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琪雪
【原创不易,且看且珍惜】
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特别的才能,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永远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而一个人最好好奇心的时候,莫过于小时候。
经常会听到身边小孩问爸爸妈妈各种问题:“我们为什么活着?”“人死了去哪里了?”“我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地球是圈的?”这一个个可可爱爱的问题,代表着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
可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并没有珍惜孩子这珍贵的好奇心。他们或是随意给一个答案,或是干脆不回答。
无论哪种做法,都伤害孩子求知欲,也失去了陪伴孩子长大的机会。
可偏偏有这么一位爸爸,虽然工作很忙,却愿意用另外一种身份引导孩子思考,让孩子学会如何思考。这位爸爸就是《给孩子的哲学探险故事》一书中的人物。
《给孩子的哲学探险故事》被大家称为中国版《苏菲的世界》,被儿童文学理论家方卫平撰序推荐。书中以孩子感兴趣的探险故事为主线,利用游戏和图片引导孩子探索哲学,认识世界。
奇思妙想,勾起孩子探索欲
书中主人公奇奇是一个活泼好动的男孩,每天脑子里都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可是,和生活中大部分孩子一样,他没有选择和父母分享他的想法。因为害怕不被父母理解,害怕引来父母的责备,更害怕成为别人眼中不一样的小孩。
因为一场奇怪的梦,让他开始思考人生和死的问题。他认为,既然人早晚有一天要死,那么为什么要辛苦学习,有什么意义呢?
这个想法困扰了他很久,让他失去学习的动力,也没有了探索的欲望。
再一次偶然的谈话中,奇奇不小心透露出了内心的想法,也和父母谈到了不想上学的问题。可奇奇的父亲却没有大发雷霆,反而询问奇奇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
虽然奇奇没有说,可是父亲却意识到,孩子已经长大,开始有自己想法了。为了了解孩子的想法。
父亲化身为网络上的“自由男神”,向奇奇发起冒险挑战的邀请,用另外一种方式陪在奇奇身边。在陪他做游戏的同时,重新勾起他的探索欲望。
循循善诱,引起孩子求知欲
接受“自由男神”的冒险挑战后,奇奇拉上了自己好朋友妙妙一起探险。
他们接收的第一个挑战,便是去图书馆阅读一本书后将世界所有东西分类。
一开始接受挑战的奇奇和妙妙并不能理解这个问题的含义,因为他们重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在他们讨论后,便告诉了“自由男神”答案。
结果显而易见,他们的答案并不正确。可是,“自由男神”并没有责备他们,而是循循善诱,让他们自己思考进而判断自己结果正确与否。随后,还给出找到答案的建议。
很快,在“自由男神”的指导下,奇奇和妙妙找到了答案。又在与“自由男神”的讨论下,奇奇和妙妙对世界认知更为清晰了。
比起直接告诉孩子标准答案,循循善诱引导孩子自己寻找答案,会更有意义。
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他们产生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他们对世界的好奇,是他们链接社会的锁扣。唯有积极引导孩子探索世界,发现世界,才能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自己链接世界。
父子重逢,唤醒孩子理性
在探索旅程快结束的时候,奇奇才发现原来一直陪伴自己的“自由男神”是自己的父亲。
原来,当他说出自己不想读书时,父亲便意识到了他到了需要陪伴的年纪了。而他这次出国,是为了交接工作,更好的陪伴奇奇。
每个孩子都是带着父母最美好的希冀出生的,是父母爱的证明。正如奇奇父母在视频中说的那般,他们对奇奇的希望,一直都是健康快乐的长大。
可是,像全天下父母一样,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他们努力工作,努力挣钱,于是,不可避免地错过了孩子的成长。
好在,他们及时发现,及时给了孩子陪伴。在孩子被问题困扰时,给了孩子积极的引导。
奇奇、妙妙和自由男生讨论的每一个哲学问题,都不是一个单独的问题。而是经过考量,由浅入深地设置的,每个问题穿连起来就像一张巨大的蜘蛛网,触动着无数的思考。
每一次独立的思考和探索,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哲学虽然广泛,可是经过探索和思考后,变得更为深刻。
正如《给孩子的哲学探险故事》说的那般,“哲学是智慧的智慧,它不神秘,也不无聊。它能启发你对世界的关怀和好奇,赐予你提问和思辩。”
而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产生陪着孩子自己探索,帮助孩子寻找答案。
-END-
【我是琪雪,一个爱阅读,爱写作的理工女,用情打动,用文字温暖你。如果你喜欢我就点赞、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