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中庸之道,构建信赖社群--常春藤读书会第17次共读实录


时间:2018年1月27日


地点:樊登读书会


内容:《<中庸>洞见》第二章


主持人:郝晓东



上节回顾

君子要想自我实现,不是要去离群隐居不与外界发生关系。人在社会关系中经常会因一味地追随外界而失去自我,但如果要是只关注自我而完全抛开外在世界,仍不能实现了自我。做到孝也好,致良知也好,前提都是成为一个君子。但是成为一个君子是在与外界互动当中,在处理与外界关系当中来实现的。在帮助他人成就他人的过程中成就自我,这就是儒家所说的几个黄金概念之一,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自己站起来,才能使别人站起来;自己抵达,才能使别人抵达。

以教师而言,教师自己在学问上精通才能让学生精通,我们领会才能让学生领会,但反过来说,正是通过使别人站立的过程我们才站立起来,在帮助别人抵达的过程我们才抵达。我们成为一个好的老师才能教出好的学生,但反过来说,也正是在教好学生的过程当中, 我们才成为一个好的老师。否则你所说的立与达,只是自说自话,别人无法判断而失去意义。儒家在处理这些关系时它反对二元对立,而相信万物一体。

以此为基础,中庸将从个人成为君子延伸到建立信赖社群。

第一节 自读分享

王晓娟:我读是读完了,不过读得晕晕乎乎地。

(几个书友也跟着点点头,看来道学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这种,似懂非懂,书不知不觉翻过去了,感觉没有什么卡壳,却也又说不出懂了些什么,晕晕乎乎,却是陈年佳酿一般。那西方偏科学的东西呢,如大块牛肉,吃着爽口,也能增长力气,但在变化气质上却不如一口美酒啊!)

(这里其实晓娟老师需要对“晕乎”感觉做进一步的“清醒”,即具体是哪些文字造成了晕乎,又可以通过挖掘哪些文字来解决晕乎。缺乏文本支持的“读后感”,是无法进入精确的浪漫。)

(谈完感觉后,晓娟老师拎出了自己的收获。)

我主要读到的一点是九经,就是治理国家的那个九项原理,看到中庸当中如何运用九经去建立一个信赖的群体。

(在晓东老师看来,九经确实是这一部分中的实质性内容,但缺少文本支撑概念有些不够充实。 )

孙彩萍:第三章是信赖社群。在他这里头展示的,我们现在说其实就是一个社会。把它翻译成社群,大概是基于当时社会的构成主要是群体性部落。它蕴含有五种关系,包括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这样的社群需要依靠一套机制来运行它,那就是五道三德还有九经。这可以说是中庸中最经典的一篇,也就是最精华的一部分(中庸第17到第20章,尤其是第20内容),而其中重要的思想在“为政在人”(中庸洞见,第59页)。这一思想指出,作为普通民众需要修身,作为君王更需要修德,这其中的连接关键就是五道三德。

而五道三德的基础关系就是孝,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文本中重点谈到了舜的孝。舜身边环绕的是无情的父亲,邪恶的继母和心怀敌意的异父兄弟。舜就是在这种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德行来处理他们的关系,并通过协调这种家庭的内在关系来显示自己的孝心。由于舜为一代传奇式圣王的特殊身份,他的孝就脱离开生物学规则而扩展到孝的社会性,从伦理关系进入到社群准则。

这个孝还不是简单地活着时候供养或去世之后举行丧礼,更重要的是“继父之志”或“述父之事”。作者对此的论述是非常清楚的。孝被扩展到对父亲遗志的继承,那么作为一个君王,文王武王周公就能持续保持对国家的影响。

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不可能去做像尧舜那样的圣王,但是我们都可以做君子,通过孝弟关系不断修身的过程。 圣王超越普通人的地方正是“九经”所在。

(孙老师的理解同样归结到了“九经”,但其依据文本所进行的梳理更具逻辑性,对九经背后义理的论述也更丰富。)

(任老师对九经的理解则另具维度。)

