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对人才的需要求越来越高,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情也越来越迫切。这一些现象导致义务教育阶段的抢跑现象严重,家长争相鸡娃,这种揠苗助长的行为,严重地透支着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而国家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立德树人。他的目标是要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单一的学习不利于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为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和校外培训的负担。减轻教育焦虑,让教育回归本质。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使双减政策更好地推进,需要国家、学校、教师、家长相互配合共同协作。
首先,国家需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现在校外培训规模庞大,资本化运作现象严重,对教育明码标价,这不利于教育的公平,所以需要国家对他们进行监督和管控。
其次,减负并不意味着不作为。减负的背后实际上是要对教育的效果提质增效。学校层面上,要扩大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资源,保证学校的师资力量。也要能提供免费的线上学习资源,帮助缩小教育的城乡差距。教师层面上,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另外还要优化作业设计,减少机械重复难度过大的作业,多布置口头作业或实践作业,帮助学生减负的同时增效。
再加上许多家长的教育知识欠缺,一味的追求成绩的进步而忽视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培养,不利于孩子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所以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课堂等方式,帮助家长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和个体差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不以成绩论优劣,加强对孩子全面发展的引导。
总而言之,只有在国家、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共同的响应之下,才能够让双减政策真正的落地,才能让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得以完成,孩子才有可能成为德才兼备的全面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