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本文的正题之前,先讲一段从广播中听来的励志故事。有人也许会将此看做鸡汤式的励志故事,有人却将它铭记心中,时时践行。
中国杰出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
4岁,开始学琴。
8岁,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
11岁,被世界著名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选到英国他创办的天才音乐学校学习。
17岁,即参加成人比赛,一举拿下国际小提琴艺术最高奖——意大利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打破11年无人得到金奖的记录,成为荣获该奖的第一位东方人。因此,他被国际权威音乐杂志誉为难得一见的天才”。
当一家国际著名媒体采访吕思清时,言及意大利帕格尼尼作为著名的魔鬼小提琴家,以他名字命名的比赛演奏技巧高超、演奏曲目难度大,询问他是因实力取胜还是依靠运气呢?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起了1987年他去意大利参赛过程中遭遇的一系列不顺的故事。因为天气等意外因素,去罗马途中充满了艰辛。几经辗转,在空中飞了三、四十个小时后,他们终于抵达罗马,入住酒店后,他为能立即出去吃一顿热乎的大餐而欢呼雀跃。这时,老师告诉他:“这一路上,你的手指已经有三、四十个小时没动过琴了,这样一定会影响你的比赛成绩,现在赶紧练练。”吕思清于是饿着肚子,只得拉了两个小时的琴,才出去吃饭。我为此深深触动。
吕思清在采访中说到:“一个人是否能够成功,职业上的天赋只是一部分,情商的高低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情商主要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乃至承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想要获得成功,就要比别人多付出几倍甚至更多的努力。”
超常的实力往往来源于苛刻到近乎痛苦的修炼。无论如何,吕思清每天都有一个雷打不动的项目,那就是他每天都要拉3-4个小时的琴。“成功不在一时,而在一世。”这是他的座右铭。成功中的快乐与痛苦是辩证的关系,一个顶尖人才在人前有多辉煌,他背后就要承受多大的痛苦。
这故事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虽然吕思清对我们普通人来讲,是天才般的存在,根本没有可比性。但有一个事实是:不论是谁,想要赢得成功,必须做到持之以恒的坚持与付出,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想起我自己的过去,初中的时候,我很喜欢书法,曾经满心热乎了一阵子,后来就再没写过一个毛笔字。从高中开始,我爱上阅读,但当时高中虽有一个图书室,好像对学生从不开放,于是我最多也就读读语文课本和一些借来的零碎小说。上了大学,进了知识的殿堂后,我满心狂喜,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我常常是个想象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大学有着极为丰富的书籍与资源,可我每次从图书馆借来10本书,然后锁到柜子里,一个月到期后就不得不叹息着还回去了,如此屡不悔改。
做一件事情,很多人常常难以坚持始终,半途而废。可惜不说,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我们一直以为要做到长久的坚持,强大的意志力是必要条件。当我读了《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后,忽然间感到一切都豁然开朗了,我终于明白了自己过去为什么没能做到坚持下来的根本原因。
意志是让人感到痛苦的坚硬“顽石”,我们为了达成一些目标,碍于意志的“面子”,常常跟自己做起了敌人,千方百计地为难、呵斥自己,苦撑下去。但《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却为我们揭示了最核心的道理。
作者在这本书中告诉我们,造成我们凡事只抱着三分钟热度的罪魁祸首叫做“习惯引力”。习惯引力类似地心引力,具有阻碍人们形成一个习惯的强大阻力。而且,习惯引力包括两方面:“对抗新变化与维持现状。”
习惯是人对外界刺激做出的无意识的反应(条件反射式反应)。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有95%的行动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而大部分的无意识行动都是通过习惯产生的,由此可见习惯的重要性。