任丽婵:读了中庸之后呢,我确实是打破了没读之前对这个概念的一个误解。之前我个人以为中庸只在诫勉我们个人修身,但事实上它不仅仅止于修身。

(其实我们对于中庸的误解又何止于此,我们固有的陈见成为我们看待世界的滤镜,或美颜,或哈哈,其流愈久,其质愈杂。所以我们才需要重新进入文本,如同进入一个生命体,去理解它真实的内在含义,至少应当是基于我们个人所能达到的全面的真实,而非外界强行的灌输。从打破陈见这一点上来看,任老师确实做到了“来自文本的学习”。)

它(中庸)从修身衍生出了理政。奇特的是……

(奇特一词再现了任老师阅读时深刻地体会,现在分享多少归于了平静,但可以想象当时任老师内心发生的激荡。这种通过阅读文本而对内心造成的激荡,正是自我认知升级的时刻,更是“君子慎独”向外界敞开自我的时刻。)

(到底造成任老师内心“奇特”感觉的是什么呢?)

当我把修身理政看成是两件事的时候呢,它不是中庸所要表达的意思。中庸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人类的修身和自我实现,恰恰囊括处理人际关系,囊括理政,即从政之道在人内心。这样,第二部份”理政“成为第一部分“君子之道”的一个衍生品,也就是说,理好政的关键在于把君子之道做好,而君子之道做好的关键在于要内省要慎独要向内求。那么把所有的这些行为从理政上去体现,也就是把属于个人层面的内省,纳入到与人相处的社会关系当中,就产生出了理政最基本的根基--处理人际关系。

(西方之政处事为主,儒家之政安人为主,人事即政治。)

在所有的人际关系当中起到支撑作用的五个柱子,叫做五伦,而这个五伦之中最核心的又是父子关系,由父子关系衍生出来孝。而这个孝又和我们普通意义上理解的孝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概念。

(任老师再次打破固我,展现了阅读的深度。)

孝,有小孝,有大孝,有诚孝,就是像孙老师刚才说的,修身要归到诚上。

达至诚孝的话,将产生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它把处理父子关系—孝的类似道理推及到了君臣等等其他的一些人际关系处理上。因为人人都会自修自为然后达至诚孝,以孝为基础产生信赖人际关系,从而产生信赖社群。所以,信赖社群最好持续的方式道德说服或者德育伦理教育,这便成为儒家主张仁政的理论基础。再往后便衍生出“九经”等理政方式。

任老师的娓娓论述之后,郭良锁老师接着继续阐述了“孝”。

郭良锁:孝,一般理解为父子之间存在的一种忠诚关系,但同时它还蕴含着对先人中优秀文化价值的续承,要继往开来。

中庸有三道,何为君子—人道

                        信赖社群—地道

                        终极存在—天道

天地人,三道合一,其核心在“君子”,君子的修身在“慎独”。离开了慎独,我们既不能成为智人,又不能成为超人,更不能成为圣人,所以要求我们始终以自觉的意识来观照自我。这样,君子不仅修为自己,进行自我的精神追求,同时包括着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与协调。当内外关系得到协调统一时,信赖社群就产生了。社群的含义为:一群人基于共同的使命、愿望、兴趣、目标等而形成的一个组织,强调群成员的认同感和存在感。我想我们的读书会就应该向着这样的一个方向发展。

(关于中庸,郭老师不仅阅读了本书,而且读了顾随、李石岑等人的讲解,所以郭老师在分享结尾时引用海德格尔的名言“重要的思想家都在谈论同一件事情”,也正说明了中庸的确传递出中华民族的许多重要文化特性。)

在几位老师进行自读体会分享之后,读书会的温度升高了不少,郝老师开始阐释。

郝晓东:读中庸,我觉得有三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读懂中庸写了什么。

杜维明依然是桥梁,中庸才是目的。中庸写了什么,为什么它要这样去说,这是我们学习中庸的基础性条件,不是终极目的。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需要与中庸创生之初的背景结合起来。因为我们今天对儒家的文化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的质疑。比如,对于孝以及由孝延伸出的忠,我们今天就会质疑说这其中没有“平等自由”这样的西方普世价值观。

