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易冲动、不听劝,但同时,青春期又是一个可塑性最强的时期,面对这些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一个特殊时期的孩子,家长应当如何教育如何相处?
首先,我们先看聊一聊两个案例:湖南12岁少年杀母案。
2018年12月2日晚,湖南益阳一名12岁少年小学六年级男生吴某,持刀将自己的亲生母亲杀害在家中。杀母的原因是男孩在家抽烟,被母亲发现后用皮带抽打,男孩不满母亲管教,便心生怨恨,从厨房拿出一把菜刀,砍向母亲。吴某母亲身中20多刀,最终身亡。
2019年,上海17岁少年汤某在学校与同学发生冲突遭到批评,回家途中也不断受到来自母亲的责骂。汤某在推开车门跳下天桥的过程中用手抹泪,却没有一丝犹豫。而其母亲看着这一幕也崩溃大哭。
网上涌现了大批指责:
其实,这样的事件背后,更多的我们应该思考:如何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亲子关系血脉相连,本应是最亲密的关系,处理不好就会成为危机关系。所以小象建议各位家长一定要认真看看这篇文章,青春期教育用对了力气,可谓是事半功倍;出了问题,则让人追悔莫及!
为什么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一定要注意?
我们会发现青春期的孩子不像小时候一样围在我们身边,他有自己的社交圈,不依赖父母,总是自己一个人去做。有的家长不理解,就会很害怕、会追问。所以矛盾就出来了,家长越追问,孩子越烦躁。孩子就会觉得父母不相信他,矛盾就会越来越激烈,家长往往看到孩子行为上的一些对抗。
身高变化带来心理变化——对待父母从仰视到平视
身高不像性,性是内分泌的问题,身高是视觉。
孩子只要对成人是仰视的,心理上就有一种不得不服从的感觉。而当孩子已经对成人是平视、俯视的时候,他会觉得老师、家长现在说我得掂量掂量了!
有的爸爸打孩子,孩子会说:你别打我,再打我也动手了。因为他认为已经跟你平起平坐了,身高会决定他的视线,视线会影响他的心理,他会开始不服了。
此外,孩子发育会影响到他的心理,这种心理变化概括了几点:独立性强、更在乎自尊、性意识觉醒。
性意识的觉醒——需要家长的特别关注
青春期也是性发育期。心理学的定义是能够生育后代的生理变化及完成。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出现这样一些评判,有人说这是人心理最危险的时期。
人初次出现不良行为的高峰年龄点在哪?12岁开始逃学了,15岁是高峰期。这个年龄段孩子最容易出问题。
当孩子处于这个阶段,首先是回避,男孩跟男孩玩,女孩跟女孩玩。孩子会私下看书、看网络、看手机了解这些事,这种结果经常会有一些隐性接触,导致他们出现这个问题,也就是满脑子都是这个事,最后就想实践一把。
青春期性问题非常危险,孩子很容易被虚幻的东西吸进去,而且一旦吸进去就出不来。青春期孩子容易出现性行为随意发生,孩子处于这个阶段时,家长要特别关注这个问题。
面对孩子的变化,家长应当也作出改变,小象整理出了几条应对策略:
一、乐观看待亲子冲突
面对冲突,家长往往容易着急、焦虑,甚至说出“我没你这样的小孩”“你太让我失望了”这样的话。事实上不要把青春期的亲子冲突当成一件多么严重的事情,合理的亲子冲突的存在是正常的。
家长要乐观对待青春期孩子。父母自身有很多消极的情绪,一定会感染孩子的情绪,进而引发冲突。尝试多给孩子一些新任和自由的空间,冲突自然会减少。
二、父母应反思自身不恰当的行为
有一句话叫“青春期撞上更年期”,也就是说亲子冲突的产生并不仅仅是孩子青春期叛逆引起的,家长自身也有原因。比方说,一些家长工作压力大或者与另一半产生矛盾,情绪变差就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这时候的家长最喜欢说:“爸爸(妈妈)工作已经这么累了,你怎么还是不听话?”其实,家长也可以换位思考孩子们在学校学习也辛苦了。
所以当情绪上来时,不妨静下心来,先找找自己身上的原因,这件事是不是因为自己的问题迁怒到孩子,自己在与孩子交流时,是否有耐心,是不是有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冲突后如果是自身的原因导致,可以诚恳的和孩子道歉,并适当倾诉自己的烦恼。这样一来,孩子会明白父母的烦恼,也会更加理解父母。
三、孩子恋爱了怎么办?不要回避性教育
你可以冷静谈几点:
第一,孩子我发现你长大了,你开始爱别人了,而且别人也爱你了,说明你还是挺可爱的。也就是,首先让孩子明白这是一种很美好的情感。
第二,爱情有时候会让人很激动,但是也有一些危险,他的危险在哪要告诉他。像我刚才讲的,性行为和爱有关,但在没有能力为自己负责、没有真正确定关系的时候不要有性行为。
可以跟孩子讨论异性,什么人可以做一生的朋友,但不能做恋人,不能做爱人,不能做伴侣。
这些从初中就可以跟孩子讨论,让孩子早一点明白异性,明白未来走入家庭生活时,你要的是什么。
此外在性的问题上也不要回避。让孩子首先觉得面对这个事很坦然,只不过不是现在的事。
第三,告诉他性是怎么一回事,性教育在初中就应该有了,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要用很轻松的方式把这个问题向孩子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