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一种从众的看客心态,喜欢把弱者推向舞台,看他们拙劣的在舞台上出丑,看客们可以哈哈大声,那笑声仿佛宣示自己是个胜者,是可以碾压别人的强者。
刘峰就是这样被推上舞台的,那个时候,人们都忘了他是曾经怎么帮助自己的,是怎样的无私形象,脏活累活抢着做的好人。是谁把他推上舞台,成为模范,成为标兵,又是谁把他推上舞台,成为表面上学雷锋,内心是个资产阶级的茅坑。
是那帮人把他神化的,把他推到道德的制高点上,是他们把他想象成圣人,却忘了他是个男人,内心涌动着青春的荷尔蒙,带着本性的对男女欢愉的肉欲。
其他人谈恋爱,牵手、在黑暗的角落里接个吻都是正常的,怎的偏偏到刘峰这里,他触摸了一下自己暗暗喜欢了好几年的女生,就被批斗,被党内严重警告,被下放伐木连当兵。
荣耀是同一群人给的,惩罚也是同一群人给的,他们把你捧的高高的,再把你狠狠的摔下来,这还不够,还吐上唾沫,踢上几脚。
何小曼(电影里叫何小萍,我更喜欢书里的称呼何小曼),是个可怜人。她好像本不该出生在这个世界。
她从父亲那里感受到了仅有的温情的爱,她也是父亲生命里的看客,她知道父亲会满足她的要求,父亲愿意在感情上在物质上被她敲诈一把。她的那根油条,成了压死父亲的最后一根稻草,在社会生活中,在家庭生活中,甚至在街边油条小贩那里,他彻彻底底失去了尊严。
她是自卑的。
她在自己的身体上是自卑的,从她将自己母亲毛衣系在领口的两个绒球藏到胸前;再到把搓澡用的黄颜色海绵塞到胸罩里;她不喜欢自己的头发,那法国辫子跟其他人不同;她的练舞搭档不愿意跟她一起跳舞,因为她总有一股“馊”味;女兵们歧视她,男兵们也歧视她;她以为逃离了那个家庭深渊,却掉进了另一个深渊里。
她在情感上也是自卑的,她缺少母爱,甚至偏执的要用高温发烧这样类似自虐的方式来引起母亲一丝的关注,仿佛只有在此刻,她才能感受到跟母亲仅存的一点卑微的链接;邻居不喜欢她,叫她“拖油瓶”;继父不喜欢她,半夜吓得她在冰凉的夜里瑟瑟发抖;弟弟妹妹嘲讽她;她身边的女战友歧视她,连带着男战友也歧视她;仿佛整个世间都歧视她一般......
她仅存的一点点温暖是在刘峰身上得到的,在那个自卑又敏感的青春里
她是被善良推到谷底的人,也是最能感受到善良的人:只有她一个人为刘峰送行,记着这个被称为雷锋模范标兵的“雷又峰”的点滴,记着这个好人。或许她对他的爱就是从这个时刻萌发的,或许更早;在刘峰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也是她在照顾着他。
人性的优点在她身上此刻放的无限大
人性的缺点也曾经在她身上放的无限大
她看透了,从小就看透了,她是一个始终不被人善待的人,所以她最能识得善良,也最能珍视善良。
世间所有的不善都指着她
她是从刘峰身上识得善良
她也最珍视这份善良
所有的最黑暗在这两个小人物身上是如此的黑暗
而所有的最善良又在这两个小人物身上又是如此的善良
人性的最黑暗与最善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