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真是个神奇的存在,每次节气前后的变天都是雷打不动的,家乡如此,魔都也不例外。
今天小雪,冬天的第二个节气来了,天气毫不例外的又降温了。这次降温是从一场不大不小的风兼雨开始的。昨天早晨开始就已经有了变天的前奏。早晨我和先生出去晨练时,天气时而晴,时而阴,时而还会飘几丝小风,打扰我们打羽毛球。
昨天的晨练在风的作乱下,提前收了场。结束了晨练,直奔菜市场采购。周末的饭,我一般会多花点心思,毕竟虽说住在孩子家,能和孩子们一起吃顿饭,是真不容易。
昨天下午开始变天了,一家人窝在家里打牌聊天。昨晚睡前我一方面准备好了我和先生今早要穿的厚衣服,一方面反复叮咛孩子们记得今早换厚点衣服穿。
由于做足了迎接小雪的变天的准备,早晨出门时,没有感到太冷。但看到路边厚厚的落叶,和街上穿得圆鼓鼓的行人,就知道天气是真的冷了。
按照以往的经验,魔都的冬天没有家乡的冷,但毕竟是冬天了,天气还是明显的冷起来了。魔都靠海近,风较大,同样的温度,有风的日子要比没有风的日子,体感冷的多,魔都的冬天还是有点冷的。相比魔都这种直往人肉里钻的冷风,家乡的风要小的多了,所以体感就会温暖得多。加上家乡这时候室内早已有了暖气,就是没暖气的地方,房子里也早已架起了炉子,所以冬天虽然外面寒风呼呼,房子里也会温暖如春。对北方人来说,在魔都过冬,应该还是有点不适应的,到底空调的制热模式是不如暖气给力的吧!这样想的时候,我不仅打了一个寒颤,并在心里给自己打气: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今天是先生抽血检查的日子,早晨七点我陪着先生就出了门。刚出门时,风不大,除了湿漉漉地上堆满了落叶,基本上感受不到变天。但当我们从医院出来时,起风了,天气要比早晨出门时冷的多,好在我们两穿的多,还能接受。看到满地的落叶,先生提议带我去黄金城道拍照,我当然是欣然同意。
黄金城道,在古北路,是上海的富人区。这边有很多外国人,尤其是韩国,日本人居多。黄金城道有很多银杏树,立冬后渐次黄起来的银杏叶子,一如黄金般灿烂美丽,我想这可能就是这条步行街名字的由来吧!
上周五女婿调休,带我们来过一次,那次我们是从家里直达黄金城道看银杏叶子的,但是来的早了,叶子黄的不多,落叶就更少了。那天三个人随便走了走,就兴趣索然的回了家。
从医院到黄金城道,导航提示步行六分钟的路程,先生说:他觉得导航路线有点绕,按照他上次来黄金城道的感觉我们只需要出了医院,向东走不到五十米到第一个路口,向南拐个弯就到了。先生一向方向感不错,对于我这个路痴而言,出门他的话就是圣旨,他的话我是没条件的相信。
依着先生的推断我们走过去,直接到达了黄金城道的中段。一到目的地就看到黄澄澄的银杏叶子铺了一地,一条路还真像黄金铺成。到底是早晨,街上行人不多,大家都在对着满地的落叶拍来拍去。先生也很激动的拿出手机,一会对着树,一会对着落叶拍来拍去,拍完了叶子,他又一会儿拍我前面,一会儿拍我后面,有他拍照,我只需要走在“黄金”铺就的大道上感受小雪节气的凉风,感受这里的风光无限。
第一次来黄金城道,我的感受其实并不是太好,这边楼房密集,走到里面让人有一种窒息的感觉。那天我和女婿说这个感受时,他还笑我,说你知道这里的房子随便一套都要上千万吗?我笑着说:上千万有啥用啊,住在里面“暗无天日”。那天女婿和先生联合笑我是典型的酸葡萄心理。
第二次来黄金城道,满地的金黄让我对这里有了不同的感受。感觉这里才是真正接近我梦中江南的样子,婉约古典,典雅大气。看来“见钱眼开”,我也难以逃脱。
逛完了黄金城道,我们打道回府。回家的路上我一路捡拾了各种的叶子,让先生帮我拍特写。走到离家最近的“高洁小屋”时,我捡到了一枚红色的像枫叶一样,但好像又比枫叶要大的叶子,让先生给我拍特写,他可能是累了,或者是烦了,牛脾气又来了,一会说这么冷的天,到处捡叶子,不怕冻手啊!一会又说多大的人了,跟个孩子似的,跟个树叶过不去……
你看,他高兴了,干什么都愿意,主动要给你拍照,不高兴了,你干什么他都不愿意。习惯了,他高兴不高兴,都不搭理,我玩我的。
这样想着,没再搭理有点情绪的人,自己拿着叶子在“高洁小屋”的桌子上来去摆弄,各种拍照时,我在里面玩的不亦乐乎,他在外面极不耐烦的样子。
我玩够了,走出小屋时,他走过来,伸出一只温暖的手拉起我的手,气鼓鼓的来了一句:这手凉的像块冰?说完一边黑着脸,一边紧紧拉着手大步往前走。
我心里突然有点不落忍,为自己刚才的任性感到不安。我心里明白,这个孩子气十足的男人,是因为生活的折磨和对家人的爱,才这么喜怒无常的,我还要时时惹他生气,实在是不应该。尤其这半年他病了,治疗期间他吃了那么多苦,心里依然全是家人,还要时时细心呵护我,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的对他呢?
小雪,天气是冷的,他的手是温暖的,我怎么能为一枚叶子而忽略身边人的感受呢?
想到这里,我一方面自责自己刚才的任性,一方面开始憎恨起那枚叶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