隔11年后,汉尼拔与弟弟的再次相聚。
当天夜里,汉尼拔离开营地,回到了南部的卡拉布里亚地区。此时刚刚入夏,这一年的作战期尚久,但是,已经40岁的汉尼拔回去后,就再也没有出来。下一年依旧。
第七战:伊利帕战役 - 西庇阿战术
公元前209年,根据地卡塔赫纳沦陷;公元前208年,维克拉战役战败;公元前207年,哈斯德鲁鲍尔在意大利阵亡。
西班牙的迦太基人感到了迫在眉睫的压力,公元前206年来临时,一支由7.4万士兵和31头大象组成的大军,在西班牙南部的伊利帕集结,迦太基准备以此彻底赶走西班牙土地上的罗马人。
此时西庇阿的军队里,加上游说而来的西班牙原住居民士兵,一共有4.8万士兵。在这场人数不占优势的战斗中,西庇阿把握住了两点胜负的关键,一是抢占先机,二是在充分发挥己方优势力量的同时,极大限制住敌方优势力量。
双方的对阵在伊利帕平原上展开,但在布阵结束后,双方并没有发起进攻,太阳西斜后,两军各自回营。迦太基的总指挥官是吉斯戈,对于这场战斗的开局,他似乎有些犹豫,而这正是西庇阿想要看到的。如此往复数日后,迦太基军队出现的时间越来越晚,终于,在日出之前,战场上看不到了迦太基士兵的身影。
这天夜里,西庇阿下令,所有人务必在明日天亮之前吃完早餐、进入作战准备状态。这种抢占先机的战略,汉尼拔之前在特雷比亚战役中也曾使用,那时还是冬季,汉尼拔一大早突然发起进攻,接下来就是饥肠辘辘且毫无布阵的罗马军对战吃饱喝足的汉尼拔军,效果不言而喻。
第二天一早,迦太基士兵还在惺忪就看见战场上密密麻麻的罗马军队,大惊失色,慌乱中来不及吃完早餐便匆忙赶往战场,两军相距800米时,双方同时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罗马的阵型中,位居中央并首发冲锋的是西班牙步兵团,罗马重装步兵团位居两侧,但随着战线的推进,两侧重装步兵突然改为斜向移动,开始攻打敌军最为薄弱的斜侧面。
迦太基的象队,在中箭后狂怒异常,无法受控,也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在象群造成的混乱中,罗马骑兵迅速发起进攻,迦太基这边虽有名扬天下的努米底亚骑兵,但在诸多不利的环境中,黔驴技穷,被罗马骑兵一路强攻。
太阳高升,迦太基军队疲态尽显,只剩最后一小股力量在罗马的包围圈中,逐渐平息。迦太基大败,7.4万的军队只剩下6000人,总指挥官吉斯戈和汉尼拔小弟马可尼向西逃往大西洋海岸,马西尼萨率领的努米底亚骑兵冲破重围,逃往了南部的加的斯。
至此,迦太基在西班牙大势已去,西庇阿完成了超越他父亲和叔叔的功绩,彻底打垮了这里的迦太基人。西庇阿没有继续追击敌军残余,随即便开始了下一步计划,在向元老院送去捷报后,他派人前往了加的斯。
公元前218年,29岁的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开始进攻意大利;公元前206年,29岁的西庇阿,开始将目光转向了西班牙南边的非洲大陆——迦太基的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