另外,对多久能养成一个习惯,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分别有21天、30天、90天、180天等不同说法,几种说法都各有道理,原因在于针对不同的习惯,确实需要不同长短的时间周期去培养。比如要养成阅读、写日记这样的习惯,30天就可以固定下来;但要改变身体的行动如长跑、早起等就需要90天;而要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则需要花费长达半年的周期。
正如本书出版后记所言:“《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不是一本教读者如何减肥、如何早起、如何每天阅读、如何坚持锻炼的书,作者无意于强调培养好习惯对我们工作、生活的重要性,也不具体针对某项需要坚持的事情展开论述。这本书聚焦于更加普遍、更加核心的问题:为什么你总是半途而废——培养习惯是否有科学的方法。”
本书主要针对培养诸如阅读、写日记、学习英语等“行为习惯”讲述具有普适性的方法。要成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需要30天时间,作者将三十天分为几个层次不同的关键性阶段:
1.反抗期【第1天~第7天】
2.不稳定期【第8天~第21天】
3.倦怠期【第22天~第30天】
在投入到一项习惯培养的初期(阶段一),“习惯引力”对人产生的阻力最强,此时不要设定过高的标准,也无需过度追求完美。不妨以婴儿学步的姿态从小处着手,使自己渐渐适应改变的新环境。这个阶段目标可以设置小一点,只要能够渐入佳境就会越来越好。除了要有婴儿学步的轻松姿态外,还有必要做简单的记录,方式与内容不必繁琐,重在了解自己的进步与状态。阶段一有三项原则必须遵守:
1.锁定一项习惯(不要同时培养多项习惯)。
2.坚持有效的行动(行动规则越简单越好)。
3.不要太在意结果。
如果跨越了为期一周的第一阶段,成功概率就增加了百分之三十。通过阶段一的训练,就已经进入了状态,此时需要提高习惯行动的难度。但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人事的干扰,很容易影响人的良好状态。有三点可以避免干扰:
1.行动模式化。即设定固定的时间、环境及内容,把习惯性行动渗透到具体的生活中。而且,重要的是坚持每天行动。
2.设定例外规则。即一旦模式化的行动被外界的人事打断,可以灵活更改行动的内容,增强习惯的弹性。而且最好也要坚持每天行动,即使投入很少的时间。
3.设定持续开关。即根据对自己性格的了解,指定与之相适应的奖惩措施,为的是提升自己对习惯行动的热情与活力,同时也会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1.在坚持的行动中增添新的变化因素。如改变执行环境、增添一些新元素或者与另一件事交替执行,但前提是不能破坏以培养原来那项习惯为主的原则。
2.计划一项新的习惯。一项习惯通过30天的坚持就可固定下来。在第三阶段,坚持了二十多天的习惯即将深入到日常生活中了,此时可以计划在此项习惯完成之后立马投入到新的习惯培养中去,以此调动自己的热情和干劲。
另外,在整个习惯形成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可以根据个人喜欢的方式,对自己实行奖惩措施。也就是书中所说的“持续开关”。
十二种“持续开关”主要分为两大类,每个类分别有六种攻略:
1.糖果型开关(快感)。主要表现为完成目标就可以获得某种形式的奖励和激励,通过奖励和激励可以催生新的动力,从而不断坚持下去。
2.处罚型开关(危机感)。主要表现为制造危机、指定行动规则来促使自己坚持行动。如不能完成目标,就会受到某种形式的处罚。
以上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持续开关”适用于不同的人群,这个有赖于个性、行为方式及生活习惯等综合情况来定。
一般情况下,人人都渴望获得成功,但有很多人却从不思考成功因何而来?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馅饼,成功也不是无缘无故就会降临到某人头上的,那种“巧中500万”的事此处省略不谈。众所周知,成功从奋斗中来,而奋斗又必须仰仗一个人优秀的习惯和孜孜不倦的坚持。
简单点说,坚持30天去做同一件事情,培养一个好习惯,从来都不是很难的事。只要每天投入一点时间和精力,就能看到成果。《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已经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培养一项习惯,如何坚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亲爱的朋友,你还有什么可迷茫的呢?很简单,现在就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开始坚持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把它培养成习惯,镶嵌到生命的骨缝里。我坚信,如果你能坚持一年、三年、五年、十年,你的人生必定是另一幅灿然有光的面貌,丰盛而富美,令众人羡慕。
但在投入一项习惯之前,一定记住两件事:
1.每天坚持行动。
2.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