我们说,正是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中国文明的落后,原因可能就是源于文化创生之初本身包含着一些制约性因素。面对诸多的质疑批评,我们要回到传统文化创生之初,去了解哪些是传统文化的本真的内容,哪些是属于我们的误读。这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梳理,就像刚才诸位老师对孝的分析那样,进而分清楚哪些是要抛弃的,哪些是要继承的,哪些是需要发扬光大的。中庸里面有一句话叫做,述而不作。我们今天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也要去学习述而不作的精神。

作,就是如实的记载,如实的继承,完全不变的继承。述,是要发扬,不仅要去理解先人优秀的文化,同时还要把先人所没有实现的理想把它进一步去实现了,那么这里边必然包含着对先人当时处境的切身理解。今天的处境与先人已经不一样了,所以不能够照搬,但是先人的理想是是限于当时的条件无法去完全实现的,而今天的我们可能拥有比先人更好的条件。这时就需要把先人的理想显现出来。

这就是所谓的“述而不作”。我想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中庸。

(郝老师一直强调立足当下,回到源头,强调通过对原典性文本的理解来指导我们当下所进行的选择,这时借助中庸更是明确了常春藤读书会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述而不作。)

第二个问题,我们为什么选择共读《中庸洞见》?为什么要理解杜维明在说什么?

按照我们大多数人的水平和基础去读中庸,我们是读不懂的。它唠唠叨叨,十分琐碎,既不条理,又不逻辑,都是一些断言式的话语。应该去这样去祭祀,那样去祭先祖,我们搞不清楚它在说什么,毕竟我们今天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就需要理解杜维明,因为杜维明是一种显现,在理解中庸的基础上把它的真理性东西显现出来。他既能够把中庸的语言理解了,还能够把语言背后所传递的东西描述出来,这就是我要说的我们今天的共读要先去理解杜维明在说了什么。杜维明一定也有他的局限性,但是他之所以能称作为中庸解释学当中的一个绕不开的经典,那他必定是把中庸当中的一些东西发掘了出来。我们还没有比他更高,所以需要先理解杜维明在说什么啊,才能够借助它而超越它。

(通过杜维明去理解中庸是郝老师传递的第二层意思。这如同进入一座博物馆,如果没有导游的引领与讲解,偌大一个场馆也不过几下就走完了,而有一位导游在身边的话,参观就趣味盎然起来,很多自己独特的感悟也就此生发。)

第三个层次的意思呢,我们在读中庸,但他的很多东西跟我们今天已经没有关系了,今天的时代与中庸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我们该如何学习中庸,如何去运用中庸呢?

很多时候我们要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但果一个学问不能够融于自身的生命当中,不能够融入自己的生活实践当中,它对于个人就是空的。如果我们把中庸理解为外在于我们的宏观的知识,那只能是说明我们并没有理解中庸。世界上没有无用的学问,只有学不懂或不会用的学问。

(学问就其本身而言是空洞的,甚至有一种倾向,我们学得越多越有可能陷入空谈。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皆不可取,可如何避免学问的空洞呢?那就需要用我们的行动实践为其填充丰厚的内容,再通过不断地行动来反思学问。)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合一应当成为我们学习的真实要义。唯此我们才能通过做学问来豁亮自己的生命,而这种豁亮始终是常春藤读书会对每位参与者致以的深切关怀。我们重视行动实践,但是只有行动仍然不可取,因为我们真正强调的是知行合一,知行不可分为孤立的两件事,不可偏废其中任何一端。那如果无知而行又会导致什么问题呢?)

这几天我在参与几所学校的文化构建和整体的设计。在沟通过程当中就能够体会到,我们的实践工作者对具体的行为非常熟悉,做得也很多,但是我们为什么要举行一个少先队仪式,为什么对老师要鞠躬敬礼,这些我们要求学生去做的行为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精神?事实上,我们对于这些行为背后的精神是缺乏足够领会的,但正是这样的领会才决定了这个行为的意义以及目的,否则的话行为只是一个外在的形式。这样的领会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又需要我们在不断的行动中反复思考。

(无知而行同样会陷入空洞。只有知不过是书架,那只有行呢?细思极恐。知行合一,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学中庸在某种程度也是这样--领会其意义,再不断去积累。因为在一个团队当中也好,在一个家庭当中也好,很多时候做什么固然重要,但是如何去理解更重要。你也许认为你做的对,但这是你的理解,别人未必如此理解。所以就像刚才郭老师解释的那样,一个社群需要具备共同的价值观,可是如何形成共同价值观?那就需要彼此信赖。如果没有信赖,没有共同价值观,只是做事情,理解就不一样;理解不一样,就行而不远啊。

(那怎么就能建立起彼此的信赖呢?)

