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版放牛班的春天|77岁老人办乐坊让留守儿童不再迷网游

导读:中国农村共有6100万留守儿童,其中约40%一年与父母见面的次数不超过2次,其中约20%一年与父母联系的次数不超过4次。

湖南醴陵有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名叫李舒尤,他曾在部队文工团当兵,退伍后在醴陵市花鼓戏剧团工作,不仅会创作,还会十多种民族乐器。退休后,他开始将精力转向青少年民乐学习上。

几年前,他返乡准备养老,发现村里有不少留守儿童,便开始免费教授他们民乐。5年带了40多位“徒弟”,他带的学生中有人考上艺术院校,有人已在舞台上崭露头角。不仅如此,他还创立了一个60多人的枧头州少儿民族乐团。他说:“乐此不疲,做到做不动为止。”

这位七旬老人,本可以留在城市享受舒适的晚年生活,却如此颇费周折的回到农村教授这些留守儿童,他不仅给了这些留守课余时间一个好的去处,更让这些孩子爱上民乐,点亮了他们的音乐梦。

李舒尤老人坚持多年下来,分文不收,坚持公益,他用一双苍老的手,为孩子们拉出了最美的旋律。

不论是三年前的父母一方或双方都外出的留守儿童6100万,还是前段时间发布的父母均外出的902万,如此庞大的数字必定引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自杀、性侵、误入歧途等等。为解决这一问题,近些年来中央文明办、财政部、教育部组织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开始大力投资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

醴陵的这些孩子是幸运的,他们在课余有一个好的去处,既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又找到了自己的兴趣。但是全国这庞大的数字里,又能有多少像醴陵的这些孩子一样幸运呢?

那么,对于留守儿童遗留的一些问题,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得不到父母的陪伴,缺少与父母的沟通,时间一长,造成感情缺失,一些孩子会产生自卑或者叛逆心理,严重的更会对父母产生怨恨。对于这个问题来说,我始终坚信,爱是教育的基石,父母虽然外出,也要定期会孩子联系,让孩子感受到爱,感受到温暖,感受到阳光。物质的给与固然重要,但是心灵的慰藉也是必不可少。

安全问题

有资料显示,留守儿童比较非留守儿童,每年被水烫伤,虫叮蛇咬、车祸等意外伤害要高出7.6个百分点。还有需要关注的性侵、自杀等问题,现实中,留守儿童得不到关爱的普遍现象,而更严重的是,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也不能得到保障,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于这种种现象,我们只有家庭、学校、教育部门和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反思问题

儿童成长是一个关键时期,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在这个时间段得到很快的发展,在给与物质的同时,我们更要倾注大量的关怀的和陪伴。我不禁在想,遗留下来的儿童,就真的只有农村这6100万吗?我们自己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孩子明明生活在父母的身边,但是也同样得不到关注,父母因为自己这样那样的事情常常忽略了孩子,同时也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这样的孩子和留守儿童有什么区别呢?这样的陪伴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很多人在看到留守儿童这个问题的时候会问:我们能做些什么?我想说,我们在关注这些孩子的同时,我们先好好爱自己的孩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