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我更加愿意去讨论另一个几乎无人提及的问题:
这个人为什么会这么做?
如果评价所谓的“佛系生活”,最起码我要先知道这个人为什么会采取这样的态度。而基本上我觉得会有这么几种原因:
一种心理保护机制作用;
对于预期存在的问题以及收益的不在乎;
当前要做的事情并不是自己的目标;
先来说第一种,用我最喜欢的美剧《破产姐妹》当中的MAX的一句经典台词来说,就是:
“我表现得我不喜欢任何事物,是因为我从没得到过我想要的。”
当时在剧情里给这一段的留白特别少,但是我依旧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到了无限的悲凉:
有的人佛系,并不是因为这些人不在乎,而是因为这些人太在乎了,也太清楚自己的在乎毫无意义了。你以为我不想努力做出来成绩吗?我太想了,但是每次我的努力工作都以给别人做嫁衣而告终;
你以为我不想在感情当中全部投入吗?
我想啊,但是凭什么结果永远都是我在给别人养未来的另一半;
没有人不想实现阶层的跃迁,但是有多少人后来才知道“王侯将相,真有种乎”......
这些人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佛系而受到指责,因为当初他们可能比任何人都要在乎和热血。
屠龙的少年变成顶着啤酒肚的市井屠夫,是因为当年的恶龙一把抢过他的宝剑,一边剔牙一边嘲笑他:就这?你要让一个曾经以屠龙为信念和生活支柱的少年怎么接受事实?
他只能闭上了眼捂住了耳朵,不停的告诉自己:
这世界上没有恶龙这世界上没有恶龙这世界上没有恶龙,打赢了又能怎么样打赢了又能怎么样打赢了又能怎么样......
而对于第二种情况,是我曾经一段时间的真实写照:很多同事当时都觉得我这个人有种客气的疏远——我好像特别好说话,也好像特别不在乎:
做什么都行,怎么办听你的,你俩之间的问题你说啥我也不迎合我也不反对......
那是因为:I don't fxxking care.
虽然我当时也不知道我想要什么,但是我明确的知道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曾经还因为当时被人说“不合群”和我朋友吐槽过:
我要是和这些人合群就麻烦了,天天一上班敷衍了事完了之后躺在工位上就玩手机,
奋斗一辈子拿着普通的工资为了股市里面的几万块钱心惊肉跳,
生活中唯一关心的问题就是菜市场今天菜价怎么样.....
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五年之后要是还这样子,那不是成熟和融入社会,那是说明我毕业这几年毫无建树可言。所以别人眼里这是旅途的开始,我的眼里这是倒计时的开始,我怎么可能不佛系。毕竟一位游戏主播说过一句经典的话:这把分给你,十五(分钟)我点(投降)了,没有意义。那都不是我想做的事情,我凭什么要为此奋斗?
第三种情况虽然看起来和第二种差不多,但是是有本质区别的:
第二种是消极的非暴力不合作,第三种是积极主动的战略性放弃。
我自己带队伍,我从来也不会给别人灌鸡汤打鸡血,甚至我十分理解有的小朋友在我这里工作不上进敷衍了事的心态:
毕竟我这个人很讲道理,
可能我开出来的价码不够,或者我这里本来就是你的一个临时落脚地,那么你当然没有必要把这份工作当成自己奋斗的目标
——毕竟换成我我也会这么做。
而且我其实特别欣赏这样的人:
他们永远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不要什么,不会因为别人都在做一件事情而产生焦虑感,
对于他们而言只要不是自己想搞的事情,绝对做面子工程。一个真正的奋斗者,一个踏踏实实锐意进取的人,在很多事情上实际上表现得都是相当敷衍了事的:
不修边幅,不谈恋爱,凑活交差,敷衍了事......大刘当初要不是摸鱼那么长时间,哪来的《三体》的诞生?
我们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所以,在我看来,是否佛系不是问题的关键,值得去注意的是:
我们佛系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可以不在乎眼前的事情,但是我们是不是至少应该有个可以在乎的事情?“佛系”只不过是手段,我们要看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是逃避现实不去计较,还是为了更重要的事情战略性放弃修生养息,亦或是因为迷茫所以干脆选择坐在地上无动于衷。
对于第一种,我没有什么好说的
一是因为我没有资格去指责那些曾经燃烧过的人;
二是因为不服输和在乎的精神是根植在骨血当中的,他们只是阶段性休息而已;
对于第二种,短暂的迷茫未尝不可,如果你暂时不知道要做什么,修生养息反而要比瞎折腾更能保存实力;
至于第三种,我举双手赞成,人生总要有点取舍。
所以,单纯的讨论佛系好坏在我眼中并无意义,因为当我们过度纠结于一个现象的表面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忘记很重要的事情:
这不过是一个手段,而什么是我们的目的?