所以我们说一个学校应当重视文化建设,这就是在构建一个社群。在几千多年前一个文明还非常落后的时代,我们的先人先知就开始构建这样的信任社群。他们的基础和背景其实是很薄弱的,但其中思考所体现的智慧仍然有助于理解我们当下。这是我说的学习中庸的第三层意思。

(郝老师针对中庸的学习进行了what/how/why三方面的指导。如果说中庸是一座巍峨的大山,那么这三个问题就如同三条通往山体内部的隧道,可以帮助我们挖掘出蕴藏在其中的重要宝藏。)

第二节 孝

中庸是如何构建信赖社群并以此影响了中国上千年的政治、文化呢?我们在书中寻求答案。

这一节文本核心阐述孝,对此,郝晓东提出四个问题供大家思考、讨论。

1. 为什么要强调孝?(why)

2. 如何做才算孝?(What)

3. 怎么才能做到孝?(how)

4. 为什么述比作更困难?(difference)

突然只剩下沙沙地翻书声,思维暗涌。

问题1

岳俐霞: 君子要实现其终极意义就不能忽视人际关系,而这个人际关系的基础就是孝。比方说同事关系,夫妻关系,等等都是人际关系,就像一棵大树一样,但孝是这棵大树的根。

郝晓东问道:为什么根是孝而非其它人际关系?

李民:因为它源于人类本能,具有强烈的生物学纽带。

郝晓东继续追问:说到生物学意义,其实比父子关系更天然的是母子关系,为什么不把母子关系当作根?

(这一追问让大家瞬间明白了儒家为什么把孝放到一个如此重要的位置,因为它不仅具备稳定的生物学意义,而且在维护社群稳定,构建彼此信赖等社会意义上极其重要。儒家率先提出来孝,他不是为了单纯的孩子孝敬父母,而更重要的是朝向群体,是以构建群体为目标而不单单是家庭当中的一种个人关系。)

问题2

如何才算孝?

张庆瑞:我觉得对于孝而言,最重要的是继父之事与述父之志。述,不仅包含着继的内容,而且在此基础上,包含对先父先祖理想和志向的继承,把他们未尽之事发扬光大。

郝晓东:这是述内容的一部分,但还不是述完全的表达。

瑞哥继续补充。

张庆瑞:述还包含着担当起对既定遗业加以发扬光大的责任。(p51)

郝晓东:这仍然表达与刚才相同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下面一句话。

瑞哥立刻读出了这句话。

瑞哥:为了担当这种责任,一个人就必须对所继承的遗产的优势和局限性有一种周密的认识。

郝晓东:怎么理解这句话?

瑞哥:它应该带有一种批判性的意识。

郝晓东:为什么要有批判性?如何理解这个“周密的认识“?

瑞哥:这个很难理解的。

郝晓东不断地追问将思考一再深入,利刃挥舞,杂草纷飞,通往真理之路藉此而逐步显现。

王小龙:或许可以借助原文中的这句话来理解。“当孝被理解为继承父亲的遗志甚或续成父亲的事业时,它就不仅包含就对其父亲的存在处境的理解,而且包含着对其理想中自我形象的理解。”

利刃继续挥舞。

郝晓东:谁的自我形象?

王小龙:是父亲的自我形象。他父亲肯定想成为某种人,然后孩子要继承他的父亲,就要朝着他父亲想要成为的那个理想形象继续努力。

郝晓东:什么是“存在处境的理解”?

