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自由之路》:激活大脑这项“功能”,让你不再错过升级的机会

《财富自由之路》的作者还在新东方当老师时,曾教授过一位顶级投资人,名叫庄轶(化名)。

庄轶原本被受邀到斯坦福大学读MBA,但他却觉得应该把该考的试都考完再去,于是便到新东方报了作者的课。

从那以后,他们每周都会见上一两次面,每次见面,作者都会为他教授课程。

有一次,庄轶准备出发去旧金山,在去之前,他约作者见了一面。庄轶说要给作者讲一次课,于是便给他讲了如何创业的方法。

只可惜,过后作者对庄轶讲的内容异常模糊,只记得有这么一件事。

直到2013年,作者开始从事投资行业,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后,某天突然重温起庄轶给他讲的内容,他如“噩梦惊醒”,所有模糊的记忆都涌现出来。

那一刻,他才明白,之前庄轶所讲的内容之所以会模糊,是因为自己当时根本没有听进去。

因为对作者来说,当时身为新东方老师的他,只觉得:“眼前这个人是某知名创投的创始合伙人,他讲的一定是比我所想的更为深刻的东西。

所以他觉得,对方说得都对,但跟我没有什么关系。

直到作者身处和庄轶一样的位置上时,他才理解庄轶当时的教导。

正因如此,作者足足浪费了六七年的时光。

试问:有多少人也处于这样的情景中而错失升级良机。

比如,AI刚爆火时,我经常对它不屑一顾,我觉得它跟我的的专业和工作无关,根本用不上它,所以一看到AI有关的内容都直接跳过,甚至有人在我面前展示怎么使用AI,我都没有认真听,直到某天我需要它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根本不会用,之后才决定把AI学起来。

其实,有些观念看似与自己无关,却恰恰是你的错觉,这种错觉会让你觉得,与自己无关的观念,一定不会起作用。

最终,这种错觉便使你深深错过升级机会而不自知。

在书中,作者讲了一个概念,叫“镜像神经元”。

它会在我们看到别人的某个行为时被触发,这些神经元会镜像被观察者的行为,就好像观察者自己有相同的行为似的。

比如,有一个人在你面前摔倒了,磕到了下巴,你是不是会下意识的觉得对方很疼。

这是因为你的镜像神经元正在模仿你看到的行为,然后产生相似的感受。

镜像神经元不是一直存在的,它会根据我们当下的状态选择增多或减少。

举个例子,生活中总有人能根据你的一个小眼神,一个肢体动作,就立马推测出你的想法和意图,这主要是因为镜像神经元被激烈的触发。

相反,有些低情商的人,或者生活中那些不懂你的人,很可能是因为他们的镜像神经元的数量或比例太少。

前面我们有提到,作者之所以会记忆模糊,是觉得这事与自己无关,而之所以会觉得无关,是因为镜像神经元没有被激活,所以作者才错过了升级机会。

那么,如何才能不让自己错过升级的机会?

首先,当别人同你讲一些全新的观念时,一定要先告诉自己“这跟我很有关系,我会琢磨它、研究它、实践它“。

其次,我们要去激活自己的镜像神经元。具体如何做呢?那就是靠近榜样。

作者的同事张晓楠就是典型的例子,张晓楠从小就立志,要在央视做一名电视台主持人,所以在她考大学时就想考到北京,因为她觉得只要到了北京就应该有机会,结果她没有考上北京的学校。

于是她想了很多方法,终于找到一个机会,那就是到北京的新东方培训学校当老师。

后来,她去哥伦比亚大学读金融硕士,所有人都以为她要放弃,结果是,她发现央视的大量相关人才都在那里进修,她便不断靠近那些人才,向他们取经学习。

如今,她已经在央视主持节目好多年了。

为什么靠近榜样可以激活镜像神经元?因为当我们见证了那些已经做到的人,就会本能的觉得:连你都行,那我也肯定行。

当榜样在身边,人们的镜像神经元就会产生刺激,进而产生驱动力。

所以,但凡做到这两点,你离升级机会也就不远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