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2周五晴 D224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723
《黄帝内经》气厥论篇第二十八
01【原文】
黄帝问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何?
岐伯曰:肾移寒于脾,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治者,饮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肾移热于肿,传为肠澼,死不可治。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麋。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蔑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译文】
黄帝问:五脏六腑的寒热互相转移的情况,是怎样的?
岐伯回答说:肾移寒于脾,则病水肿而气短。脾移寒于肝,则病痈肿而痉挛。肝移寒于心,则病发狂而胸中隔塞。心移寒于肺,则为肺消;肺消病的症状是饮水一分,小便要排二分,属无法治疗的死症。肺移寒于肾,则为涌水;涌水病的症状是腹部按之不甚坚硬,但因水气留居于大肠,故快走时肠中濯濯鸣响,如皮囊装水样,这是水气之病。脾移热于肝,则病惊骇和鼻衄。肝移热于心,则引起死亡。心移热于肺,日久则为膈消。肺移热于肾,日久则为柔痓。肾移热于脾,日久渐成虚损;若再患肠澼,便宜成为无法治疗的死症。胞移热,则病小便不利和尿血。膀胱移热于小肠,使肠道隔塞,大便不通,热气上行,以致口舌糜烂。小肠移热于大肠,则热结不散,成为伏瘕,或为痔疮。大肠移热于胃,则使人饮食增加而体瘦无力,病称为食亦。胃移热于胆,也叫作食亦。胆移热于脑,则鼻梁内感觉辛辣而成为鼻渊,鼻渊症状,是常鼻流浊涕不止,日久可致鼻中流血,两目不明。以上各种病症,皆由于寒热之气厥逆,在脏腑中互相移传而引起的。
咳论篇第二十九
01【原文】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
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帝曰:愿闻其状。
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译文】
黄帝问:肺病能使人咳嗽,这是什么原因?
岐伯回答道:五脏六腑有病,都能使人咳嗽,不单单是肺病这样。
黄帝道:希望听听具体的情况。
岐伯说道:皮毛主表,与肺是想配合的。皮毛感受了寒气,寒气就会影响到肺脏。再由于吃了寒冷饮食,寒气在胃循着肺脉上于肺,引起肺寒,这样就使内外寒邪相合,停留于肺脏,从而成为肺咳。这是肺咳的情况。至于五脏六腑之咳,是五脏各在其所主的时令受病,并非在肺的主时受病,而是各脏之病传给肺的。人和自然界是相应的,故五脏在其所主的时令受了寒邪,使能得病,若轻微的,则发生咳嗽,严重的,寒气入里就成为腹泻、腹痛。所以当秋天的时候,肺先受邪;当春天的时候,肝先受邪;当夏天的时候,心先受邪;当长夏太阴主时,脾先受邪;当冬天的时候,肾先受邪。
02 【原文】
帝曰:何以异之?
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阳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译文】
黄帝问:这些咳嗽该如何区别呢?
岐伯说:肺咳的症状,咳嗽时喘息而有声,严重的还会咯血。心咳的症状,咳嗽时心痛,喉中好似有东西阻塞一样,甚至咽喉肿痛闭塞。肝咳的症状,咳则两侧胁肋下疼痛,甚至痛得不能转侧,转侧则两胁下胀满。脾咳的症状,咳则右胁下疼痛,并隐隐然疼痛牵引肩背,甚至不可以动,一动就会使咳嗽加剧。肾咳的症状,咳则腰背互相牵引作痛,甚至咳吐痰涎。
03 【原文】
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
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矢。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
帝曰:善。
【译文】
黄帝问:六腑咳嗽的症状怎样?是怎样得病的呢?
岐伯回答说:五脏咳嗽,日久不愈,就会转移到六腑了。脾咳不愈,则胃就会受病;胃咳的症状,咳而呕吐,甚至呕出蛔虫。肝咳不愈,则胆就受病,胆咳的症状是咳而呕吐胆汁。肺咳不愈,则大肠受病,大肠咳的症状,咳而大便失禁。心咳不愈,则小肠受病,小肠咳的症状是咳而放屁,而且往往是咳嗽与失气同时出现。肾咳不愈,则膀胱受病;膀胱咳的症状,咳而遗尿。以上各种咳嗽,如经久不愈,则使三焦受病,三焦咳的症状,咳而腹满,不想饮食。凡此咳嗽,不论由于哪一脏腑的病变,其邪必聚于胃,并循着肺的经脉而影响及肺,才能使人多痰涕,面部水肿,咳嗽气逆。
黄帝问:应当如何治疗呢?
岐伯回答说:治疗五脏的咳嗽,取其俞穴;治六腑的咳嗽,取其合穴;举凡咳而水肿的,可取有关脏腑的经穴而分治之。
黄帝道:讲得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