王小龙:您他父亲当时在那样一个处境当中,肯定有些理想实现了,有些没有。他在继承时就需要去考虑未实现的理想哪些是处境造成的,哪些是父亲没有做到的,是由于个人问题没有做到的。孝就应该继续完成父亲未尽之事。

讨论到这里,所要表达的意思仍然是说哪些事情是父亲要去做并且当时实现了的,又有哪些事是当时没有实现的,需要继续把它发扬光大的。转了一圈又回了原点,思考出现停滞。

这时,郝晓东利刃入鞘,书卷展开。

郝晓东:这里对“存在处境”的理解,还应包含着这样一层意思:有些东西在父亲那个时候做就是对的,因为是符合那个处境的,而今天的处境发生变化,仍然那样做就不一定是对的,就不能再僵化的机械的去那样去做。

那么做与不做,区别的标准是什么?

郝晓东:这里边就涉及到两个领会。第一个领会,就是领会父亲所说的这种“自我形象”,以及他的事业;第二个领会,是对父亲的处境与今天处境之间差别的一个判断。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处境当中把心中所憧憬的那种理想活出来,这就是述。所述比作更难。这里的述,它已经包含这两层领会,一是领会父亲的理想,二是领会父亲的处境与今天的处境。

有了这样的领会,才有下一步的扬弃,那么这种态度其实就是我们今天学习传统文化的态度。

今天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不是让孩子们穿着汉服,打坐在蒲团上,然后人与人见了面去行汉礼,那是在那个处境当中一种理想的显现,但今天的时代处境与过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当时这样的文化是使人自由的,是积极的,而今天处境发生变化,要对之进行扬弃。

我们今天学习中庸也就是要领会中华民族的先人在当时处境中如何让人得以自由的这种精神与智慧,而要把这种本质性的东西要传承下来,就需要思考在今天的处境当中如何让人去得以自由。或者说,儒家文化在当时是用一种什么方式使人得以自我实现,或者说,得以成为一个君子,得以成为一个圣人。而在今天的处境当中,又该如何去使人得以自我实现,成为一个儒家所说的君子。这就是述而不作。

问题4就此得以阐明。

问题3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

郝晓东:这个孝是很灵活的。有的时候继承父亲的遗志,就是孝,但有的时候反对也是孝;结婚要跟父亲商量,是孝,不商量也是孝。面对如此灵活变化的情形,该如何做到孝呢?

郭良锁:对孝的一个重要衡量在于“利他人”,即尽孝要为父辈着想。

郝晓东:后面要提到的三个关键是仁智勇。我们刚才所描述的这样也对那样也对就是其中的“智”。通常看来,小人比君子更智,好像是小人更能够在处境当中灵活变化,但是为什么我们仍评价他是小人而不是君子?

这样看来,“智”并不是儒家评价体系中最核心的价值,一定有比它更被看重的存在。

郝晓东:小人之所以成为小人,他很智,但是缺乏仁。仁正是利己与利他的重要区别。

这时候当我们去分析孝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单单是分析孝了,而是通过孝去理解中庸。中庸核心在于恪守中道不偏不倚。孝,就是一个中道,不偏不倚,既不完全盲从,也不绝对叛逆。我们对孝的体会,让我们感觉到“哦,原来中庸就是这样子啊!”恪守中道又源于何处?阳明会说源于良知,而良知正是那颗辨别是非善恶之心啊。

王小龙:那怎么才能做到孝?

本来已经解决的问题,又被重新提了出来,或许还有不明之处,大家便继续讨论。

任丽婵:这个问题是基于这个文本呢还是基于日常生活的诉求?

王小龙:是这样子的。在刚才我们理解了如何做才算孝之后,现在的问题转向如何实现我们所认为的那种孝。因为现在好像有一些困难,出现了我们无法把握的情况。这样做是孝,那样做也是孝;这样做是孝,不这样做也可能是孝。

孙彩萍:第55页提到一点是“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所以,做到孝的关键在于敬。

或许这就是所谓孝敬吧!

