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派,有几个高人。聪慧灵秀的静安是其中之一。
静安更可算是一个妙人,她的剑术,每天练的甚少。同门师姐妹每天上午站在温暖的阳光下练剑时,她纤细的玉指如行云流水,烧水、洗盏、温壶、……每一项泡茶的步骤,她做起来简直比露台底下小广场上练剑的师姐妹们,不知好看多少倍。
她的笑温柔而妩媚,她的眉眼似水。她的一颗心,全沉入眼前的一碗清茶里。
她的整个人,就像是一片轻飏的翠嫩茶叶。因穿一件灰白色道袍,恰似了一枚月光白。
峨嵋不产白茶——月光白,峨嵋产的绿茶——万年翠。万年寺附近好几棵茶树品质最优,一年清明前可采摘炒制成1.5斤鲜嫩绿茶。全是如女人眉一样的芽尖,青翠油润,纤细直滑。
如果静安换一件绿衫穿,绝对就像是这样一枚芽尖,绝对就是一位亭亭玉立的茶仙子。
不过静安常年穿这件灰白色道袍,她的身心,全入了茶道。
师傅广惠因材施教,见她倾心于茶,便把自己浸淫多年的一手炒茶手艺全都传授于静安。水,是辰时采自画眉溪周围的几个潜水泉。茶,也是辰时采摘,让清晨的阳光照射茶树一个小时左右后,静安便灵巧地攀爬上去。
茶水两全,接着便是器。对于茶器,静安不求奢华,只求入不入自己的眼。
静安用富润堂的一套陶具,煮水壶、茶壶、茶漏、公道杯,甚至那把茶则,都是富润堂林安师傅用陶泥调型烧制的。这一套器具,是她亲自选用的。
师傅也有一套茶器,用了近六十年,除了一只茶盏因为茶友的不小心被甩裂不能用之外,都油润光泽,婉如其人。
入茶道,就需得有自己的一套器,就好比是练剑,得有一把自己的剑。师傅没有传给她那一套水韵器,专门带她去了趟宜兴,访了几位陶制名家。
静安选了富润堂的这一套“清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