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你说出任何一个汉字,她都能迅速报出,这个字在《新华字典》的哪一页。
早在16年前,17岁的张戈就在赵丹军主持的首期《服务先锋》专题节目中展露才能。
她不是天才,是自闭症患儿。
3岁那年,她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被确诊自闭症的孩子。
这为她带来诸多关注。2001年,包括她在内的数十名南京智障人群体,成为我媒体生涯的第一例募资捐助对象。
报道的目标,是希望集社会爱心之力,在南京建起一家专供智障人士就业的庇护工厂。
筹款持续好久,捐资总额不足3500元。这笔钱建不成庇护工厂,便入了南京市儿童福利院的账。那里为智障患儿和父母们提供支持。
随后,江苏卫视的何蓉联系我,张戈成为《服务先锋》开播的首期节目嘉宾。电视台很努力,为张戈找工作,她到一家超市当理货员。
姑娘在货架工作的情形,上了节目。
当然,是试用。
一个多月后得知,张戈未被录用。
(二)
后来,我接触到更多自闭症儿童。
有一个男孩,只要抬眼看一下太阳,就能报时,准确到分钟。
若错了,是你的手表不准。
还有一个男孩,每回做数学题,第一次的答案是对的,再做同样的题就错得离谱。
老师问他,你怎么后面就错了呢?
孩子不满:我来地球是玩的,老让我做题,太无聊了!
初识者会以为自闭儿都是天才。所谓“来自星星的孩子”也成为对这一群体诗意而浪漫的描述。可九成以上的自闭症孩子,没有任何异常禀赋。他们漠然,如孤岛,空谷。
即便这些有特殊能力的自闭儿,其基本生活技能也远不及常人。不可称为天才。
真正痛苦的,是他们的父母。有些深度自闭的儿童,做父母的辛劳一生,等不来孩子喊一声妈妈。
父母们还常常被评断。
带孩子出去,路人各种指点。以及,对孩子病因的种种分析。
肯定是你怀孕时没做好!你生下孩子之后没有花时间陪伴!你陪伴孩子的品质太低,让孩子拒绝交流了!你的孩子遭受了重大创伤!
你们基因不好……夫妻感情不好……坏事做多了……上辈子作孽遭报应了……家族系统中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或是谋杀……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所幸,也有例外。
曾见一自闭症儿童的母亲哭问某老师:为什么是我?!
那老师说:我无法回答你为什么。我知道有一种说法是,这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灵魂的约定。孩子在投生之前,就和父母约好了,因为父母想要发展自己无条件的爱,孩子为了成就这个心愿,就甘愿做个自闭症孩子。或者,是其他形式的残障。
那母亲顿时泪奔。
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时,这说法,给人以力量。
作为自闭症患儿的父母,只要不抛弃孩子,除了发展无条件的爱,确实也别无选择。
他们大多会希望自己比儿女活得更久。如此,则不必担心自己老死后,孩子如何生存。
(三)
昨日的朋友圈,一元购自闭症儿童画的公益活动风行。
我想到的,是那些沉默的大多数。
那些没有任何艺术天赋的自闭患儿们。
那些不离不弃陪伴患儿的父母们。
以及,那些业已成年,却仍要靠老迈父母照料的自闭症患者们。
一元购画的积极意义之一,在于成功地吸引到了社会大众对这一群体的关注。
我希望,这关注的目光,能看得更远些。
上网搜新闻。直至2015年,31岁的张戈仍然没有工作机会。她的母亲,还和16年前一样,希望有一个地方,能让孩子发挥能力,避其短板,助她自立。
这也是我16年前的心愿。
智障人庇护工厂至今未建成,但爱德面包坊的存在,给我以些许宽慰。
一定有更多形式,能让自闭和其他类型的智障人士,可安心活着,有尊严,并体会劳动的快乐。
一元购画是小目标,而这更为迫切,却是久安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