郝晓东:阳明也一直在说敬的。所以,对于这个问题,阳明会认为很简单。他说,你不要去学那些温清之礼节,如果那样的话戏子学得最周全,对待父母关键就是要敬,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那样你自然而然到冬天就会感觉到他很可能会冷,夏天就会觉得热。你要没有这种心,你外在的行为总是与新内心世界相脱离,只是做样子而已。

王小龙:真正的孝,它不仅是生物学意义,更在于承担责任。比如说,舜那样做了我们也仍觉得他是孝,那就是因为他承担了更大的责任。你比如说,53页提到养口体,是一个责任,但是继承父亲的遗志这个责任就更大,所以二者相比,儒家就更在意你承担更大的的责任。

孙彩萍:其实对于孝是无法用仅仅某一方面来评价的。

任丽婵:一直如此思考这个孝与不孝的问题已经脱离了儒家的中庸之道的本源,已经掉到了具象的事物中,而非一种道的存在。当中庸在说这个孝的时候,它其实想锻造出了一种社会架构最核心的人际关系的纽带,并没有想到要去承担责任了,或者以礼为主要依据,这些都是根上结出来的果实。,孝,是在处理人际关系中达成了与自身相融合,而非外在的某些依据。

郝晓东:孝,本身是基于个人之间原始的一种情感,也就是说,谁给了我生命,谁抚养了我,我就应该去感恩,这个对于大多数就很好接受,几乎是不会有人反对的。但是如果仅仅去强调这一点,就又会带来问题。一套价值观的成立一定需要给这个群体发展带来理论的支撑,如果仅仅是人人都去维护自己的父亲,人人都局限于个人的伦理层面,那整个外在群体就无法兼顾。

比如说,你这个冬天应该回去伺候父亲,但是你还教书,在这两者之间如何取舍,如果我们不能回去伺候好父亲。心中会充满愧疚感,但儒家会说你在那教好书,也是一种孝,因为你是承担着整体来说更大的一种责任,给你这样一个理论支撑。这个理论是有意义的。

这时任丽婵对我们讨论有可能出现的偏离产生了警惕和反省,

任丽婵:我感觉小龙一直是想在今天处境之下去理解当时的这个孝,这已经脱离开了中庸当中孝的本意。包括刚才我们讨论的过程当中,我感觉已经把中庸的孝和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的孝混到了一个范畴,两者之间已经是无法拨离开来了。我感觉中庸中的孝更像是构造一个团体最基本的社会根基和价值认识。

郝晓东:这的确是书中本章的中心话题,即如何构建信赖社区。它之所以这样是强调孝,是因为孝是重要理由之一,却非唯一理由。

第三节 礼

这一部分的核心是“礼”。

两个问题:

1. 为什么儒家重视礼?

2. 礼的价值是什么?

王晓娟:第57页讲“礼仪的建立和履行,不仅有赖于圣贤的努力,而且还有赖于全体民众的参与“。当有全体民众参与时,礼所展现的道德就可以成为建立信赖社群的基础。

郝晓东:这说明礼也是朝向社群的。

任丽婵:构造一个社群呢,就需要有一些共同遵守的规则。这个社群规则就是儒家所说的礼,或说习俗,或说制度之类的,那他如何构造这些规则呢?或许是因为他有这样一个假设: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达致圣人或者说,圣人本身而言没有终极的一个实现者。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有一些圣贤努力达致这个社群,但这不够,还需要所有民众的参与。普通民众离圣人的这种认识就更远,所以就需要让圣人去通过自身完美德行的显现与影响来形成一些习俗,制度,也就是礼,再将礼推至到社群,推至普通民众。

这时,有书友问及礼与孝的关系。

郝晓东:孝的表达是需要一些显现的,礼就对此列出一些规定。

李宏:礼也好,孝也好,都是以社群意识为基础的,都是良知的外显,都是通过仪式性的东西来达到终极目标。所以,在我看来,社群意识也许是最高的悲悯。。。

郝晓东:社群意识是什么?

李宏:最高的悲悯。。。

李宏老师重复了一遍,以为是没有听见,其实那不过是又一柄利刃。

郝晓东:社群意识就是团队,就是社会,就是合作团结,因此不能仅仅停留于个体思维,而是与他人交流。

李宏:我说的悲悯就是指向同类的。

郝晓东: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角度。与外界与他人交往有多种含义,悲悯是其中的一种,但是不能把社群等同于悲悯。我们说,要有团队意识,但是肯定不能说,要有悲悯意识,这样要求就太高了。

李宏显然意识到了概念可能存在混淆,陷入沉思,没有继续往下说。

郝晓东笑着说:我把你立论的基础作了一点质疑,导致你没有再继续下去,那只好我再接着了!

