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之书

“我们人类是当前的创造物,但是在当今世界,我们必须学会在时间结构中思考问题。”
-《失败的逻辑》

事实上,人每天都在更新。不管人能不能感觉到,基因和细胞都在更新。通过运动,肌肉增加,脂肪减少。如果要大脑保持活力,甚至增长智慧,首先就要读好书。好书之间互有连接形成网络,在每人所见均为一隅的现实世界之外,成为真实世界。

别想那只大象.jpg

面对复杂议题,人倾向于选择观点来让自己感觉明确——思考总是太费神儿。如果观点遭遇挑战而显得有些问题,那么人通过坚持它来让它显得正确。这就形成了常见的争执。在低头族越来越多的微信空间里,这样的争执加速形成同质思维。深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简单的划分。持有什么观点才是必要的,有时候连争执都显得多余。

政治议题无一例外都是复杂议题。今天持有某种观点的人其实多数难以说清观点的来龙去脉。它来自何处,它受了什么影响,它如何占领了你的头脑?你自认为脱离了某种派系,实际上你不过又迈入了旁门的阵营。你认为受够了,应该有人来打破僵局了,其实历史并不总要前进,它可以更加后退。

因为莱考夫的这本小书,我才开始认真关心美国大选。不过,更普遍地,它适用于任何政治议题——帮助人获得自主独立的思考视角。

这本小书是莱考夫隐喻的鲜活应用。在阅读《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之前阅读此书,一定会让你对《隐喻》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它。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jpg

最简单的理解,隐喻是一种修辞。的确,修辞中有一种是隐喻,教科书上都这么说。不过,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绝不是修辞,它使我们可以感受正在发生的一切,它不断地反复回转,不断地被人一次次地解读再赋予新的意义。通过它们,我们理解周遭的世界,理解自己,乃至理解真理是什么。隐喻在生活的诸多方面都可以被捕捉到。

莱考夫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是有记录以来社会科学领域被引述最多的著作之一,甚至被数学研究引用。读过此书,会产生通透之感。

智慧的矛盾.jpg

截至目前,通常使用的录用测试最多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某种能力,而不能判断一个人“具有多少”某种能力,只能付诸于书面罗列工作经验或情报调查。人的各种能力在量上有差别,而且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自大脑的差异。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积累一定的模式识别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积累解决问题的模式。拥有大量解决问题模式的人能够以最少的脑力资源来解决复杂问题。

人有差别,主要是人脑有差别。好消息是,任何人都可以学习,而通过学习,每个人都可以改善自己。如果人终生进行复杂的执行决策,那么就非常有可能在老年继续保持大脑新皮层额叶处的神经完整,而免于过早衰退和脑部损伤。同时,健康的老年人因为具备更强的模式识别能力,所以未来面对人工智能接管多数工作的情况时,将会比年轻人更有可能实现与机器良好合作。这种未来,可以称作心智经济。心智经济的神经基础,即前额叶皮层,将备受重视。

“我们不需要改造大脑,要做的一切只是更好地利用它的可能性。”

超负荷的大脑.jpg

本书首先讲述工作记忆的来龙去脉。

我们通常了解的定义说,工作记忆就是我们在有限的一段时间内记住信息的能力,这段时间很短,一般来说就几秒钟。比如,我们问路时使用工作记忆,如果路线叙述复杂,我们就容易迷路,而找到目的地后,目的地的位置一般进入长时记忆。不过,这个定义不能帮助我们理解工作记忆的功能。需要继续解释:工作记忆这个术语指的是一种脑内系统,能够为语言理解、学习和推理等复杂认知任务中的必需信息提供临时的储存和操作。这是一种基于持续性神经元活动的短期储存信息的能力。一个人的工作记忆容量越大,那么他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越强。难怪有这样的说法,“在现阶段,工作记忆容量是在对人类认知能力的研究和理论中得出的对智力的最佳预判因素。”

一键说清工作记忆,非此书莫属。清晰的叙述让人震撼。不过,只了解了工作记忆,其实完全不能帮助我们做些什么。怎么办?读完此书就知道了。

大国大城.jpg

书的英文名字更准确地表达了书的核心:Great State Needs Bigger City。其中,“国”对应的英文是“State”,没有使用“Country”。前者比后者更实在,后者更接近于意识形态。

本书的提示在于国内经济继续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哪里。其次,想象一下,未来上海达到5000万人口,长三角圈达到1亿人口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现在没有的消费?

在经济总量与人口分布无法人均平等的时候,各种“泡沫”将奇特而坚挺地存在。

一日谈.jpg

“我们人类是当前的创造物,但是在当今世界,我们必须学会在时间结构中思考问题。” 说归说,并不乐观。地铁里人人低头看屏的时代,看漫画书都很少见,更不要说满是文字的书籍了。

至少到目前,屏幕上写出的故事,不管内容如何,还只能是线性由上至下。为了让人保持注意,甚至排版全部居中。漫画书却首先让人触摸四维结构,然后将它进一步扭曲变形。

此书就是杰作,比电影好看。它的色彩更是难以置信。

睡魔.jpg

尼尔盖曼,看了此书才知道他有网站,查了他的网站才知道,他的作品系列还包括童书。Chu就是他创造的童书主角。在异邦,像他这样同时拥有非凡创造力和大量作品的人不算少,折服之余,更需深思。

花园小象波米诺.jpg

波米诺是一只象。虽然是小象,但是把它缩小至生活在花园菜地,穿梭于蒲公英,草莓,土豆和西红柿之间,大概还是超出一般的想象。空间上被压缩至此,孩子们当然感觉新奇,非常喜欢。成人们的注意则被聚焦吸引,被施了转移魔法。加上自言自语的诗化语言,一切成“萌”。孩子和成人都会爱不释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语言与精神分析 四川大学哲学系 霍大同 第一讲 1999年3月1日 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题目,我准备讲的课的题目是“...
    团的花园阅读 10,849评论 0 19
  • 关关,一个好员工,一个好朋友 永远中庸的姿态,毫不偏激的语言,默默无闻的努力 这样的关关,喜欢,像水一样澄明,像玉...
    楠依依阅读 2,498评论 0 2
  • 回忆,美好的,都成了泡沫 一触就破 现实,残酷的,都成了眼泪 反复重演 我的心还停留在未成年 可生活却把我往坟墓里...
    轩辕珊阅读 1,410评论 0 3
  • 如何成为一颗小太阳?其实我时时陷入忧郁的烦恼,就如最近,一直为自己究竟能不能嫁出去而伤怀。但是!在面对今晚全蛇宴的...
    Silvia花花阅读 3,998评论 6 7
  • 我们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工作,很多时候,工作所带来的苦恼,不仅仅是疲惫与压力,还有与领导同事的相处。很多人处理不好...
    普雷斯阅读 4,310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