我们表现孝,但是不能你说要去这样做他说那样去做,那它一定要进行规范,要有一定的仪式。在这个过程当中,礼就是孝的显现方式。但是如果一味的去顾及礼反而也会遮蔽孝,就是说,外在僵化的制度会遮蔽了孝原初的本心,所以,礼是要遵守的,有的时候也需要破礼,但是礼可破并不等于说不需要礼,只是说要对礼进行充实完善。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说是礼与孝的统一呢?

内心与外在的统一,如果我们不愿意这样去做,但是为了礼的规定而去做,这就是分离的,礼就成为一种外在的形式。而有了孝的心,这时就内外合一,是为真正的孝,也是真正的礼,但有的时候我有这个心,又达不到那个礼,这也算孝。

一个团队为什么要重视礼仪呢?

构建一个团队,仪式非常重要,而且这个仪式要有一个节点。十年搞一次,太长,一天搞一次,太多,都会就失去它的庄重性。所以我们如果要构建一个团队,就要把礼,仪式,纳入到我们的日常的构建概念当中。一个学校也好,一个班级也好,一个群体也好,就要把仪式放在重要的位置。

根据杜维明的分析呢,就能够概括出礼仪的价值和意义。他说礼有精神导向的作用,也就是说通过这个仪式,我们要显现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即团体的本质所在。之前学校有一个读书社团在搞一个活动,做完之后老师们都不太满意。因为这是读书社团的仪式,却搞得像个音乐社团和舞蹈社团一样。你要通过仪式显现我们这个社团的共同体的本质,那就应该让读书人显现出来,谁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就要谁显现。这就是仪式的导向作用。如果我们只是唱歌舞蹈,那只是一种愉悦的调剂,不能成为仪式的重心。重心就应该与我们这个群体本质所符合。这是其一。

其二,仪式的作用在于社群认同。

什么是认同感?

那说白了就是,愿景、使命、价值观。我们通过这样的仪式来确认,我们就是常春藤读书会。我们通过这样的仪式就想确认我们就是某所学校的人。我们通过一个祭祖仪式,就要去认同我们是中华民族。所以一个学校要特别注重仪式,而且要有节奏感。一个学期开学搞个仪式,结束搞个仪式,在特殊的节日,要有一个仪式,才能够加强团队成员的认同感。我们到了某些学校里面发现,人人有怨言,甚至人人都巴不得这学校快倒闭了吧,离心力特别强。很多时候我们校长或者领导就问有什么办法啊。问题是,任何办法都得放在系统当中才能产生作用。读书会挺好,可以汇聚”尺码相同的人”,但是单纯搞个读书会是无济于事的。我们思考问题必须要放在系统当中,仪式就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这样去看待问题的时候整个思维是非常强大的。

第三呢,建立信任。其实还应该有第四点,传承文化。所以当我们这样去写论文的时候,当我们去这样去阐述仪式时,比如有这个领导来我们学校调研,发现学校有升旗仪式啦,班级仪式啦,我们最后不单只呈现仪式活动,而且阐述了仪式背后对孩子们精神导向的作用,文化认同的作用,彼此信任的作用,传承文化的作用,这样一说,学校的文化就显得丰厚了,就不一样了。我们说要搞个仪式,不是要搞得莺歌燕舞,而是要去显现团体所凝聚的本质,这是极其重要的。

第三节  仁义礼

这一部分的主题是“统治者的修身,同政治领导的相关性”。

这需要梳理一下逻辑关系。由孝到礼,怎么就转到修身,以及政治领导的相关性上?

郝晓东:其实它的核心问题谈的是儒家的内圣外王。

儒家为什么一直要强调孝,然后延伸出与其它关系呢?

郝晓东:在当时,儒家的观点主要是与另外一个观点相对峙,也就是墨家的观点。墨家也讲究爱,但是和儒家有差别。墨家是兼爱,无差别之爱,儒家则认为你把亲情关系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等同起来,是虚伪。儒家更彻底更广大,因为它是一步步由内向外而推的。

如何看待仁义礼三者之间的关系?

张庆瑞:仁即人也,但仁是空的,需要礼的约束,也需要义的协调。

李宏:亲亲,尊贤,这些人际关系经常会混杂在一起,这时就需要在彼此之间保持一种度,而这种度需要用义去把握。

郝晓东:用义还是用礼?

李宏:用义。

郝晓东:刚才所说的亲亲是仁,尊贤是义,但是亲亲之杀,尊贤之等,意思就是说亲族人有区别的,尊贤人也是有等级的。那么,在这个时候怎么去判断礼就产生了?

张庆瑞:说明礼就是规则。

王小龙:仁应该是普遍原则,义应该是特殊情势,所以义成为适宜之后就能够对普遍的仁进行一些调节。亲应该是属于仁,但是你在极端的情况之下有可能用大义灭亲。义主要是用调整这个特殊的情势。仁和礼是普遍规则,共同遵守,通常用礼就可以了,但是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还用仁就不行了。那就需要去给它一个疏导,给它一个出路,给它一个选择。平时给出规则,极端时给出选择,这个时候就有了义的产生。

王晓娟:那义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中庸”的“中”呢?

郝晓东:它更应该是“和”。

王小龙:发而中节?

郝晓东:中是看不到的,是无法去传递的,义是和,是中所显现出来的,与具体处境相关。

谈仁的时候它就侧重于亲情,那么一味地侧重于亲情就必然带来了一些负面的东西如裙带关系。不得不提出一个概念一定是说另外一个概念,它包含不了所有的东西,所以说,就需要针对这种问题来提出宜,也就是说在为政者看来它不单单是强调亲情,还得合宜。

孙彩萍:这些都是对当时人际关系的处理。我觉得它是与西周当时的这种统治结构有关的。我们知道当时是天子和诸侯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父亲和儿子的关系,诸侯和诸侯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兄弟之间的关系,那么彼此之间是父子关系或是兄弟关系,但还要治理国家主义,那么他就要从伦理基础上延伸出治理社的规则,就是义。

郝晓东:回到文中来看,仁是亲情,义是公正,礼是规则。

任丽婵:在处理人际关系当中那涉及到的亲情和尊贤,其实就是人类的一种处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者关系的区别。亲情相当于是人类的生物本能衍生出来的自然属性的体现,而尊贤是社会意义赋予一种社会属性的体现,所以,所谓仁的亲情,是一种生物属性本能的驱动,而所谓义的公正,是一种社会属性支撑之下的理性客观,而不是带有价值观意义上的公正。所以说在处理这个人际关系的过程当中,我们就是要将本能属性驱动之下的这种冲动和社会使命责任感所需求你做的行为之间找到一个“和”的结果。

这一段论述概念密集,当真需要反复回味才可能真正理解。

王小龙:亲亲是亲自己的亲人,但是从社会来讲,你们都亲自己的亲人,对于管理者来说这是没有差别的,比如说我要选一个村长,这十户人家都做到了亲亲,但是我还得选个村长出来,那该怎么办?

郝晓东:现在的问题还不是十户人家选村长,而是我的小舅子和你之间在选。

大家都笑了。

王小龙:管理者首先确保给与为国家和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特有的尊重。虽然你也尊重我这个姐夫,也算亲亲,但是我还得确保你对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就是贤者。所以尊贤,配上了亲亲,然后这样才能够做到公正无私。

谈到这里的时候,郝晓东突然抛出来一个重大的困惑。

郝晓东:杜维明对仁的解释和我之前对仁的理解有些差异。仁是孔子那儿的一个最高核心概念,它还远不止亲情这样的一个表述。

杜维明前文也说“仁是在人之所以为人的充分体现,仁人就代表了最真实最本真的人”,仁是自我的实现,或者说这个仁就是一个圣人的标准,不单单是一个亲亲,而所以说呢,一旦说仁的时候里面就包含了义,也包含就包含了礼,但他,也有可能是中庸本身,把仁给解释为了亲亲,这是我困惑的地方。


讨论再次漫过时间,大家沉浸在深深的思考当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80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2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3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5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6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14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5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2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7评论 4 33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73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7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6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6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76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